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河南灵宝第三高级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任何人都难免有时代局限,相对于开明的林则徐也不例外。他在1839年9月的奏折中写道:“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这种认识

A.是对敌方作战能力误判的结果            B.是政治腐败的结果

C.是中国思想文化落后的结果              D.是长期闭关锁国的结果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某历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坏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中国皇后号”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

A.宁波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相互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妥协行为

B.英国的侵略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西方列强的侵略

D.英国的侵略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1894年7月,李鸿章曾通过荒川己次表示将派遣自己的外交幕僚、记名海关道罗丰禄“到东京作为秘密特使与伊藤内阁总理联系”,以“安排如何就朝鲜问题开始谈判”。日本方面表示“也不特别反对罗来日本”。这说明

A.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前就有卖国的嫌疑       B.两国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决朝鲜问题

C.李鸿章努力以谈判代替可能发生的战争     D.两国都有通过谈判达成妥协的意愿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对华采取战争行动后,清驻英公使罗丰禄向英国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询问联军行动的意图,索尔兹伯里答复说:“目前女王陛下政府丝毫无意采取任何步骤,影响北京现存政治局势。他们的唯一目的,是要恢复秩序及保障生命和财产。”由此可知,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A.恢复中国的封建统治秩序                B.镇压义和团运动

C.维护列强在华的共同利益                D.协同作战瓜分中国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度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 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三位安徽籍的英烈简表:

姓名

生卒

家庭背景

事迹

宋玉琳

1879—1911

怀远城关人,家庭富裕,怀远“宫宋杨林”四大家族之宋氏族人。

早年参加反清革命组织“岳王会”,后加入同盟会;就读于安庆巡警学堂期间参加浙皖起义失败,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

程良

1883—1911

怀远城关人,家境贫寒,其父以瓦工为业。

19岁肄业于安庆陆军小学,参加安庆陆军马炮营起义失败后至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弹尽被捕,英勇就义。

石德宽

1885—1911

寿县南乡集人,家境一般。

同盟会会员,曾留学日本。参加过多次武装起义,后随黄兴参加黄花岗起义,壮烈牺牲。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的是:

A.社会上层青年为资产阶级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B.革命者都受过良好的近代教育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为部分知识青年所接受

D.二十世纪初安徽近代教育有一定发展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民国初年的国歌唱到:“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歌词的正确解读是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B.“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C.“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

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社会变化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地经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外国商品占据中国市场 ②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丧失 ③开始出现商品经济 ④外国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⑤广大农村仍然主要是一家一户自然经济的经济模式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B.引进了一批外商企业

C.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D.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8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业企业。它们

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企业。1934年前最高产值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仅到16万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原因有:①旧军阀的封建统治 ②官僚资本的侵夺 ③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 ④残酷的战争环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洋务派曾经兴办过这类企业:“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这类企业的经营方式应该是

A.官督商办         B.官府全面控制      C.现代工厂管理      D.聘用外商代理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变社会风尚      B.吸收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      D.主张机器生产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论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然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A.洋务运动全面展开                      B.中西文化交流广泛

C.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上海、青岛是著名的对外窗口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辱之道

C.形成了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符合材料描述思想特点的历史人物是:①郑观应 ②曾国藩 ③洪仁玕 ④张謇 ⑤严复⑥左宗棠⑦张之洞

A.②③④⑤         B.②⑥⑦           C.③④⑤           D.①②③⑤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这幅对联应该反映了哪一派的态度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康有为在《与朱一新论学书》(即答复当时讲学于广雅书院的独尊宋学的朱一新诘难他新学的陈述)中说:“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以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岁月,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康有为做此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A.阐明东西伦理的共通性                  B.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C.强调儒家道德的重要性                  D.说明启蒙思想的普世性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自台事后(即割让台湾)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即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据此分析,康有为要求变法维新的目的之一是

A.避免农民革命      B.推翻朝廷统治      C.顺应革命形势      D.收复台湾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三民主义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起的推动作用,表现在:①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②为中华民国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③指导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制定 ④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以下关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学术界对清末新政提出了以下两种不同看法:

观点一:清政府“不过借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没有放一线光明”;“也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而“预备立宪”更是“一个骗局”。

观点二:清末新政是在戊戌变法基础上“进一步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法律,实行了废除科举,建立新军,起草宪法,设立资政院、咨议局等重大改革”,推动了中国工业、政治、军事、教育现代化。

关于清末“新政”的相关材料

第一阶段:1901---1905

教育改革:废科举,兴学堂,遣留学。

时间

学堂数

在校学生数

毕业学生数

教师数

1902

 

6912

 

 

1903

769

31428

 

 

1904

4476

69475

2167

 

1905

8277

258873

2303

 

1906

23862

545338

8064

 

1907

37888

1024988

19508

63556

1908

47995

1300739

14846

73703

1909

59117

1639641

23361

90095

1910

42696

1284965

 

 

1911

52500

1600000(约)

 

 

资料来源: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之《第一二三次教育统计图表》

②振兴商务,奖励实业:1902年2月23日,清政府颁布上谕,申明“工商业为富强之根本,自应及时振兴”,1903年9月成立商务部,颁发了一系列奖励事业的章程。

“1905-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20多倍与甲午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2.9倍。” 

③官制、法制改革:增设改建新部门,淘汰部分旧衙门及下级吏员。1902年,清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先后修订《公司法》、《破产法》等重要的法典、法规和律例。修订《大清律例》,废除酷刑。

④编练新军:1901年8月,清政府下令仿照西方建立“常备军”,采用新法训练,使用洋枪洋炮。

⑤习俗改革:禁缠足,禁鸦片,允许满汉通婚。

第二个阶段:1905—1911年

⑥预备立宪

慈禧太后在接见出国考察大臣时说:“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永久确固,

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

《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承永尊戴;君上神圣尊

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非奉诏令批准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在13个内阁成员中,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    

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以上的一个观点展开评论。(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湾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除。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应加倍税收。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官兵,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税收。

问题:

(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哪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2分)

(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 (6分)

(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7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时务学堂师生问答

杨树谷(学生)问: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读书至此,不免有疑问。夫委贽为臣,当临难无苟免,何得不谏君于过,而竟去云乎哉?虽曰当时人主不足以有为,而臣道不可不尽也明矣。孟子之意究竟何如?

教习梁(启超)批:《记》曰:“非特君择臣也,即臣亦择君。”又曰:“君使臣以礼。”夫臣者也,与君同办民事者也……六经之中,言此等道理者极多,决不为怪异也。自秦以后君权日尊,而臣之自视,以为我实君之奴隶。凡国事之应损应益,君之所为应直谏犯颜者,而皆缄默阿谀为能,奴颜卑屈以容乐于其君,而“名节”二字扫地尽矣。至于今日,士气所以萎靡不振,国事所以衰,罔不由是。此实千古最大关键矣。其亦未闻孟子之大义焉耳!

问题

你认为杨树谷产生这种疑问最直接的依据可能是什么?(3分)

梁启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一步论证孟子关于君臣关系思想的?(4分)

结合秦汉以来的历史,你认为梁启超的分析有没有道理?在你看来时务学堂师生以此为题展开议论的真实用意何在?(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