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 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  

C.三公九卿制                       D. 三省六部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 ——摘自《新唐书》列传.卢商宦途的起点是                                                                    

A.地方推举        B.中央征召       C.科举考试         D.祖上恩荫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分割相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帝裔里的近亲,亦即刘家的叔伯、兄弟、从兄弟等封为王,功臣中之卿相则封为侯。他们的领域和直隶于中央的郡县犬牙相错。”文中的“帝”是指

A.周武王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光武帝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A.伯里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众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罗马法的这一规定表明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债权人和债务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罗马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可以说,纹章院长在白厅门前宣布威廉和玛丽登位,实际上就标志这场大斗争已经终结,而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完全合作,使得长期依附外国,国际地位降低的英国又一次成为了头等强国。”以下的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革命是暴力最少收效最好的革命 

B.革命后的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

C.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提高了国际地位  

D.从此终结了国内斗争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D.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中国民国三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日牡丹江日报刊登:联合中学女子部招考初中及高中新生若干名。年龄十三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意欲考入者,务于四月五日以前到校务课报名,同时于四月六日在联合中学教室开始试验。关于以上材料表述错误的是                          

A.这所学校就是今天的牡丹江一中的前身

B.从报纸可以得到入学报名的时间、地点

C.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

D.当时学校是完全高中,体现男女平等精神。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鲁迅先生曾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义和团运动中

C.辛亥革命中      D.新文化运动中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             B.辛亥革命不彻底

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               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图选自资中筠《开放中的变迁》,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1898年是清代民间社团创立最多的年份

B. 甲午战败后几年内民间社团数量增长较快

C. 晚晴的民间社团以推翻君主专制为主要目的

D. 辛亥革命时期民间社团合并为政党故数量减少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建立有利于构建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美协作的世界                     D.欧美均衡的世界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61年,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道路”是

A.“一边倒”        B.“南北对话”

C.“多边外交”      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关于中国古代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说法错误的是        

A.明代中后期产生   

B.是指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C.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D.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增多,地区更广,发展迅速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全球通史》中写道:“l7世纪和l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l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这种经济现象开始盛行是在                       

A.18世纪末的英国                                                       B.19世纪末的美国

C.1920年代的苏联                                                       D.1930年代的德国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罗斯福新政时期,保守派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下列不能佐证保守派观点的是

A.整顿金融体系          B. 以工代赈

C. 监督工业生产          D. 借鉴苏联,采取计划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涨”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

A.增加货币发行量                  B.扩大政府开支

C.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              D.增加政府税收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二十世纪的突出表现为

A.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完全自由竞争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国家干预调控    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全面衰退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下图为 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当时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被称为“马车铁路”。这条铁路应该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唐胥铁路     B. 淞沪铁路

C. 粤汉铁路     D. 沪宁铁路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一定程度上分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下图是《松江第一张土地证》,其中有“苏南区松江县土地房屋所有证,一九五一年五月”等字样,它可以作为研究哪一事件的一手史料

满分5 manfen5.com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在国庆35周年的彩车游行队伍中,有一辆彩车上树立了“联产承包好”,当时,“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

A. 城镇生产管理体制      B. 农村基本经营管理体制 

C. 农民自发的生产方式    D .经济特区的生产方式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学习时采用了这样一段史料: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19.9%军费;21.6%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4.1%其他用于退休金和扶持残疾人的开支……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品、收入补助以及税收返还……科研1%。据此判断此次探究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美国:世界第一流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

B.科研地位的下降:现代美国的发展隐患

C.福利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D.政府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的重大变化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这表明                                                         

A.美国和西欧盟友关系严重恶化               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C.欧元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平均关税水平从15.3%下降到9.8%,开放了10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这是一个关于全球最开放市场的成长史。”这句话最可能出自

A.《第三世界将我们抬进联合国》

B.《入世十年,中国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C.《APEC,我们来了!》          

D.《“万隆精神”彰显时代意义》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历史研究要

A.注重探究事实真相                    B.关注古今之间联系

C.努力发现全新材料                    D.重视最新史学观点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被控诉为“对本届议会及其所代表的人民发动了叛逆和邪恶的战争”。查理一世拒绝答复这些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相对于这里担任我的所谓的审判者的人来说,我才真正地更能代表我的子民的自由。”

               ——摘编自[英]布伦达·拉尔夫·刘易斯《君主制的历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查理一世所宣扬的观点,指出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6分)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8分)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摘自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详细信息
42.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考查一位或许过分敏感的德国人所说的“每年都有几近荒诞不经的新颖事物出现”的这个“卓越不凡的国家”,而来访问乔治四世(1820年即位)治下的英国的外国人,发现自1821年第一艘轮船在多佛尔和加来之间开始航行以来,行旅往来已经舒适得多了。“即令遇到逆风,”只要风力不太强的话,渡海现在只需要三、四小时。……  ——《现代英国经济史》                           

请回答:

(1)列举“荒诞不经的新颖事物”2例。(2分)

(2)在“德国人”眼里,当时的英国是个“卓越不凡的国家”,请对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原因作出解释。(5分)

材料二 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他首先利用一辆机车把数辆煤车从矿井拉到泰恩河。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38年,英国已拥有500哩铁路;到1870年,拥有15500哩铁路。——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偈议。

材料四 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建设铁路,如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铁路的修筑权。

材料五 经过一段时间,工业化先在印度,然后在日本,最后在中国,都得到亚洲人和西方人的强劲推动,尽管这种推动在东南亚来得较迟。同技术进步至少同样重要的是引进了19世纪西方式商业和工业组织机构,如银行和合股公司,它们改变了亚洲的面貌并最终促进了殖民主义的覆灭。更重要的是亚洲人民族身份意识的觉醒,这使他们与殖民地征服者对立起来。过去的亚洲大帝国和其他国家,在文化和官僚政治结构上是与现代欧洲民族国家不同的,但亚洲人明智地看到,欧洲国家强大力量之源正是他们所缺乏的统一和干劲,而他们若想再次成为他们自己国家的主人,就必须具备这样的统一和干劲。——摘自罗兹·墨菲《亚洲史》(第四版)

请回答:

(3)依据材料二,分析1830年到1870年间英国铁路运输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原因。(3分)

(4)根据材料三和四,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4分)如何理解材料五中“它们改变了亚洲的面貌并最终促进了殖民主义的覆灭” ?(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