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江苏淮安涟水县涟西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这是秦朝的(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光禄大夫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   )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③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④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冯桂芬在《制洋器议》中指出,“今者诸夷互市,聚于中土,适有此和好无事之间隙,殆天与我以自强之时也”。材料中“自强之时”的说法主要源于(   )

A.诸夷侵略要求得到满足。                B.诸夷与清政府开始公开勾结

C.诸夷已放弃了武装侵略方式              D.诸夷齐聚中土利于清政府“以夷制夷”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对所研究领域具有综合作用的成就是①牛顿力学体系 ②元素周期律 ③进化论 ④相对论 ⑤细胞学说(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的是

A.皇帝             B.宰相             C.总统             D.帝国议会议员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害弟,夺得皇位,历来为史学家所非议。这是因为他违反了(   )

A.内外服制度                           B.分封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体现实事求是思想原则的会议是(   )

①中共八大 ②1961年广州工作会议 ③八届二次会议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召开的会议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相符的是(   )

A.中共二大——国共实行党内合作           B.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

C.中共八大——开展“文化大革命”         D.中共十四大——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商鞅变法中废除了许多旧制度,实行了社会性质的转变,其中得以保留的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这主要是指(   )

A.外国资本主义积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摧毁了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

C.刺激了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D.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上述认识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接受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                D.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对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结局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B.清政府妥协退让,导致丧权辱国

C.中国对交战方输华货物的税率给于优惠

D.中国答应交战方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清代学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

B.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

C.作者主张国家控制人口增长

D.作者主张重农抑商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面是一位同学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探讨了但丁的名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共有几处(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不打上君主专制的烙印,其中《百家姓》中姓氏的排序就能体现出来。流传至今的《百家姓》版本很多,其中有一位收藏爱好者藏有这样一种版本,其首句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由此可推断这一版本的《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

A.西周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梭伦改革为希腊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其措施有(   )

①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②建立十个部落区

③建立民众陪审法庭         ④实行陶片放逐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相同点不包括 (  )

A.都属于“冷战”中的“热战”            B.都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援助

C.美国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参战             D.都以美国的失败而告终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20多年中,中国出现的救国思潮有(   )

①实业救国思潮 ②维新变法思潮 ③民主共和思潮 ④社会主义思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里,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上帝干了些什么”一语----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那么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及地方是(   )

A.1877年台湾                           B.1906年北京

C.1877年福建                           D.1906年上海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该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说明了当时中国(   )

项目

1920年

1936年

机器制造品

12.9%

20.5%

手工制造品

32.2%

25.5%

农产品

45.4%

45.9%

 

①民族工业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品         ②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③近代工化进程有所发展                   ④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就下列有关历史文献所反映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①                   ②                ③

A.文献①的核心思想即洋务派的宗旨

B.文献②的核心思想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C.文献③的核心思想是宣传维新变法

D.文献②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和社会发展趋势相矛盾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假如有2个孩子,甲喜欢读书,乙没有形成读书的习惯,你今天去图书馆,谁会和你去?大概有四种可能:①甲去,因为他有读书的爱好;②乙去,因为他好奇并愿意培养读书习惯;③都去,一个是习惯爱好,一个是好奇和需要;④都没有去,甲有事情今天不能去,乙没有兴趣去。这种情形符合古希腊哪位哲学家的命题(   )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哥拉底         D.柏拉图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此时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而不取决于或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度环节分工。……基本上按照所处理政务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以依事系任为原则进行事权分割。”上述材料中的“此时”是指(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以下文章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是(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D.《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A.开放通商口岸,便利列强向中国商品输出

B.割地、赔款,使中国丧失了自主权

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D.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的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陈旧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教育大革命”的内容,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这经宣传册最早应印刷于(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图中为《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与常人无异;画中的犹大坐在圣人当中,靠近耶稣。作者如此创意意在(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揭示人性的善与恶                      B.体现古典美术的风格

C.再现历史真实场景                      D.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照相、电影、漫画等视觉影像与文字媒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影像伸出的触角,易于满足感官世界,这恰是文字媒介的限制

②影像可以化虚构为真实,其传播功能远超过文字,所以文字传播在现代社会已毫无意义

③每一种影像纪实的作者,有其主观意念需要解读,文字媒介仍是必要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现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掌权,君主统而不治。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理性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朱德同志称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毛泽东在此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国孤立的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中国第一次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要求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第一个把取消不平等条约列入纲领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1928年时国民政府大力宣传要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并发起了一场“改订新约”运动。这一运动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习惯国际法对各国进行战争的权利没有加以限制,因此以使用威胁或武力而取得的条约与其它条约一样有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渐渐趋于把侵略视为非法,结果必然把侵略者强迫订立的条约视为无效。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奥两国作为战败国被取消了与战胜国中国之间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和特权,有关情形记载于《凡尔赛条约》中。取消两个主要列强国家对华不平等条约及其势力范围,揭开了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序幕。在第二世界大战中,德意日三国处于同中国敌对国状态,中国政府依据国际惯例单方宣布废除中国与三国之间所有条约及特权。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侵略特权均被废除。

材料四  1946年到1947年,蒋介石政府先后又与美国签订了《中美通商条约》、《中美航空航海条约》和《青岛基地协定》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材料一中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要求的政府是什么政府?中国的正义要求未能得到满足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中体现近代中国在废约问题上取得了哪些成果?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是什么?能否据这些成果说明“废约”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为什么?

(3)材料四中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认为中国人民长期的“废约”运动最终是怎样的结局?

 

详细信息
37. 难度:困难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在11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却以战败而告终。这—胜一败的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的对外扩张战略。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

材料二 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的报道中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

材料三 在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而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先是修三海,共花费白银600万两,其中挪用海军经费437万两,后又修建颐和国,耗资1000万两,挪用海军军费750万两。

材料四 清政府自始即采取求欧洲列强干涉,速行终止中日战争之政策,李鸿章屡求各国代表援助,且电训其驻欧洲各国之使臣,使直接哀求各驻在国之政府。

材料五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有精辟的论述。《矛盾论》说:“两军相争,一胜一败,所以胜败,皆决于内因。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败者或因其弱,或因其指挥失宜,外因通过内因而引起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详细信息
38.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族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材料三 “吾人仰望之中山,而事后追思事前之希望,果等同乎?不等同乎?辛亥之功,成乎?败乎?实半成半败也!”

——《申报》1912年9月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二中“毂我蒸民”本应为“毂我蒸国”,你认为其把“国”字改为“民”的用意是什么?

(2)材料二中《申报》的祝词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什么样时代追求?试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3)材料三所述是《申报》对辛亥革命较为客观的反思。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反思的依据。

(4)为完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事业,先进的中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又进行了那些努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