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在半坡遗址,考古发现了粟和粟壳的遗存。在河姆渡遗址,又发掘出了大量的稻谷、稻茎遗存,经鉴定是人工栽培的水稻,这些都表明了半坡与河姆渡时期,原始农业已经产生。下列因原始农业产生而出现的历史现象中,最早的是………………( ) A.聚族定居 B.贵贱有别 C.王位继承 D.水利工程
|
2. 难度:简单 | |
早期农村聚落采取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生活方式的根本原因是………( ) A.土地较少 B.生产力低下 C.血缘关系 D.共同劳动
|
3. 难度:中等 | |
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区域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 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 B.呈现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姿态 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 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
|
4. 难度:简单 | |
今人要了解和研究夏代的社会状况,不能借助于………………( ) A.《史记》等文献记载 B.夏代遗址的考古发掘 C.夏代的文字材料 D.当时的青铜器等器物
|
5. 难度:简单 | |
在河南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了一些青铜器,主要有小型青铜器,但也有青铜礼器——爵,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处于“公天下”时期 B.进入“家天下”阶段 C.确立了“封邦建国体制” D.形成“内外服”制度
|
6. 难度:中等 | |
2001年,“文字发明5000年”的庆祝活动在伊拉克举行,两河流域的人们为其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而深感自豪。这种文字是…………………( ) A.象形文字 B.印章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
7. 难度:简单 | |
商朝的历史成为信史主要是因为…………………………………( ) A.陶钵口沿的符号 B.殷墟的甲骨文 C.手戴手梏的陶俑 D.日月食的记录
|
8. 难度:简单 | |
《荀子·儒效篇》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西周分封制度的主体是………………………………………………( ) A.军事功臣 B.宗族姻亲 C.殷商王族 D.富商大贾
|
9. 难度:中等 | |
《史记·楚世家》载:“(楚王)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文中的“鼎”是………………………( ) A.兵器 B.炊具 C.乐器 D.礼器
|
10. 难度:简单 | |
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等级制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法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及享受
|
11. 难度:简单 | |
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期,下列现象或价值观最可能在社会上盛行或被默认的是( ) A.争功逐利 B.仁义道德 C.礼乐教化 D.无为而治
|
12. 难度:简单 | |
婆罗门教神话:诸神分割了原人普鲁沙的身体,用他身体的不同部位创造出了四个不同的种姓:他的口变为婆罗门,双臂变为刹帝利,双腿变为吠舍,两脚变为首陀罗。据此推测,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属于被统治阶级的是……………………………( ) A.婆罗门、刹帝利 B.吠舍、首陀罗 C.婆罗门、吠舍 D.刹帝利、吠舍
|
13. 难度:简单 | |
现代奥运会的开幕式往往是一个国家展示本国的舞台,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在体育场的中央出现了一个蓝色的人工海洋,大会组织者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A.希腊人民喜欢蓝色海洋 B.蓝色象征着和平与祥和 C.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 D.希腊是一个临海的国家
|
14. 难度:简单 | |
《史记·秦始皇本纪》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此,秦始皇实施了下列哪一措施……( ) A.焚书坑儒 B.郡县制度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
15.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是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 A.皇帝集权、追功逐利的时代 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时代 C.思想上获得空前统一的时代 D.国家强盛、边疆安定的时代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正确的有……………………( ) ①徭役兵役繁重 ②赋税沉重 ③刑法严酷 ④土地兼并严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7. 难度:简单 | |
贾谊《过秦论》,总结秦亡的教训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认识与西汉的哪一项政策相呼应……………………………………………………… ( ) A.世卿世禄 B.独尊儒术 C.反击匈奴 D.与民休息
|
18. 难度:简单 | |
判断下面关于汉初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汉初继承了秦代郡县制 ②统治者从“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出发,实行分封 ③封国与中央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④郡国并行极大地提高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9. 难度:简单 | |
《贾谊·治安策》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而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 A.削夺王国的封地 B.夺去王侯的爵位 C.推恩令 D.继承西周分封制
|
20. 难度:简单 | |
汉朝实行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制度,这个制度就是…( ) A.刺史制度 B.察举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设立中朝机构
|
21. 难度:简单 | |
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以来“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
22. 难度:简单 | |
“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光武帝在位时,令郡县检核田地,这两个地区竟没人敢认真执行,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连年战争实无良田可言 B.豪强地主多为功臣皇亲 C.地方官吏大都贪污腐败 D.检核制度早已形同虚设
|
23. 难度:简单 | |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一历史场景最可能发生在………………………………………………………( ) A.西汉中期 B.新朝时期 C.东汉后期 D.三国时期
|
24. 难度:简单 | |
下列与曹操统一北方无关的一项内容是………………………( ) A.网罗人才 B.赤壁之战 C.兴办屯田 D.“挟天子以令诸侯”
|
25. 难度:中等 | |
形成三国时期分裂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 ) A.黄巾起义的影响 B.东汉后期政局的混乱 C.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D.西汉王国问题的余患
|
26. 难度:简单 | |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 A.都江堰 B.六铺渠 C.汉渠 D.白渠
|
27. 难度:简单 | |
三国和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相同客观因素是……………( ) A.统治者的重视 B.北方农民大批南迁 C.军事上的需要 D.北方自然环境恶化
|
28.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北朝沿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
29. 难度:简单 | |
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 A.北方实现统一 B.北方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过程 C.民族矛盾尖锐 D.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
|
30. 难度:中等 | |
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文学名著是…………………………………………( ) A.《吉尔伽美什》 B.《摩诃婆罗多》 C.《罗摩衍那》 D.《荷马史诗》
|
31. 难度:简单 | |
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俸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吴兢《贞观政要·论君道》)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言论与哪一思想比较接近……( ) A.以民为本思想 B.休养生息思想 C.峻法严刑思想 D.和忍求安思想
|
32. 难度:中等 | |
“西藏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为佛教圣地。”这则材料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 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 ②唐蕃和亲 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 ④藏族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中占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
33.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武周历史的评价比较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B.为政苛滥,户口流移 C.有智有谋,千古一帝 D.无字坟碑,前无古人
|
34. 难度:简单 | |
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唐朝哪一时期的盛况?…………………………………………… (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
35. 难度:简单 | |
“(唐朝科举制度)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管兵,内外族婚……(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 ①唐朝科举制度以门第出身为选材标准 ②唐朝科举考试有资格限制 ③唐朝时期深受重农抑商思想影响 ④唐朝科举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36. 难度:简单 | |
有一个中国显要,吃着波斯枣,看着中亚舞,以高丽参养生,诵佛经以养性。此人最可能生活在………………………………………………………… ( ) A.西汉 B.西晋 C.南北朝 D.唐朝
|
37. 难度:中等 | |
7—9世纪,日本先后派遣了13批遣唐使,当时接待这些使节的机构是………( ) A.工部 B.户部 C.礼部 D.吏部
|
38.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唐朝长安城商业活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 A.长安有发达的对外商业活动 B.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都市之一 C.长安的商业活动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商业的最高峰 D.长安是当时东西方的重要交通枢纽
|
39. 难度:简单 | |
中世纪西欧实行封建采邑制度,各地贵族领有封地,势力强大,形成这一制度的主要基础是下列四组关系中的……………………………………………( ) A.宗教与习俗 B.土地与契约 C.种族与阶级 D.关系与财富
|
40. 难度:简单 | |
“(在西欧)被城市居民的丰盛礼物所征服的国王,也同意宣誓保障这些权利(即自由或自治权利)……可是他们接受了市民的赠礼和发誓保证公社的权利之后不久,就破坏这些权利……”这段话说明……………………………………………( ) A.封建国王是愿意市民阶级重获自由的 B.市民阶级只能通过金钱赎买获得自由 C.市民阶级争取自由的道路是曲折的 D.民阶级要定期向封建国王赠送礼品
|
41. 难度:困难 |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经·大雅·大明》 材料二:上图是西周的青铜利簋,高28厘米,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临潼县零口,现在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利簋的内底就镌刻着周武王在讨伐商纣王之前占卦问神的铭文,共32字。 材料三:武王克商是“上古三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史料记载不甚清晰,武王克商的年代长期不能确定。两千多年来,中外学者根据各自对文献和西周历法的理解,形成了数十种看法,最早的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为公元前1018年,……近年来,专家们对周人的都城进行考古研究,确定克商之年应在公元前1050年至公元前1020年之间,前后差距缩短至30年。专家们又通过现代天文学方法回推克商时关于天象的记载,得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1027年三个克商年的方案。其中公元前1046年与文献、金文历谱等记载大致符合,因此被认定为首推的武王克商之年。 ——《教材》 (1)属于文字史料的是材料___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是材料_______。(2分) (2)上述三则材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材料__________________。(1分) (3)史学家王国维把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起来研究的研究历史方法命名为________。(1分) (4)在通过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都无法对相关史实获得确凿年代的情况下,还可运用哪些新的研究方法取得突破?(1分)
|
42.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他的主人可以拿走他的一切。——《摩奴法典》 材料二 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释迦牟尼 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 (2)《摩奴法典》主要维护的是哪些特权阶层的利益? (3)材料二实质上反映了印度佛教的什么主张? (4)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佛教在当时的印度社会广泛传播的原因。
|
4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等等。”——《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驶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民法大全》 材料三“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历史必修政治文明历程》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出罗马法的缺陷。 (2)阅读材料三,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的影响。 (3)罗马法存在如此明显的缺陷,而后人却称它“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谈谈你的看法。
|
4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秒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文中寡人是指谁?(1分) 新的称号是什么?(1分) 材料二: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方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秦始皇是如何“设职授官”的?(1分)该“官僚政治”的实质是什么?(1分) “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是指周代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1分) 材料三:“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百姓)。” ——贾谊《过秦论》 材料四:“灭四维(礼义廉耻)而不张,故君臣乖乱,六亲殃戮,奸人并起,万民离叛。” ——班固《汉书·贾谊传》 材料五:“所以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六:“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4)按材料顺序,简要概括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4分)(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照抄原文不得分)
|
45. 难度:中等 | |
观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重。”——赵翼《二十二史札记》 材料二:“文皇帝拨乱反正,特盛科名,志在牢笼英彦。”——《唐庶言》 材料三:“隋氏罢中正,举选不至乡曲,故里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五服之内,政决王朝,一命免拜,必归吏部。”——《通典》 材料四:《新唐书》记载,(科举学生报名)“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乡贡“皆怀牒(指身份、履历证书)自列于州县。”《日知录》说:“开元以后,四海宴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其启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所收百才有一。”《文献通考》载:“唐时所放进士,每岁不过二三十人。” 材料五:“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浹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毓行者,咸集于是。” ——《通典》 根据材料一,分析隋唐科举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2分) 联系材料二、材料三,说明隋唐科举制实行的目的。(1分)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科举制选官方式的特点。(3分) 联系材料,评述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2分)
|
46.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 ——《资治通鉴》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史记》 材料二:“汉武帝时,国力充实。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间,武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第一次,汉军夺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汉军取得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汉军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 —— 历史教材 材料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仁者爱人” ——《论语》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举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6分) (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14分)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论点应有史实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观点) ③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 ④篇幅在400字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