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湖南益阳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秀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弱者,道之用”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王守仁(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这一言论

①受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影响   ②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

③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   ④体现出一定的独立自由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李贽被称为“明代第一思想犯”,他的著作中有《焚书》《续焚书》,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他认为这些著作将来一定会被焚毁,这主要是由于书中

A.对正统思想进行了大胆批判              B.反对盲从孔子

C.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D.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对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的思想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自习乱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C.甲——墨,乙——法,丙——道           D.甲——道,乙——墨,丙——儒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最主要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成为普遍的社会规范

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明显减少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对自身产生的影响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                    B.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

C.保持传统思想不变                      D.压制其他思想的发展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屈原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②屈原的作品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③屈原的代表作品是《楚辞》     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屈原作品的最好评价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无论学术界还是广大读者,都一致认为:作品生动而深刻地反映封建社会走向没落,是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这部著作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海国图志》在国内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只印了千册左右,影响有限。而就在美国侵略日本的1853年,日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1854年日本翻印该书60卷,士人争相购读,此后多次再版。上述材料说明

A.日本的民族危机比中国深重              B.《海国图志》在中国的思想价值不高

C.日本进行变革的社会基础好于中国         D.近代以来日本不断模仿中国的近代化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经世致用的思想中,最能体17、18世纪发展潮流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工商皆本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的这番言论说明他

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      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A.追求人生自由      B.追求现实幸福      C.反对禁欲主义      D.反对等级观念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车主集中洗车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在近代有人曾说:“社会主义理想境界甚高,学派亦甚复杂。唯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却又说:“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经过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 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B.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邓下平南巡谈话                        D.邓小平 “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你认为下列对其评价最准确的是(  )。

A.抨击、批判奴隶制度                    B.提倡解放奴隶

C.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                    D.强调了天赋人权的人文思想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能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的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宣扬神学权威,维护教会地位            B.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抗精神                D.宣传宗教改革与激进思想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了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这里重新恢复的“真理”是指

A.专制主义         B.自由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卢梭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自然权利学说                         B.社会契约论

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学说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使人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反对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是中外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运动。下列关于二者的相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发动                      B.都是思想解放运动

C.都自始至终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D.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重视传统,尤其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人文理性传统

B.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

C.保证了哈佛能够继往开来.传承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

D.帕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直接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个三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得原因。(3分)

(3)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呈现出“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2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1分)

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2)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1分)

材料三: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3)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2分)

(5)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1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

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 臣(司马光)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膏,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

——《续通鉴长编》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之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于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历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可反矣。         ——《日知录》

(1)材料一与材料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4分)

(2)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比较,有何相同点和区别?(3分)

(3)三段材料作者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有无区别?为什么? (3分)

(4)变法虽败,但我们应赞扬王安石的什么精神?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5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