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果要研究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下列图示的哪种农业生产工具可以帮助说明( ) A.筒车 B.翻车 C.耧车 D.曲辕犁
|
2. 难度:简单 | |
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 ) A.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B.推动水利的兴修 C.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 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
3. 难度:中等 | |||||
表格中的言论集中体现了( )
①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②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独立发展 ③农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 ④农本思想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
4. 难度:中等 | |
《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娣(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
5. 难度:简单 | |
淅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大量青铜利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溶模工艺。这一发现,把我国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 ) 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 C青铜器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 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
|
6. 难度:中等 | |
清初《扬州竹枝词》中道:“乡音龢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是名。”材料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有( ) ①商业繁荣 ②资本主义萌芽 ③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④ 农业集市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凝聚力量,成就未来”是首届“时代徽商高峰论坛”的主题思想。这也是400多年前古徽商的“徽骆驼”精神的体现。形成该精神的根本原因是( ) A皖南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 B明清商品经济极为发达 C徽商拥有丰富的经营之道 D宋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
8. 难度:中等 | |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有 ①西方国家侵华,掠夺金银、原材料 ②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重农抑商政策遏制了经济活力 ④农民贫困,农业经营落后 ⑤文化专制,理学僵化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
9. 难度:中等 | |
据不完全统计,1500年以后欧洲市场上的亚洲茶叶、丝绸、瓷器、香料以及非洲的象牙等奢侈品价格比以前上涨了5倍,不仅如此,连一些基本的生活品(尤其是粮食)的价格也是飞速增长。以为西班牙人说:“我们这里有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昂贵。”这种现象( )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B由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C增加生产成本,阻碍了经济发展 D表明西欧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
10. 难度:中等 | |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意大利,但新航路开辟后,“财富流向西葡”“英国成为海盗”“意大利被晾在一边”其中“意大利被晾在一边”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性商业危机 B意大利经济衰退 C 世界性商业革命 D意大利金融危机
|
11. 难度:简单 | |
他(哥伦布)的抱负和理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但是,这对印第安人意味着( ) A“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 B“开启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C“开启欧洲人扩张与征服的英雄历史” D“大西洋变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
12. 难度:中等 | |
在早期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荷兰,又通过多年的战争,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英国在殖民争霸战争中获胜主要得益于 A商业资本的代表 B 政治制度的先进 C工业资本的先锋 D民主与法制的成熟
|
13. 难度:中等 | |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等十几个民用企业。从中可以得出( ) A时下“士农工商”四民观念淡薄 B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丰厚 C他们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D政府大力扶植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
14. 难度:中等 | |
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出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 ) 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 B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 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 D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
|
15. 难度:中等 | |
近代中国有人评论:“或疑公趋重官营事业,亦进夺民利。不知公主旨在夺外人之力,以塞漏厄而裕民生。”文中“公”“裕民生”的主要活动是( )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创办发昌机器厂 C 创办湖北织布局 D创办大生纱厂
|
16. 难度:中等 | |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生产仅为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大为增多。”对材料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 A国民政府实施了优先发展战西部战略 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西部的掠夺 C民族工业迫于国内形势大量内迁 D 民族企业改变了中国工业发展重心
|
17. 难度:中等 | |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近代经济获得一定发展。促使革命前后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是( ) A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 B 列强的经济侵略有所缓解 C国际国内市场的逐渐扩展 D社会变革形成稳定的国内环境
|
18. 难度:中等 | |
1895年,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大生纱厂。1898年,张謇通过两江总督刘坤一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为官股,“按年取息,不问盈亏。”次年春开始生产。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廉价。据此材料分析,下列不是大生纱厂兴起条件的是( ) A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封建政权的暂时支持 C周边社会条件的优越 D 外国资本的大力支持
|
19. 难度:简单 | |
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歌词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20. 难度:中等 | |
五年一规划,是中国经济安排的一大特色。“二五”计划大起大落,历程曲折,各年度的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 B经济发展形势不断恶化 C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D中苏关系的日益恶化
|
21. 难度:中等 | |
1962—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在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中央开始了纠正“左倾”指导思想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八字方针”在农村取得了一定成效 D 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某些变化
|
22. 难度:中等 | |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舍右邻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的变化 C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D 大家伙对他的背叛
|
23. 难度:中等 | |
据《华东经济管理》1991年统计:“从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看,江西纺织化纤部分企业1990年工业总产值比1983年增长48.04%,年均增长6.86%......”。当时江西纺织化纤部分企业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主要是( ) A国民经济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
24. 难度:中等 |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它指的是( )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③发展乡镇企业 ④ 外出打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25. 难度:中等 | |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
26. 难度:简单 | |
1873年2月,《申报》登载杨勋的《别琴竹枝词》:“清晨相见谷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若不从中肆鬼肆,如何密四叫先生。”这种近代上海中英夹杂的“洋泾浜”英语主要反映出( ) A上海英语教育落后 B外来文化已被广泛接受 C中国人崇洋媚外 D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
27. 难度:简单 | |
长期生活在上海的郑观应,在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撰写的一篇文章中,一口气列举了西国输入的食物、用物、玩物等57种,指出这些洋货“皆畅行各口,销入内地,人置家备,弃旧翻新。”这突出反映的社会生活现象是( ) A奢侈享乐已日渐成风 B传统伦理道德已荡然无存 C洋货流行已日渐成风 D传统生活方式已荡然无存
|
28. 难度:中等 | |
中国近代“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奋斗。”这种变化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封建经济渐趋衰落 B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 C人性日益解放,社会日趋开放 D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
|
29. 难度:中等 | |
有轨电车出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注“大众可坐,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廉价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 ) 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B妇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C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 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
|
30. 难度:中等 | |
电影《霍元甲》展现了祖籍天津的武术家霍元甲(1861—1910)在上海租界设武馆、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当时,霍元甲可能见到的社会现象是( ) A长跑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B《申报》登载着武昌起义的要闻 C轮船招商局在接运国民革命军 D人们到电影院看《歌女红牡丹》
|
31. 难度:中等 | |
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赌博),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材料二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材料三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四 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4分)材料二反映了明代市场有何新发展?(3分) (2)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外商控制中国市场的主要手段。(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建国“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1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又是怎样回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3分)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村的丝绸生产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家庭手工丝织作坊。到明、清时,周村成为全国瞩目的丝绸生产中心,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民谣“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生动地描绘出当时周村丝织业的繁荣景象。 材料二 伴随着电视连续剧《大染坊》的热播,百年商埠——周村备受国人关注。该剧讲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描写了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发生、发展的艰难道路,从中展示了一代人强国梦的诞生与毁灭。主人公陈寿亭以周村家喻户晓的大实业家张星垣为原型,全景式的描述了大染坊的兴衰过程,是近代山东乃至全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周村丝绸业发展的主要特点。(2分) (2)在电视剧《大染坊》中,民国初年陈寿亭创办的大华印染厂发展迅速,一跃成为青岛第二大印染企业。其原因是什么?(5分)你认为大华印染厂与材料一中印染业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2分) (3)近代周村丝绸业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地位和作用作简要评价。(4分)
|
33. 难度:中等 | |
在急剧变革的20世纪前期,由于受到外力的冲击,在各种力量的影响下,使得大连的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连是新兴城市,由殖民者“一手打造”……受外来文化影响,大连人逐步接受新式礼仪,一些封建的仪礼如跪拜、请安等代之以握手、鞠躬。“老爷”“大人”等称呼被废除,“先生”、“小姐”等新式称呼已十分盛行。 材料二 东北地区……主食为玉米、高粱、小米。随着殖民者的入侵……特别是日本侵占大连后,大量的日式料理店鳞次栉比,发展速度惊人。至“九·一八”事变前,大连全市就已有日本吃茶店100余家。日本寿司、生鱼片等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青睐。 材料三 神道,是日本固有的宗教。崇信神道被日本当局视为最重要的民族精神支柱。……1944年在旅顺修建了“关东神宫”。强迫当时的中国人举行各种典礼时,人们必须遥拜日本的“皇太神宫”。就连男女青年结婚,都要逐渐采取神前结婚的方式。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二分析,20世纪前期大连社会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根据三则材料分析,大连居民社会生活变迁呈现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大连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哪些启示?(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