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陕西省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学生子游对孔子前后言论不一提出批评,当时批评孔子的人不少,但是自汉代以后不断为孔子溢美,成为天下第一圣人。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孔子时代人们不把他当圣人看

B.被溢美的孔子不是真实的孔子

C.孔子被不断溢美的过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

D.自孔子诞生起就成了政治符号失去原有的真实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墨家的“兼爱”思想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家思想

C.使儒家学说适应统治的需要              D.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封建经济的衰退                        B.专制集权的强化

C.程朱理学的盛行                        D.审美意识的觉醒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②“天理”和“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③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  )

A.“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做女人难……”请问这个“难”的深刻含义是(  )

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

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家发展演变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孔子创立了“仁”为核心的儒学

B.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

C.朱熹以“天理”“人欲”之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D.顾炎武继承了“仁、义”观念,提倡“经世致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  )

①韩非子 ②孟子 ③黄宗羲 ④李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都体现了朴素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核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战国后期,儒学逐渐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D.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逐渐形成

②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科技成就属于宋元时期出现并深刻影响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是(    )

A.造纸术           B.灌钢法           C.雕版印刷         D.活字印刷术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退                    D.经济停滞倒退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

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2005年10月31日,中国八大剧种——京剧、昆曲、越剧、豫剧、黄梅戏、河北梆子、川剧、粤剧的领军名家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历史性的首次同台演绎各自的经典名曲,被誉为文艺界的一大盛事。下面对其中四种剧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百戏之祖——京剧 中国国剧——昆曲南国红豆——粤剧巴蜀奇葩——川剧

B.百戏之祖——粤剧 中国国剧——昆曲南国红豆——京剧巴蜀奇葩——川剧

C.百戏之祖——川剧 中国国剧——昆曲南国红豆——粤剧巴蜀奇葩——京剧

D.百戏之祖——昆曲中国国剧——京剧南国红豆——粤剧巴蜀奇葩——川剧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对豆腐的起源探究中,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科学家,说法可信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说法可信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豆腐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最晚出现在东汉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翻译了外国书籍

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器呈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西学中源”说的解释目的在于

A.反对学习西方      B.为变法作解释      C.宣传西用中体      D.维护中华文化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要”的思想解释教为全面的是(  )

A把传统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

B.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北大李零教授对此的评价是: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入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摘自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

材料四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

———摘自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

请回答:

(1)请分析孔子沦为“丧家狗”的原因。(2分)

(2)材料二、材料三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各是什么?并分别指出出现这种态度的原因。(5分)

(3)材料四中康有为阐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主张?从中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4分)

(4)综上所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历经起伏,请你概括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  代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分)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变法之举,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能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观点?(6分)

(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派别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6分)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6分)

(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