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
2. 难度:困难 | |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
3. 难度:中等 | |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红……”(摘自《墨子》)在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相符的是() ①早在旧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②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不断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④具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4. 难度:简单 |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
5. 难度:中等 | |
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
6. 难度:中等 | |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发展 B.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C.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力的提高
|
7. 难度:中等 |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这首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
8. 难度:简单 | |
杜甫在他的诗中写到:“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中描写的是( ) A.青瓷 B.青花瓷 C.彩瓷 D.白瓷
|
9. 难度:中等 | |
260多年前,瑞典商船“哥德堡号”来华经商,带走大量货物,可惜回航沉没。你认为船上运载的物品产自中国的可能有( ) ①茶叶 ②丝绸 ③鸦片 ④五彩瓷 ⑤咖啡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
10. 难度:简单 | |
康熙帝禁止中国商人前往南洋贸易后,限令南洋一带的中国商人必须在三年内回国,否“不得复归故土”。雍正帝也规定:“其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康熙帝和雍正帝的做法所体现的政策是( ) A.重农抑商 B.官府垄断贸易 C.打压商人 D.闭关锁国
|
11. 难度:困难 | |
下列对宋代城市发展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打破了“市”和“坊”的界限 ②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③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⑤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12. 难度:中等 | |
(2010·四川卷)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
13. 难度:困难 | |
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 A.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 D.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夜禁的限制
|
14. 难度:困难 | |
陆游《杂赋》诗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从这句诗中,我们能获得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 A.作为乡村集市的草市出现于宋代 B.宋代的草市已具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宋代的草市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 D.陆游所说的草市位于东京汴河两岸
|
15. 难度:中等 | |
(2010·广东卷)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B.井田制得以恢复 C.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D.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
16. 难度:简单 | |
杜甫《石壕吏》:“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则材料直接反映了( ) A.唐朝均田制遭到破坏 B.唐朝小农的兵役和徭役沉重 C.唐朝的租佃关系发展 D.唐朝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严重
|
17. 难度:中等 | |
雍正皇帝曾显示:“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一政策( ) ①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②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③促进了社会经济转型 ④导致官僚、地主和商人三维一体商业发展模式的产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8. 难度:压轴 | |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
19. 难度:中等 | |
“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述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
20. 难度:困难 | |
2009年10月,中国货轮“德新海”号在印度洋塞舌尔群岛遭遇索马里海盗袭击有人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也曾出现过一个著名的“海盗”,他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
21. 难度:中等 | |
美洲不少国家把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的日子设为哥伦布日。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哥伦布日被称为“原住民日”,而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把这个节日称作“原住民抵抗日”。这些说明哥伦布对美洲的主要影响是( ) ①促使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 ②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 ③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 ④促进了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
22. 难度:困难 | |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 A.商业资本的发展 B.航运中心的改变 C.海外市场的扩大 D.货币地租兴盛
|
23. 难度:简单 | |
白种人在古代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原因是( ) 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土著居民的减少 C.种族之间通婚 D.大量战争移民
|
2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平等贸易 ②实行海盗式掠夺 ③在18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④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
25. 难度:中等 | |
19世纪初的一则名人讣告是这样评价该名人所研制的成果的:“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里的“它”是指该名人研制的(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
|
26. 难度:简单 | |
1851年,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在展览会的入口处,摆放了一块重达24吨的大煤块,其主要目的是( ) A.宣布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B.展示新能源的发明与利用 C.体现工业革命的辉煌成就 D.表明英国煤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
27. 难度:中等 | |
世博会被称为“经济奥林匹克盛会”,是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集中展示地。世博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编年史。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火车机车、留声机;②电话、汽车;③蒸汽引擎、飞机模型 B.①火车机车、蒸汽引擎;②电话、留声机;③汽车、飞机模型 C.①蒸汽引擎、汽车;②留声机、电话;③火车机车、飞机模型 D.①蒸汽引擎、飞机模型;②火车机车、电话;③留声机、汽车
|
28. 难度:中等 |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断紧密,下面四幅图中与资本主义市场形成无关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C.贝尔试电话 D.瓦特及其发明的蒸汽机
|
29. 难度:困难 | |
对以下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是煤 ②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 主义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③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的运用 ④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
30.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31. 难度:中等 | |
阅渎以下材料: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3分) (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举例说明统治阶级试图解决该问题采取的措施。(答出2例)(4分)
|
32. 难度:简单 | |
从政治制度、资本、科技、市场等多个方面因素综合分析,为什么18世纪中期由英国率先掀起了工业革命?( 答出4点)(8分)
|
33. 难度:简单 | |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4分) (2)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分别有什么影响?(4分) (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 答出3点)(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