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反映的是
A.传统婚俗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妇女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 C.重男轻女的观念有了一定的改变 D.中国社会现代化程度提高
|
2. 难度:困难 | |
在辛亥革命期间,民间有着“剪辫子就是革命,革命就是剪辫子”的说法,这形象地反映了 A.人民大众对辛亥革命成果的怀疑 B.辫子问题是中国近代化的核心问题 C.风俗变迁与政治变迁是一体两面 D.革命启蒙思想的传播广泛而深入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中山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发明与孙中山有关 B.综合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的特点 C.其设计带有反专制统治的政治意义 D.体现了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彻底决裂
|
4. 难度:困难 | |
“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
5. 难度:中等 | |
风雨苍黄,百年沪宁!沪宁铁路沉淀了中国近现代史上铁路的百年光阴,1908年4月3日的《申报》曾报道:“沪宁铁路开车典礼”;“沪宁铁路告竣,定于三月初一日(即阳历4月1日)开车。全路通行镇道刘观察亲至京岭下总车站举行开车典礼式。中西官绅到者甚多,颇极一时之盛。”这一材料说明了 A.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加强了南京和上海的联系 B.沪宁铁路标志着中国交通工具近代化的开始 C.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民生事业也走向近代化 D.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近代交通和通讯的发展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1872年,外商乘火车从吴淞到上海做生意 B.1865年,留美学生向家人发来电报报平安 C.1900年,上海商人打电话报消息 D.1915年,北京居民乘坐飞机到达武汉
|
7. 难度:困难 | |
近代以来,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有(1)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3)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4)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A.(1)(2)(3) B.(2)(3)(4) C.(1)(2)(4) D.(1)(2)(3)(4)
|
8. 难度:中等 | |
近代航运业在坎坷中发展,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 A.清政府不重视 B.列强的联手压价和排挤 C.中国科技落后 D.发展航运业利润不高
|
9.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5分) 材料二:(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 织作冰纨琦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材料三: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四: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五: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2)材料二中的“衣履天下”的纺织原料是什么?材料三所展示的纺织原料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材料四、五反映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
|
10. 难度:中等 |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某校高一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国民政府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表: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选择说法正确的序号。(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2分)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两个阶段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7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作用。(6分)
|
11. 难度:中等 | |
在当年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 费尔南多. 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 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马克坦岛与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 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请回答: (1)曾经的敌人处于同一块墓碑的两面,这种现象是否相矛盾?为什么?(5分) (2)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以前,人类航海史上还有哪些远航活动?(6分) (3)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此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请说明原因。(6分)
|
12. 难度:困难 | |
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直接用来论证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
13. 难度:简单 | |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战国时社会秩序的稳定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发展
|
14. 难度:中等 |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B.引起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局势动荡 C.封建统治者通过采取措施得以根本解决 D.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
|
16. 难度:简单 | |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白渠 D.芍陂
|
17. 难度:简单 | |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手工的生产方式,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
18. 难度:中等 | |
李绅的《悯农》诗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造成诗中自耕家境遇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B.没有土地,无偿为地主劳动 C.封建国家沉重的赋税剥削 D.家里人口过多,入不敷出
|
19. 难度:中等 | |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应该出现在 A.原始社会晚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朝
|
20. 难度:困难 | |
从西周时期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王权的加强 B.西周政权被推翻 C.上层建筑发生变化 D.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
21. 难度:中等 | |
下图描绘的是我国古代的劳动生产场景,图中题诗为康熙帝所作。与这一劳动生产场景相关的行业是 A.棉纺织业 B.丝织业 C.造纸业 D.麻纺织业
|
22. 难度:简单 | |
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是在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
23. 难度:简单 | |
先后成为古代中华文明象征的手工业产品是 A.铁器、瓷器 B.青铜器、铁器 C.丝绸、瓷器 D.麻布、丝绸
|
24. 难度:简单 | |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
25. 难度:中等 | |
聊城市的山陕会馆坐落于京杭大运河西岸,于1743年由旅居山东的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创建。此会馆有利于研究:①交子发展史 ②清代外贸史 ③运河文化史 ④清代商帮发展史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26. 难度:中等 | |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
27. 难度:简单 | |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该情景应该发生在 A.汉都长安 B.唐都洛阳 C.宋都东京 D.秦都咸阳
|
28. 难度:简单 | |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意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而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徽商的谦虚 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的虚伪
|
29. 难度:中等 | |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30. 难度:简单 | |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31. 难度:中等 | |
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稀疏而微弱 B.发展非常缓慢 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
|
32. 难度:简单 | |
汉高祖曾经令贾(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用重税困辱他们。孝惠、高后时,仍不准市井之子仕宦为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 A.休养生息政策 B.禁止经商政策 C.歧视商人政策 D.打击商业政策
|
33. 难度:简单 | |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
34.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乾隆二十五年清政府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其主要目的应是 A.保护国人的海外活动 B.鼓励国人出海贸易 C.限制国人的海外活动 D.打击倭寇,保护海疆
|
35. 难度:简单 | |
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的含义,最准确的理解是 A.产生、发展于中国近代社会 B.由私人投资兴办 C.受到西方企业的影响 D.是大机器生产的企业
|
36. 难度:中等 | |
李鸿章于1865年兴建金陵制造局,其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 A.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 B.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 C.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 D.有利清王朝镇压天京的太平军
|
37. 难度:中等 | |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近代化。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
38.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作于1930年的漫画《这把破扇子,哪能抵挡得住外来的狂风骤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和火苗:代表中国民族工业及其生产的产品(国货) B.破扇子:中国政府的鼓励、提倡和中国人民“实业救国”的决心 C.狂风骤雨: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清政府的敲诈勒索 D.漫画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曲折艰难发展
|
39. 难度:简单 | |
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开平煤矿 ③上海发昌机器厂 ④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0. 难度:困难 | |
“在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发展过程中,商人购买洋船后(或者与洋人合伙购买),多托洋行出面,领承舟船牌行驶,主要是为了避免报捐交税。”材料表明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受到列强压制,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B.对资本主义列强在资金、技术上具有依赖性 C.借助洋人势力,以避免本国封建势力压榨 D.最早出现在轮船航运业
|
41. 难度:简单 |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是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
42. 难度:中等 | |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
43. 难度:中等 | |
19世纪60年代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A.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 B.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刺激作用 C.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
44. 难度:困难 | |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以下对该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B.外国廉价商品输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主要动力 D.中国人以农耕文明的眼光看待工业文明
|
45. 难度:困难 | |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
46. 难度:中等 | |
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时带来了望远镜和世界地图,并将《四书》译为拉丁文。随后又陆续有传教士东来,系统介绍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把《五经》等典籍译为拉丁文。在他们的引导下,徐光启等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科技;这说明 ①明末清初开始出现西学东渐 ②西方文化在明末清初有重要影响 ③西方知识界渴望了解中国文化 ④传教士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
47. 难度:困难 | |
史学家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一书中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
48. 难度:中等 | |||||||||||||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第42届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从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世博会已经走过了150多年,世博会的历史,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编年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
A.(1)火车机车、留声机 (2)电话、汽车 (3)蒸汽引擎、飞机模型 B.(1)火车机车、蒸汽引擎(2)电话、留声机 (3)汽车、飞机模型 C.(1)蒸汽引擎、汽车 (2)留声机、电话 (3)火车机车、飞机模型 D.(1)蒸汽引擎、飞机模型(2)火车机车、电话(3)留声机、汽车
|
49. 难度:困难 | |
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19世纪上半期)单单城镇的发展就导致其人文和物质条件的迅速恶化。……贫穷、乞讨、劫掠、懈怠、玩忽职守、传染病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因劳动人民迅速集中到贫民区难以言状的混杂状态而增多了,而且往这里涌来的人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下列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B.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贫困加剧 C.政府腐败忽视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 D.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
|
50. 难度:中等 | |
美国某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此后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世界的联系加强,这两项突破才使西欧胜出。这里作者强调的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市场的扩大是西欧“胜出”的关键 B.能源开发与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发展的重要性 C.蒸汽机的应用和殖民掠夺改变了西欧 D.中国不重视煤的使用及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
51.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你能从图中得出的最确切的信息是
A.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促进了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B.农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提高 C.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的开展 D.外来移民的涌入,英国人口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52. 难度:中等 | |
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
53. 难度:中等 | |
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材料中“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的原因是 A.中西文化开始交流 B.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影响 D.政府政策的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