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河南偃师高级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某校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A.分封制下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毫无权力 B.商朝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C.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D.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一位西方学者认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被推荐到西北怀远县作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王沔(音mian,三声),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元朝初年,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之,随即实行的措施是

A.设置三省         B.废中书省          C.只设中书省        D.设置内阁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近(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奉旨笔录,上传下达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所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那么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事不足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故筑城池。……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以学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据《人物风俗制度丛谈》)这篇文章的成文时间最有可能是

A.明崇祯三年       B.1931年9月       C.北平市成立时      D.1937年7月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段文字说明了哪个事件发生的原因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华北事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41年后,中国陆续派出10万人的远征军入缅作战,沉重打击了日军。下图为中国入缅远征军所获战利品——日军关防大印印案。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以上图文材料可以印证:①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远征军入缅作战有力地支援了美英盟军欧洲战场的对德作战 ④远征军入缅作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要求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实现“耕者有其田” ③取消一切私有财产 ④绝对平均主义理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从材料中可知洪仁玕的经济主张

A.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B.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C.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D.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美国驻华代办卫理于10月11日凌晨1时就把这一消息电告国务院,称:“顾临(John Green)来电,二天前在汉口俄国租界抓到几位革命党人,昨天5人被处决,昨晚随即发生数百名士兵兵变,他们焚毁汉口对面的营房。”电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到:“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孙中山认识到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B.孙中山为探索革命道路孜孜以求,体现出他是真正的爱国民主革命家

C.“此种妥协”并非孙中山个人的悲剧,而是他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D.说明孙中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民主革命胜利之道路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21年中共的诞生证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党逐步走向成熟。中共历史上的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

A.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           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流行歌曲《两只老虎》的旋律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改编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B.土地革命、解放战争

C.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D.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观察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从法律上宣告封建制度的灭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成就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了特大粗黑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

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A.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后,两国发表公告

B.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C.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并推动会议达成了有利于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协议

C.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使陷入僵局的会议圆满成功

D.中国与日本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模式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共同点是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

③否定血缘关系维系的社会              ④促进雅典的民主进程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下面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至上

C.维护私有财产                          D.不告不理及无罪推定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地级巢湖市被撤销,原辖含山、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这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废分封行郡县,导致其孤立而亡

B.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实现长治久安

C.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D.明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分化地方权力

C.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                D.提高行政效率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今年,始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请阅读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

材料一 近代史上,欧洲各国有众多的思想者一直在为实现欧洲统一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然而,直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流成河的惨剧之后,欧洲人才痛定思痛,开始脚踏实地,向欧洲统一迈进。

——2002年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

材料三  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先贤们倡导欧洲统一的目的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要达到什么目的?(2分)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简述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说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的根源”。(4分)

(4)有人认为世纪之交的欧洲是发展与动荡并存,请举史实说明。(4分)

 

详细信息
34.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列颠财产每日都处于危险状态之中:我们的人每日都可受到侮辱;我们的君主已经在他所派的代表律劳卑身上受到侮辱;我们的产业可能被瘫痪;我们的税收可能每年遭受四百至五百万英磅的损失。(因此,备忘录提呈人)以最迫切的心情呈请不列颠政府施展保护(英商的)威力,(我们认为)如果直接和中国最高政府接触,将会比通过广州那批低级官吏之迂回而又腐化的中介更有效得多。

材料二  史学家黄仁宇说:在西方与中国针锋相对前夕,清朝已未战先衰。史学家戴逸认为:“中国社会已落后于西方,但历史经常被迷雾笼罩着。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只有岁月推移,迷雾消散,矛盾激化,百孔千疮才逐渐暴露”。

材料三     《那一次,我们挨打了》

目录。。。。。。

前言    后鸦片战争时代,别扭的姿态和梦中的自慰。。。

大英与大清,不是冤家不碰头

维多利亚女王VS道光皇帝

英国对中国:单相思很久了

……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其实质是什么?(8分)

(2)材料二中黄仁宇和戴逸的观点有何共同点?这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有何关系?(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如何满足其“单相思”的。(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