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那么带有群体共同意识的神话(包括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则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古代东方具有神话内容的作品和文献有 ① 《吉尔伽美什》② 《汉莫拉比法典》 ③《古兰经》④《摩柯婆罗多》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2. 难度:简单 | |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 这里所说的“礼”主要指 A.礼仪 B.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 C.风俗 D.贡赋
|
3. 难度:简单 | |
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A.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B. 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C.东西方文化虽所属不同但当时交流频繁 D.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
4. 难度:简单 |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古希腊的民主与法律的关系
|
5. 难度:简单 | |
周公认为,“殷人耽于逸乐,所以失去天命;周人勤俭有德,最终获得了天命。”周公在此强调了 A.殷人失国是寄托于神事 B. 殷人人事神事并重 C. 周人得国是得到神事 D. 周人人事大于神事
|
6.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郡县制 D.主张中央集权
|
7. 难度:简单 | |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 B.公民意识 C.平民政治 D.法律至上
|
8. 难度:简单 | |
《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该条款体现了 A.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B. 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 C.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D.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
|
9. 难度:简单 | |
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曲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痼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
10. 难度:简单 | |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
11. 难度:简单 | |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有此认识的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
12. 难度:简单 | |
欧洲中世纪后期,封建领主坐大的局面受到了种种挑战。这些挑战的产生源于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民族意识的增强 C.人们思想的解放 D.各国王权的增强
|
13.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17世纪时的英国议会开会的情景,对此议会说法正确的是 ①出现于13世纪并延续至今②它是等级君主制下的产物 ③这次议会是由查理一世主持④有许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参加 A.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4. 难度:简单 | |
“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该诗赞扬的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戊戌变法
|
15. 难度:简单 | |
“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这一段话最早可能出自于 A.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 B.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宗教改革时代的新教教士
|
16. 难度:简单 | |
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
17. 难度:简单 | |
雍正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18. 难度:简单 | |
2010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高票通过选举法修正案,取消了城乡选举的差别,实现“同票同权”。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这一举措体现了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哪些精神 A.理性民主 B.直接的民主 C.人民主权 D.人生而平等
|
19. 难度:简单 | |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最突出强调的是 A.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B.行政权等于立法权 C.赞成洛克的两权论 D.行政权大于立法权
|
20. 难度:简单 | |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
21. 难度:简单 |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
22. 难度:简单 |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
|
23. 难度:简单 | |
下列企业按其性质进行组合,正确的是 ①继昌隆缫丝厂 ② 开平矿务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发昌机器厂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24. 难度:简单 | |
孙中山说:“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孙中山这一认识基于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25. 难度:简单 | |
26. 难度:简单 | |
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指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 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 ③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 ④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7. 难度:简单 | |
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A.推行了国有化 B.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C.垄断大行其道 D.建成完全福利国家
|
28. 难度:简单 | |
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 ②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 ③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 ④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
29.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 ③①② D.②③①
|
30. 难度:简单 | |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
31. 难度:简单 | |
古罗马:“市场上的铁匠铺炉火熊熊。铁匠给奴隶钉上脚镣手铐,还要给他们戴上一个铁项圈,上面刻着:‘锁住我,不要让我逃掉’这样一行字。……如果逃亡在外,奴隶主也可以很快把他抓回来。另外,还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的前额或脊背上烙下一个印记,这种印记通常是奴隶主姓名的第一个字母。”这段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A.奴隶犯罪后被戴上了铁项圈 B.奴隶主给奴隶戴上了铁项圈以防逃跑 C.奴隶是与奴隶主同姓的亲戚 D.奴隶是奴隶主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
|
32. 难度:中等 | |
在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在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沦、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并指出立法权应高于执行权。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以上下权力制衡为目的 B.为后世不同程度地所借鉴 C.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 D.指出社会相同的发展方向
|
33. 难度:中等 | |
梁启超曾经这样写道:“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A.前世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 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 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当代 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有史实作为立论基础
|
34.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明朝永乐年间出版的《顺风相送》中记载有“福建往琉球”针路(航海指南)图 A.证明琉球等地在明朝已接受中央行政管理 B.说明此时指南针已开始广泛应用于航海 C.是证明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的有力证据之一 D.反映琉球等地与明朝官方朝贡贸易频繁
|
35. 难度:中等 | |
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你认为以下哪种对此句话理解最正确? A. 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 B. 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 C.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 D.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产生了巨大挑战
|
36. 难度:中等 | |
儒学思想(12分) 材料一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他们的观点是调和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荀子的思想和孔孟的思想是不完全一致的,他主张“性恶论”。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建立了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二 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正其谊(义),则利自在;……专去计较利,未必有利。” 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 “存天理,灭人欲。” 而孔子则认为,“君子喻(看重)于义,小人喻于利。” 问题: (1)材料一中共有3处说法不符合史实,请指出错在哪里并给予改正?(指出一处错误并改正得1分,仅指出错误不得分)并给材料一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4分)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孔子与朱熹的义利观有何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学产生的背景。(8分)
|
37. 难度:困难 | |
新旧势力的较量(12分) 法国巴黎协和广场的人潮汹涌,气氛是那么的欢腾、激昂。这时行刑乐队奏起来。接着,刽子手把他(路易十六)脸朝下平放在断头台上。神父口中念道:“圣路易的儿子,你升天吧!”铡刀落下,国王转眼身首异处……
为了巩固帝位,拿破仑极其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亲自来巴黎为他加冕。当庇护七世在隆重的时刻举起很大的皇冠要给皇帝戴上的时候,拿破仑突然从教皇手里夺过皇冠,自己戴上,接着,他的夫人约瑟芬跪在……
问题: (1)这两件事情分别发生在哪一年?这两件事情对法国历史的进程来说有什么进步意义?(6分) (2)一个戴着王冠的脑袋掉下,一个脑袋上戴上了王冠。这两幅图片之间有何联系?(6分)
|
38. 难度:困难 | |
18-19世纪的中西方贸易(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对比18世纪中西贸易的特点,分析两种贸易方式带来的影响。(6分) (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
39. 难度:困难 | |
辛亥革命探究(14分) 材料一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1911年11月22日,重庆革命党人与起义新军结合,夺取了清廷在重庆的地方政权,宣布成立蜀军政府。重庆辛亥革命可谓“一次成功,兵不血刃”。 这也很好地诠释了这次“微流血”革命。(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 材料三 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回顾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问题: (1)根据材料,简要分析说明辛亥革命“微流血”的内涵与原因。(4分) (2)徐中约指出的问题在民国初年有什么表现?你认为这一问题的产生与辛亥年“微流血”革命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4分) (3)根据材料三,从革命党人的角度,孙中山在哪几个方面分析了1912年“让渡政权于袁世凯”的原因。(6分)
|
40. 难度:中等 | |
变革世界的引擎(25分) 材料一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材料二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问题: (1)概述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中世纪中国文明。(4分) (2) 推动欧洲把中国“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 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析“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15分)。 (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及其提示进行评析,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结构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