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北京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是

①玉米 ②水稻  ③粟  ④棉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工具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指的是哪一水利工程

A.都江堰           B.漕渠             C.灵渠             D.白渠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齐民要术》:“耕而不耢[lào](平整土地的工具),不如作暴。”。以上三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井田制瓦解                        B.促进小农经济的形成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在古代,“鼎”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米”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已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上述现象说明

A.地区性分工扩大                        B.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

①商周   ②西汉     ③明    ④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对比图2与图1,可以获取的中国古代的城市商业活动发生变化的信息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图1                                  图2

A.打破了经商区域的界限                  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出现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越窑的青瓷              ④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海风光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图是宋代的一家针铺,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该材料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C.宋代已经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一体的经营方式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清人陶煦在《租核·推原》中写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在当时来看,上述观念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

C.不利于工商业资本的积累                D.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电视剧《乔家大院》 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③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技术    ④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⑤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到达过亚洲的西方航海家有

①迪亚士      ②哥伦布      ③达?伽马      ④麦哲伦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B.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D.经济活动取代了战争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使这种“融合”与“统一”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新航路开辟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欧洲国家开始进行野蛮的殖民扩张

C.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人类社会加强了联系和交往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7世纪掌握着世界商业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荷兰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931年10月18日夜,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

A.马可尼           B.贝尔             C.本茨             D.爱迪生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工业革命率先使用机器的生产部门是

A.棉纺织业         B.冶金业           C.铁路运输业        D.航运业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确切地说是指: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C.蒸汽机的发明                          D.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时代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通讯工具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的河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

A.煤炭已经成为当时主要的动力能源         B.城市日益喧嚣和拥挤

C.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D.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之风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直接源自

A.交通和通信工具的不断革新              B.各国的生产和销售连为一体

C.世界市场的日益扩大                    D.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更为密切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下面是欧亚到美洲的生态交流和微生物交流的部分情况:“大麦、洋葱、李子、柠檬、水稻、绵羊、百日咳、水痘”等,对这种交流产生过影响的历史事件有: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罪恶的奴隶贸易   ③殖民扩张  ④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②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④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武力逼迫是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及形成的主要方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困难

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发展”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C.城市化的进程                          D.社会生活的变迁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想念的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对这段描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

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运动那一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A.创办天津机器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设京师同文馆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发昌机器厂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右图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受到洋务派关注的书籍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下列早期企业中,哪个不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继昌隆缫丝厂      B.发昌机器厂        C.天津机器制造局    D.贻来牟机器磨坊

 

详细信息
38. 难度:困难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出现新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

A.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B.发展迅速

C.内部管理不善                          D.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中国最早的民办机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由于资本微薄,又始终没有自己的船坞,在价格上也难以与外商匹敌,故无力竞争,步履艰难。甲午战争后,在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竞争下,发昌厂迅速衰落。这一史实说明

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

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

D.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产生后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中,发展最快的是

A.面粉业和纺织业    B.化学工业          C.橡胶工业         D.制碱工业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利            B.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C.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是1920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文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洋务运动兴起                         B.实业救国热潮

C.工人阶级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详细信息
45. 难度:困难

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工业结构不合理                        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

 

详细信息
46. 难度:中等

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B.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C.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           D.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详细信息
47. 难度:简单

建国后的一五计划,我国优先发展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工商业           D.商品生产

 

详细信息
48. 难度:中等

“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反映了

A.农业生产中的虚报浮夸                  B.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进步                  D.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详细信息
50. 难度:中等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5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

材料二: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958年,“开放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10分)

(2)针对材料二所反应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10分)

(3)材料三中的口号反应出当时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6)

 

详细信息
52. 难度:中等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影响到中国。回答

材料一: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年增长率示意图

(1)观察图示,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时间段(1879-190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的原因及主要成果。(14分)

材料二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2)依据上图概括说明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三阶段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

 

详细信息
53. 难度:中等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亚非拉国家而言,正如一个埃及记者所说:已经陷入了重围……。

请回答:(1)概括出导致1500年以前“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2分)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分)

(3)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陷入了重围”的亚洲国家在19世纪作出了不同的反应,说说中国由此产生的反应是什么?(3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