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湖北荆州监利县柘木中学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分权破坏天下安宁之血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性本善”

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明道德”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仅体现了各派别间的相互学习与吸收,而且体现了派别间的相互竞争。“是无父也”、“是禽兽也”的批评针对的是(  )

A.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B.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存天理,灭人欲”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C.“人伦者,天理也”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综观中国历史,儒家“君子”几乎始终是政治、社会批判功能的首要承担者。从汉末“清议”到宋代“太学生”运动,再到晚明东林党人的“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无不是儒家“君子”发挥政治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表现。下列解释与该学者的主张最符合的是(  )

A.道德修养是儒家“君子”的首要内涵

B.儒家“君子”是维护君权和统治者的保守派

C.儒家“君子”是“批判”的政治主体

D.学习知识对儒家“君子”有重要意义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以下是某一思想家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这一思想家属于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学派

C.启蒙思想家                           D.自然哲学家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法国巴黎先贤祠中一棺木上写着:“他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在它的对面一棺木中伸出一只手,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象征着它的主人所点燃的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这两具棺木中所安息的很可能是

①伏尔泰   ②洛克    ③卢梭    ④康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  )

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         B.“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

C.“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2012春晚的“对联征集”出了一个上联:“《游子吟》《乡 愁》《静夜思》《荷塘月色》。”你认为下列叙述可能与《静夜思》作者相符的场景是(  )

A.从白帝城回江陵时付给船家“交子”       B.独酌之后欣赏《女史箴图》摹本

C.收到汪伦送的一套唐代青花瓷酒具         D.参加殿试,受到武则天的亲自接见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古不及近”的主要原因是(  )

A.宋代宫廷画院的空前活跃                B.传统的“写实”风格逐渐消失

C.宋代画家逐渐注重内心情趣              D.宋代画家技艺的提高和进步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央视《百家讲坛》推出一组“名家谈中国古文化”节目,其中在介绍中国的简牍时说: “到汉代发明纸以后,这个纸才逐渐取代简牍。这个过程我们也有大量的考古发现加以证实。当然,简牍不是古代唯一的书写材料。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所以古代也有用丝帛来书写的文书。考古发现中也出土过大量的古代的帛书。”材料中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

①西汉后期,中国已经有了纸的发明  ②中国古代的文字载体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③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  ④纸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

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②“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③“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过去的事尚未发生;也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未来的事已经发生。” ④“我能算出天体运行的轨道,却算不出人性的贪婪。”

A.①拉马克②法拉第③玻尔④牛顿

B.①达尔文②普朗克③爱因斯坦④伽利略

C.①拉马克②牛顿③普朗克④布鲁诺

D.①达尔文②伽利略③爱因斯坦④牛顿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进行飞行表演 ④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方式进行联系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的意义是(  )

A.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C.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的

D.使人类对宏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

A.《日知录》                            B.《天下郡国利病书》

C.《明夷待访录》                         D.《船山遗书》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瀛环志略》       D.《中外纪闻》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做自己或女儿的名字。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B.西方进化论的观念渐入人心

C.“民主、科学”已经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12年1月1日,《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作者将传统的“匹夫”巧妙了换成“匹妇”,所要表达的思想应包括(  )

①主张男女平等的观念 ②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 ③女性应参与政治生活 ④救国必须要依靠女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他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B.他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他的南巡谈话,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提供了基础

D.他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著名学者萧功秦教授认为,政治体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具有市场导向性但缺乏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既有国家全面控制社会的能力又有一定的市场导向性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 ”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为中国之自设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其创立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他曾于1919年起多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访问苏联进行演出,展示了中国京剧的神奇魅力,获得巨大的成功。以上材料充分说明了(  )

A.我国京剧在梅兰芳等艺术大师的推动下逐渐走向了成熟

B.自民国以来,中国京剧开始逐步跨越国门走向世界

C.梅兰芳不属于“同光十三绝”中的著名的反串艺人之一

D.艺术交流可以缓解国际矛盾,消除战争的隐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B.启蒙运动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

C.浪漫主义文学盛行的时代背景             D.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世纪前期,法国有个出版社想出版德国诗人海涅的以《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为代表的诗集。为吸引读者,出版社想为小说配一些插图,插图的风格要能与小说的风格一致。同时为了推销其作品,出版社希望在其发布会上播放与之风格一致的音乐来营造氛围。下列最符合出版社要求的画家和音乐家是(  )

A.米勒比才                             B.毕加索贝多芬

C.塞尚威尔第                           D.德拉克洛瓦约翰·斯特劳斯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文学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下列关于四部文学作品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挪威英国法国爱尔兰

B.话剧诗剧小说歌剧

C.19世纪现实主义 19世纪浪漫主义 20世纪现代主义 20世纪现实主义

D.批判社会问题想象手法丰富夸张表现客观世界集中表现自我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阏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材料三   14到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的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朱熹对孔子思想的看法及其实质。(3分)

(2)材料二反映的书法、绘画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理学思想的?(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

(4)1903年,蔡元培在《绍兴教育会之关系》中,尊黄宗羲为“东方卢梭”,你如何理解?(2分)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音乐不仅是生命中流动的旋律 ,它还是游走在心海的精灵,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独特,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更是一部鲜活的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贝多芬,德意志著名音乐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他对当时的自由思想很是同情,在作品《爱格蒙特》、《菲岱里奥》及《第九交响曲》中都有表现,就这方面而言,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并且他创作的唯一歌剧《菲岱里奥》被公认为是爱情与自由的象征。《英雄交响曲》创作前发生许多重大事件发生:1789年标志着封建制堡垒的巴士底监狱陷落; 1799年,拿破仑执政,五年后称帝。这部作品热情讴歌了在“自由、平等、博爱”旗帜下实现的法国革命,标志者欧洲音乐历史中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题材第一次进入交响乐这个音乐体裁的领域。

材料二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创作于1939年3月。其第七部分是“保卫黄河”:(朗诵词)“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多声部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作品表现了在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其重要的贡献有哪些?(4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3)《英雄交响曲》和《黄河大合唱》各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这两部优秀交响乐的共同点是什么?(4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古今中外,教育在人类文明史的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官办高等学府。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杂、农等派精英云集稷下学宫,鼎盛时期稷下学者达1000余人。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及稷下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又具有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知识的性质。

材料二  《明史·选举志》记载,洪武初年规定:“科举必由学校,……;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从明朝初年起,就规定“四书五经”是各级学校的必学内容,八股取士,专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材料三  甲午战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中华文明史》

材料四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谈到教育时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人生来爱自由,……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碰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稷下学宫的功能。(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初学校教育的特点。(3分)

(3)对比材料二、三,维新派的教育理念相比明初有何变化?(2分)变法期间维新派又提出了怎样的教育改革主张?(2分)

(4)材料四反映出卢梭怎样的教育思想?(2分)1762年《爱弥儿》一出版,就轰动了法国等欧洲国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2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形象指出“穷则变,但人们认识‘穷’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的。”也就是说,每一次变都是外来侵略推动的产物。近代中国的思想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是西方催化的结果。

陈旭麓先生还说,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进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那是大错特错的。这个“欧风美雨”对于风烛残年的中国社会是“和风细雨”,注入了生机;但这个“欧风美雨”更是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在这个腥风血雨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的主要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