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新唐书·选举制》记载:“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而举选不由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察举制度一直延续至唐代

B. 唐代选官制形式多样

C. 科举考生必须由馆学推荐

D.“自列于州县”“即落榜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自《汉书》以后,各封建王朝的史书都不再立货殖传记述货殖人物及其从事生财致富的情况。这种变化表明

A. 小农经济繁荣发展B. 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C. 史家学识水平有限D. 商品经济逐渐地衰落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877年清驻英大使郭嵩焘给李鸿章的信中说:“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乡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以下解读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瓦解B. 郭嵩焘主张社会全盘西化

C. 江浙人的民族意识淡薄D. 中国人亟需更新价值观念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宋代王若叟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的一道奏疏中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货间,借贷赒(同“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段材料说明

A.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B.佃户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

C.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工业资产遭受严重损失:上海达52%,南京--80%,杭州--28%,无锡--64%,武汉--12%,广东--31%。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北伐战争时期B.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对表1推论恰当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1960年棉花减产幅度最大和人们需求减少有关

B. 1962年棉花产量最低和国家政策没有调整有关

C. 1963--1968年棉花产量增加和国内局势稳定有关

D. 1974--1977年棉花连续减产和人民公社制度有关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威廉·弗格森在《希腊帝国主义》写道:“希腊城邦是一个有着独特内在构造的单细胞有机体,除非进行再分割,否则无法发展,它们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同类。但这些细胞,无论新旧,都无法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可以佐证此观点的史实是

A.各邦之间贸易发达B.外邦人有公民权

C.各邦长期独立自治D.人们轮番而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世纪,欧洲小学教育大规模发展,基本教育成为强迫性的公民义务。1870年到1900年间,德国的文盲率从2%降低到0%,意大利的文盲率从59%降到33%。这一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业经济的需要 B.民主化进程的推动

C.人权意识的增长 D.科学事业的进步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中国近代史学家陈衡哲在《西洋史》中用“英国革命中的冲突势力“图9来说明英国革命兼有宗教、政治和社会三个性质。作者在此

满分5 manfen5.com

A. 否认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B. 用唯物史观解释英国革命性质

C. 认为英国革命是多元发展的结果

D. 解释方法深受社会史观影响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列宁说:“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这要取决于国内是大资本主义关系占优势,还是小农经济占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可能的。没有这种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经济上是不可能的”列宁这一认识

A. 否认俄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B. 为斯大林体制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C. 推动俄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 针对现实思考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89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规定:“凡托拉斯或其他形式成立合同,联合或共谋限制州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者,均属非法;任何人如缔结此类合同,或从事任何此类联合或共谋,均应认为是犯罪;任何人如垄断、企图垄断……均应认为是犯罪”。这一法案有利于

A.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改变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

C.阻止生产资本的集中趋势D.保障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史实与下图所示政治漫画《美国的噩梦》(图下部的文字为:AMERICA UNDER COMMUNISM!)相关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三十年代美国民众对大萧条的恐慌

B.二战结束后,美国受苏联扩张冲击

C.七十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D.美国在多极化趋势中失去霸主地位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500年以来就有一个全球世界经济及其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和多边贸易……直到1800年前后,亚洲至少继续支配世界经济达三个世纪之久。

在世界经济的结构中,有四个主要地区长期保持着商品贸易的逆差。它们是美洲、日本、非洲和欧洲。前两个地区靠生产出口的白银来弥补它们的赤字。非洲出口黄金和奴隶。从经济角度看,这三个地区都生产世界经济中的其他地区所需要的“商品”。第四个贸易逆差地区,即欧洲,本身几乎不能生产任何可以出口来弥补其长期贸易赤字的商品。欧洲在弥补这种赤字时主要是靠“经营”其他三个贸易逆差地区的出口,从欧洲出口到美洲,从美洲出口到亚洲,从亚洲出口到非洲和美洲。

……

中国的这种更大的、实际上是世界经济中最大的生产力、竞争力及中心地位表现为,它的贸易保持着最大的顺差。这种贸易顺差主要基于它的丝绸和瓷器出口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另外它还出口黄金、铜钱以及后来的茶叶。这些出口商品反过来使中国成为世界白银的“终极密窖“。世界白银流向中国,以平衡中国几乎永远保持着的出口顺差。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材料二 三角贸易中最核心的商品既不是白银,也不是茶叶和棉纺织品,而是鸦片,只有鸦片才是“造成19世纪中国与西方世界贸易‘全局变动’的商品,印度鸦片比中国的茶叶、美国的原棉和英国的棉纺织品具有更大的战略重要性。这其中的主角是英国人,英国通过三角贸易统治印度,控制中国,既从中得到了财富,又得到了茶叶,还得到了本国棉纺织业发展最需要的原棉。有学者总结道,英国-印度-中国三角贸易的最基本特征是:“印度鸦片输给中国,中国茶叶输给英国,英国统治印度!”只有这样,才是“这个三角贸易的平衡状态”。当然,所有这一切都必须经过中国才能实现。

--仲伟民《茶叶和鸦片在早期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观察19世纪中国危机的一个视角》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和欧洲在16世纪-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的基本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在19世纪鸦片成为中英贸易最核心商品的原因(7分)

(3)根据上述材料,说明白银、鸦片等“商品”在16--19世纪的世界贸易中的作用。(4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该如何发展以适应现代化进程的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儒家重道德”、“墨家尚功利”、“法家重法权”、“道家重自然”等传统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应该“改变传统原有模式,将其中有生命力的因素加以改造和重新组合,使之与现代化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

也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中有重农抑商的观念、因循守旧的意识、泛道德主义,官贵、人治等观念,这些与现代化相冲突。“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可能直接通向现代化,跟现代化扯不上关系”,“传统文化不如西方文化”。

--杨宁一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关系的一种或两种观点。(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元明清中央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行土司制度,由中央政府指定当地少数民族的部族首领充任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级官吏,以统治少数民族,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护中央王朝在这些地区统治的作用。但其弊端也日益显露,土司的世袭性造成割据势力的事实存在,土司间为争夺领地、承袭权而仇杀、内讧,于是明朝廷在一些矛盾比较突出的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流官的任免、升迁、调遣均由中央政府决定,不能世袭。同时丈量土地,额定赋税,设兵防守等。但明朝在推行这一政策时,由于受到土官的抵制而不断反复。清雍正帝时,管云贵总督事鄂尔泰上奏折,建言改土归流,并拟定了实施方针,雍正帝全部批准他的建议。在雍正帝的指导下,鄂尔泰、张广泗、哈元生等督抚提督努力推行改流政策,到雍正八年(1730),云贵地区基本完成了改土归流,湘、鄂、川地区,到雍正末年、乾隆初年亦告完成。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土官与流官的区别。(8分)

(2)简析改土归流的历史作用。(7分)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849年3月28日,法兰克福议会……通过并颁布了帝国宪法,即所谓《法兰克福宪法》,并选举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为帝国皇帝。根据宪法,德意志帝国由36个邦组成,各邦在内政上独立;帝国首脑称为“德意志人的皇帝”,拥有任命内阁、宣战、媾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帝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由两院组成,下院称人民院,每三年经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选举产生,上院称国家院,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通过的法律皇帝不能否决,只能拖延执行。

但威廉四世却拒绝承认该宪法和接受皇冠,其他一些大邦尤其是南德诸邦也拒不承认它。在此情况下,法兰克福议会……在全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维护帝国宪法运动“。然而,当广大人民通过浴血奋战来保卫帝国宪法的时候,法兰克福议会中那些软弱的资产阶级议员却并没有与革命人民站在一起进行斗争,而是仍寄希望于普鲁士国王。5月14日,普鲁士全权代表来到法兰克福,要求把帝国执政的位子移交给普鲁士国王,并宣布该议会通过的一切法律包括宪法无效。……在各邦政府军和普鲁士军队的联合镇压下,这场“护宪运动“很快就失败了。

--蒋锐《德国宪政民主制度的曲折发展》

(1)根据材料,分析《法兰克福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6分)

(2)1849年的宪政尝试失败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条 ……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彼此同意放弃它们对于因为战争而担负的费用以及因为战争损失而要求赔偿的权利……

第二条 德国放弃其对俄国主张目前为止由于对德国国民或其私权以及德国及各邦的权利适用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法律和措施而可能产生的要求,以及可能由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或它的代表人对德国国民或其私权所采取的其他措施而产生的要求……

第三条 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和领事关系应予立即恢复。双方对于接纳领事的条件应以专门协定予以规定。

第四条 双方政府并同意,一方居住在另一方领土内的国民的法律地位和相互贸易和经济关系一般规则的建立,应按最惠国原则予以实现。……

第五条 两国政府在应付两国经济需要方面,应以彼此亲善的精神进行合作。……

--摘自《拉巴洛条约》(1922年4月17日)

(1)根据材料,概括条约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德签订该条约的原因。(9分)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余之考察教育,所兢兢于心者不敢忘一‘我'字。……所发第一念‘于我之比较如何',第二念即'我之对此当如何'。” ,“(中国的教育)乃纯乎为纸面上之教育。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改良之道)不独须从方法上研究,更须在思想上研究”。

--1916年黄炎培《东西两大陆教育不同之根本谈》

材料二 1917年5月6日,黄炎培与蔡元培、张元济等48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研究、试验、推行职业教育的全国性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1918年8月20日,在上海南市陆家浜创立了中华职业学校。这个学校开设的科目与一般学校大不同,设木工、铁工、珐琅、钮扣四科,并附设工厂。后来又添设土木、留法勤工俭学、染织、师范、商业等科。这些专业大都是社会所急需,也是热门专业。

--肖伟俐《大家风苑》

(1)根据材料二概括,黄炎培在“改良”教育方面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有何特色?(6分)

(2)根据材料,你怎样认识黄炎培的教育思想。(9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