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
2. 难度:简单 | |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权 B.等级关系森严 C.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政治色彩
|
3. 难度:简单 | |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科举制的推行 D.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
4. 难度:简单 | |
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体现了元代行省制的哪一特点? A.拓宽选官渠道,提髙行政效率 B.减少财政开支,防止地方割据 C.管辖边疆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D.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
5.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能辨别忠奸的神兽,叫獬豸。清朝时取其意,作为某种官员官服上的图案。该官员最有可能是 A.军机大臣 B.内阁大学士 C.吏部尚书 D.监察御史
|
6. 难度:简单 | |
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此相适应,思想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A.小说的出现与繁荣 B.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戏曲的成熟与突破 D.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
|
7. 难度:简单 | |
“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有可能是指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
8. 难度:简单 | |
几个年轻人被地方官逮捕后,一名传教士向知府表示:这几个人都是我们教会里的朋友,请立刻把这几个人交我带去。知府明知这几个人是要捉拿的会党,又担心教士写信托公使到总理衙门理论,只好将人交给教士。上述故事发生在 A.明朝末年的杭州 B.清朝初年的北京 C.清朝末年的上海 D.民国初年的南京
|
9. 难度:简单 | |
“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而其民族思想之发皇,轰轰烈烈,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材料所评史实为 A.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郑成功收复台湾
|
10. 难度:简单 | |
“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了五四运动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C.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11. 难度:简单 | |
2007年上海中共“一大”会议纪念馆对公众展出由中、俄、蒙三国学者共同发现的中共一大“第15人”——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与真实生平资料。这一珍贵历史资料最能说明 A.俄国给中国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B.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俄为师” C.中共的诞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
|
12. 难度:简单 | |
伍修权在长征途中写诗一首: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文中空处应填写 A.瑞金 B.遵义 C.吴起 D.会宁
|
13. 难度:简单 | |
美国《时代》周刊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
14.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曾指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是团结的破坏者,是抗日失败的负责者。是内战的祸胎,必须立即废止,及由各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组成联合政府,发布一个民主的施政纲领,然后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这段讲话的背景是 A.红军长征期间 B.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C.重庆谈判期间 D.解放战争即将结束
|
15. 难度:简单 | |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
16. 难度:简单 | |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 A.日内瓦国际会议 B.亚非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
17. 难度:简单 | |
著名史学家胡绳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那十年间也有不属于文革的成就。科技方面的成就,外交方面的成就,这些都是大家看到的。”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这一观点?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⑤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⑥培育出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
18. 难度:简单 | |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
19. 难度:简单 | |
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对两段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A.都反映了因侵略造成的两岸分离 B.“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的侵略 C.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D.闻一多诗中所指的分离曾长达半个世纪
|
20. 难度:简单 | |
从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到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反映了中俄(苏)之间 A.由关系恶化到关系友好 B.由不平等关系到平等关系 C.由友好结盟到不结盟 D.由军事互助到经济合作
|
21. 难度:简单 | |
淘宝商城透露,在刚过去的24小时里,“2012年双11网购狂欢”支付宝交易额达到33.6亿元。由此可见,互联网 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②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 ③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④促进了传统商业模式的革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22. 难度:简单 | |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理性王国
|
23. 难度:简单 | |
“19世纪的英国是科学的时代,当时的时尚就是人人都谈科学。”能对此作出有力证明的是 ①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②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③进化论的提出 ④量子论的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4. 难度:简单 | |
某作家认为“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真正的艺术”。据此判断,这位作家的代表作应是 A B C D
|
25. 难度:简单 | |
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政治,尤重帝王将相、革命英雄,而今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A.生态史观 B.革命史观 C.社会史观 D.近代化史观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抓,要有具体政策、具体措施,解决具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1977年9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教育措施及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邓小平重视科教的原因以及随后十年党和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8分)
|
27.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北宋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清初,康熙帝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最后集中于皇帝。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主义君权强化到了极点。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材料三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摘要: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封建王朝中枢权力演变的主要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该文件体现了哪些启蒙思想原则?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4分) (3)根据材料三,建国初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体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摘自鲁迅《看镜有感》 材料二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先以中学固其根底,然后择西学可补吾缺者用之,西政之可启吾疾者取之。” ——张之洞在《劝学篇》 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 合之则两止。” ——《侯官严氏丛刊》 材料三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唐与清代对待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中国近代思潮的变化。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说明其政治背景。(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