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史书记载.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汉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
|
2. 难度:中等 | ||||||||||
对下表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
3. 难度:简单 | |
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材料反映出宋代婚聘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理学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科举制度盛行 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
4. 难度:中等 | |
《尼布楚条约》是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下列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条约是在中国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因此它是不平等的 B.它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C.它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边界的稳定 D.它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
5. 难度:中等 | |
从1976年1月到1997年去世为止,邓小平共有8次成为美国 《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1978年12月25日,在这一期的《时代》周刊封面上,邓小平的头像与美国总统卡特同时出现,上面写着: “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与中国打交道”的具体成果体现在( ) A.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美正式建交 C.实行改革开放 D.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外交理念
|
6. 难度:简单 | |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 A. 自古统治者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B. 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C.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 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
7. 难度:简单 | |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寻找的智慧是( ) A.“尚贤” B.“制天命而用之”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法为本”
|
8.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 B.“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 C.“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象征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 D.“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具备启蒙作用
|
9. 难度:简单 | |
中国传统思想的变化往往以循环的形式表现出来。士大夫相信五德转移、三统相承;老百姓则称之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种古老而又懵懂的循环论,首先是被维新派用两本书打破的,它们是( ) A.《海国图志》、《天演论》 B.《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 C.《孔子改制考》、《天演论》 D.《变法通议》、《新青年》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条款中体现出19世纪末列强对华经济扩张新特征的是( ) A.……将进口商货运往内地之时欲暂行存栈,除勿庸输纳税钞…… B.……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 C.大合众国船只进通商各港口时,必将船牌等件呈交领事官,转报海关…… D.……于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
11. 难度:简单 | |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除井田,民得卖买” B.“秋七月,初税田” C.“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
12. 难度:中等 | |
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说“(西周时期)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反映了分封制天子与诸侯之间的臣属关系 B. 体现了宗法制天子与诸侯之间的等级关系 C.诸侯通过纳贡向天子表达忠诚态度 D.诸侯向天子述职表现出中央集权倾向
|
13. 难度:简单 | |
清代各地盐商从水陆两路汇聚扬州,有秦商、晋商、徽商……会馆就是同乡商人聚会、谈生意的地方。因为各地风俗习惯截然不同,所以各会馆的建筑风格也截然不同。这表明扬州会馆有利于研究( ) ①建筑发展史 ②清代外贸史 ③运河文化史 ④商帮发展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4. 难度:中等 | |
古代中国某著名思想家曾主张“变垂拱无为的寡欲政治为扩张皇权的多欲政治,变约法省禁为王霸双管齐下,变轻徭薄赋为‘赋敛繁多,律外而取’”,这位思想家是( ) 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
15. 难度:中等 | |
西方史学家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的“很多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非常吸引读者”。这里的“读者”最主要指( ) A.达官显贵 B.知识分子 C.市民阶层 D.社会游民
|
16. 难度:简单 | |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从古希腊看,下列不能反映“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的是( ) A.不断发展的民主制度 B.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C.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 D.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
17. 难度:中等 | |
罗马帝国皇帝查斯丁尼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中说,“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材料中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及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受侵犯 B.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 C.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 D.注重调解罗马帝国境内的经济和民事纠纷
|
18. 难度:中等 | |
1832年、1867年和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上述现象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 ) A.改革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方式 B.全体人民的普选权得以实现 C.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D.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
|
19. 难度:中等 | |
以下为四国宪法条款内容,按照颁布时间从早到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②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 ③涉及大使、其他使节和领事以及以州为当事人的一切案件,其初审权属于最高法院。 ④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其开会、闭会、停会及众议院之解散,皆以天皇之命行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
20. 难度:中等 | |
中国近代史学家陈衡哲在《西洋史》中用"英国革命中的冲突势力"图9来说明英国革命兼有宗教、政治和社会三个性质。作者在此( ) A. 否认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B. 用唯物史观解释英国革命性质 C. 认为英国革命是多元发展的结果 D. 解释方法深受社会史观影响
|
21. 难度:中等 | |
《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70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南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 B.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的利益 D.政府各部门权力机制不断调整
|
22. 难度:中等 | |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 ) A.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B.强调“德治”和“君轻民贵” C.强调“仁”和“仁政” D.强调“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
|
23. 难度:中等 | |
《史记·商君立传》:“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官奴婢)。”材料中的思想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是( ) A.社会结构 B.社会经济 C.社会政治 D.社会习俗
|
24. 难度:简单 | |
唐代诗人李绅(今安徽亳州人)著有《悯农》诗两首,留下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等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名句。下列题材和风格与之最接近的文艺作品是( )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米勒的《播种者》 C.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D.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
25.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作者马汉麟在该书中写道:“姓名、礼俗、宗法——这是‘社会’一系的内容。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却是广大民众。”据此可知作者强调研究( )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社会文明
|
26. 难度:压轴 | |||||||
(21分)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之所欲者放逸,百姓之所不欲者劳敝。”,“奢侈者可以为戒,节俭者可以为师矣。”——《贞观政要》 材料三 “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新唐书·太宗本纪》 材料四 表格内是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三首诗。
材料五 “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ɡòu)。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 ——(《清史稿》卷八《圣祖本纪三》) (1)材料一说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指的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秦始皇相比,唐太宗在统治政策上主要有哪些不同?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所说的“(唐太宗)自古功德兼隆”?(8分)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思考,与唐太宗相比,康熙帝在治理多民族国家方面有哪些突出贡献?材料五认为(康熙年间)“天下和乐,克致太平”。结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你怎样理解此时的“天下太平”?(6分) (4) 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在评价封建帝王时应该坚持哪些基本的标准?(3分)
|
27. 难度:中等 | |
(15分) 材料一 《辛丑条约》规定:“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这一条实际上是剥夺了清政府在天津的驻兵权。因此,清朝官员都不敢带兵去接收天津。袁世凯则提出“迨至交津有期,而各国订立条约,复有距天津二十华里,华兵不能驻扎之议。迭经电请外部向各国公使磋商,始议明巡警不在此列。维时天津盗贼繁多,疮痍满目,兵力既不能到,则唯赖巡警以震慑而绥靖之。” 材料二 1902年袁世凯代表清政府正式接管天津,并成立天津巡警总局,其制度建设,也从照搬英日,发展到了在参考国情后的系统建设。警察在治安、巡逻、税收、户籍等领域作用明显。清廷于是在1906年下令在全国各地兴办警察机构。警察制度的建立,将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更加科学化和功能化,避免了军警不分的状况,明确了民事、刑事、治安等多种社会案件的管理职责,对于维护清廷统治,推动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近代城市治安管理,起到了很明显的积极作用。 (1)据材料一分析袁世凯创立天津巡警总局的背景及目的。(7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天津警察制度创立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