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史学家钱穆在《理学与艺术》一书中说过:“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宋朝开始营造“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 B.宋朝设置参知政事,削弱相权 C.宋朝农民生活水平高促进了诗词发展 D.宋朝奠定以后城市经商的模式
|
3. 难度:困难 |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D.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
4. 难度:中等 | |
20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从而导致 ①下院实际权力的下降 ②上院实际权力的上升 ③内阁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5. 难度:中等 | |
北洋军阀将领吴佩孚(1874—1939)曾经填词《满江红·登蓬莱阁》:“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黑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如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叹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劲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词作于九一八事变以后 ②该词中“甲午役,土地削”指的是甲午战败,清政府割地赔款给日本 ③该词中充满了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④“甲辰役,主权堕”指的是卢沟桥事变后平津的沦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6. 难度:中等 | |
《布尔什维克》是1927年10月创刊(1932年7月停刊)的,由瞿秋白在国统区主编的第一份秘密机关报。它宣传的内容可能有 ①抨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罪行 ②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理论 ④公布共产国际的重要决议与指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有同学把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清明的表现 ②阶级结构变化 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 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8. 难度:简单 | |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 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表明 A.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得到了普遍支持 B.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国际社会很大的遏制 D.国际政治经济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
9. 难度:中等 | |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
10. 难度:中等 | |
清初《扬州竹枝词》中写道:“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材料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有 ①商业繁荣 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④农村集市出现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1. 难度:简单 | |
17世纪初,一位在华的欧洲人说:“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敷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贯也。”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大西近海一国”指的是西班牙 ②“大西近海一国”指的是葡萄牙 ③这种现象在当时欧洲引发了价格革命 ④这种现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 难度:简单 | |
1873年,卡内基创办了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81年,卡内基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每吨钢的成本为50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这主要说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联合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人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
13. 难度:简单 | |||||||||||||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队伍队伍壮大,领导新文化运动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
14. 难度:简单 | |
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 ①商品运输成本提高 ②市场上洋货流行 ③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④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5. 难度:中等 |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它指的是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③发展乡镇企业 ④外出打工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6. 难度:中等 | ||||||||||||||||
观察下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有 苏俄(苏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情况表
①余粮收集制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②集体农庄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大发展 ③固定粮食税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小农经济阻碍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 难度:中等 | |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A.治之经,礼与刑 B.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
|
18. 难度:中等 | |
蔡元培曾经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他于1934年在《中山文化教育季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吾人一说到文化运动,就不能不联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因为它实在是文化运动上最显著的一个例证。……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A.都提倡吸收外来文明 B.指导思想皆为理性主义 C.内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D.都主张古典文明的复兴
|
19. 难度:简单 | |
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种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印象画派
|
20. 难度:简单 | |
学习历史应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你认为最可信的是 A.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最晚在东汉已出现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说法可信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了豆腐 D.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科学家,说法可信
|
2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 材料二 据哈蒙德的《希腊史》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的全部人口约40万人,其中奴隶约20万人,自由民16万8千人,其余为外邦人。 ——潘桂仙《试析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局限性》 材料三 美国宪法在特殊的年代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保留了奴隶制,给美国留下了史上最大的隐患——内战。 ——曲超《一本书看透美国》 材料四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据材料一,以古代中国为例,证明某些西方学者贬抑“东方君主专制”是片面的。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材料一中“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的观点。(4分) (2)材料四所涉宪法与材料三提及的宪法相比,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哪里?这两部宪法规定的政治制度与雅典民主政治有何异同?(5分) (3)从以上不同制度的利弊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2分)
|
22. 难度:困难 | ||||||||||||||||
国家是否独立,关键要看主权是否完整;而民族是否富强,其根本上要看经济是否发展,人们生活是否改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为转移。 ——李智慧《列强侵华史》 材料二:一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
材料三:《孙中山伟大的历史贡献》一文中提到:在一个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即当国家命运还不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里的时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 (1)材料一中的哪句话最能反映列强之间关系变化的本质?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这一观点。(5分) (2)材料二表格中的内容,反映了一个怎样的规律性问题?(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三的观点。(5分)
|
23. 难度:困难 | |
贸易保护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破坏性经济政策的代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材料二:著名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在1932年曾评论说:“或许,在人类知识的现阶段,我们尚未具备理解这样一种大规模新型危机的条件”,“它也许是一次人类理解能力的危机”。垄断巨头梅隆哀吧:“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我们所受的灾害。”1933年1月,前美国总统柯立芝在临终前哀叫:“我看不到任何让位于希望的东西,看不到任何有希望的人。” 材料三:1947年10月30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23个发起国签约,承诺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遵循关贸总协定的规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缔约国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与经济事务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作出互利互惠的安排,以便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38年国际贸易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给世界所造成的影响。(3分) (3)概括说明材料三与材料一间的内在联系。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指出其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4分)
|
24. 难度:困难 | |||||||||||||||||||||||||||||||||||||||||||||||||||||||||||||
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 材料二 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2分)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2分) 材料三 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4分) 材料四 山东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
(3)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时期山东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2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2分)
|
25. 难度:中等 | |
科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晚清——政治与文化》 材料三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年) (1)从自然科学举两例说明利玛窦的结论。你认为导致了李约瑟先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道”“器”分别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在当时的历史影响。(4分) (3)结合史实,说明“这三十年来”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学习和利用“科学”来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