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一3月月考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了

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封建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碍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南宋初的《陈旉农书》指出:“种莳之事,各有攸序。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这表明

A.适时耕种能保证农业生产计划的完成

B.只有勤于稼穑才能保证比较好的收成

C.南宋时期我国农业技术达到巅峰水平

D.作物种植要因地制宜,灵活安排农事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汉书》记载:“过(赵过)能代田。其法为: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则耨垄草,睫垄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无沟垄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为

A.增加了种植面积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C.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D.革新耕作工具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提到:“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完全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期票、信用证以及后来官方大量发行的纸币,适应了商业的发展。”材料中反映宋朝商业发展的原因是

A.金融业的发展                         B.坊市界限逐渐打破

C.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D.统治者开明的政策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贾思勰所编著农书《齐民要术》中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说明贾思勰编著这本农书的目的是

A.反驳“贤者”的错误理论                B.发展手工业

C.鼓励商人的经营活动                    D.重视发展农业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清人黄遵宪在《蚕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直接原因是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B.实施该政策后与外国完全断绝往来

C.其根源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领域的体现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                D.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市长监管的夜市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明朝的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龙亩,夕贸市廛”。这反映了当时农村

A.农民生活日趋贫困                      B.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荀况《荀子·王制》中记载:“论百工(评论各种工匠的技术),审时事,辨功苦(精巧与粗劣),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管理工匠的官)之事也。”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

A.官府对手工业的制造、管理有严格的制度和规定

B.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

C.汉代手工业受到官府的严格限制

D.官营手工业有专门的官府作坊,不能私自在家制造供统治者使用的产品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雍正时一些官吏主张在广东招商开矿,雍正认为:“今若举开采之事,聚集多人,其中良顽不一,难以稽察约束,恐为闾阎之扰累。况本地有司,现在劝民开垦,彼谋生务本之良民,正可用力于南亩,何必为此徼幸贪得之计,以长喧嚣争竞之风。”以下各项措施与这一经济思想无关的是

A.重租税以困辱之                        B.商人不衣丝乘车

C.盐铁官营制度                          D.扩大工商业规模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当代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A.主要靠对外掠夺                        B.更靠其内在的发展

C.与对外掠夺无关                        D.更靠古罗马的法制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502—1505年,阿拉伯商船在印度洋的香料运载量从平均每年的350万磅,骤减为不足100万磅。威尼斯商人于1504年再次驾驶商船前往贝鲁特和亚历山大购货时,突然发现市场上竟然没有香料出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葡萄牙人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

B.西班牙人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

C.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地中海的香料贸易

D.印度半岛战争频繁,香料生产停滞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一书中这样描述:“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的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意图的是

A.在资本主义为主体的体系下,人类各个文明逐渐被纳入了统一的整体

B.新航路的开辟给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C.新开路开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的灾难是作者要强调的主旨

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支持

C.突出了企业家们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其描述的现象开始于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光荣革命”       D.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

A.市场因素         B.军事因素          C.技术因素         D.政治因素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经济史学家奇波拉说:“荷兰人摆脱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盛行的传统而奉行一种势必在近代推广的原则。中世纪商人一般都企图从单位商品中谋取最大利润——因而他们偏爱高档品。荷兰人从根本上转向大众产品,他们在日趋增多的活动次数中,靠扩大销售数量的办法努力增值利润。”荷兰商人热衷于大众消费品贸易的历史前提是

A.荷兰航海业的发达促进了贸易的繁盛

B.资本原始积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消费群体的扩大

D.荷兰人更加具有面向市场的盈利观念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6世纪西班牙曾经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其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              B.美洲白银的大量输入

C.政府滥发纸币                          D.与荷兰、英国的商业竞争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上天赋予人以光荣的职能,使他能以聪明才智大量提高自然的生产,并以尽可能小的劳力支出将它们造成舒适的、雅致的器物——这一状况是不可否认的工厂制的基础。”安德鲁·伍尔所说的“工厂制的基础”指的是

A.资金             B.技术             C.机器             D.市场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19世纪上半期)单单城镇的发展就导致其人文和物质条件的迅速恶化。……贫穷、乞讨、劫掠、懈怠、玩忽职守、传染病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因劳动人民迅速集中到贫民区难以言状的混杂状态而增多了,而且往这里涌来的人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下列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B.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贫困加剧

C.政府腐败忽视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

D.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针对蒸汽引擎机动车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机动车法案》,对机动车发展进行规范,其中两条主要规章如下:限制行车速度,市内不超过3公里/时,乡间不超过6公里/小时;还必须有一人打着红旗在前面带路。因此又被称为“红旗法案”,该法案在1896年被废除。“红旗法案”的实施

A.不利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B.阻碍了英国工业化的实现

C.表明保守势力控制了议会                D.阻碍了英国新兴工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9世纪初)等于在世界大洋上开通了‘直达火车’,使欧洲人的活动从内海迈向远洋,开始了真正的全球时代。”材料评论的是哪一技术的应用

A.采矿技术    B.蒸汽技术    C电力技术    D.无线通讯技术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

A.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B.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

C.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           D.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兴起于重工业                          D.电力的广泛使用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自己的幻觉,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属于我们自身,便把它当成中心并以为它比其他文明要优越。”对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历史研究没有固定的中心                B.历史研究要有世界视野

C.历史研究要尊重人类不同文明成果         D.世界上没有优越的文明中心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我国商业在战国时期的什么发展状况?(2)

(2)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特点?概括指出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8分)

(3)图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情况,试简要分析其特点?(4分)

(4)图一、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的什么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与图三反映的生产方式有什么内在联系?(6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材料四   19世纪中叶,世界各个地区都已卷入到资本主义的商品关系之中,……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及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垄断地位,意味着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6分)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5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中叶“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主要原因及影响。(5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