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初期分封制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末王室衰微 D.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
2. 难度:简单 | |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雅典的梭伦改革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进步影响,它们共同特点是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缓和了社会矛盾 C. 打破了世袭特权 D. 推进了民主进程
|
3. 难度:简单 | |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一评价主要是指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汉代实行察举制 C.重用侍从以削弱相权 D.汉初郡国并行制
|
4. 难度:简单 | |
下图描绘了中国古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铁器开始使用 B.注重精耕细作 C.牛耕尚未推广 D.仍旧刀耕火种
|
5. 难度:简单 | |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 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 C.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 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
6. 难度:中等 | |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 ④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
7. 难度:简单 | |
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这一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D.丞相权力日渐削弱
|
8. 难度:中等 | |
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 C. 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 D.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
9. 难度:简单 | |
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 ②免役法 ③保甲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0. 难度:简单 | |
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B.“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
11. 难度:简单 | |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
12. 难度:简单 | |
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论 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
|
13. 难度:简单 | |
柏拉图心目中理想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是 A.公民推选出来的贤士 B.战场上克敌制胜的勇士 C.仁慈而有权威的贵族 D.富于理性和智慧的学者
|
14. 难度:简单 | |
亚里士多德说,“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孔子下列言论与之类似的有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15. 难度:简单 | |
柏拉图、孔子和亚里士多德 A.都对自然科学有较深的研究 B.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推崇 C.都曾提出了有关中庸的思想 D.都是著名老师并收徒讲学
|
16. 难度:简单 | |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 A.教权高于王权 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 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 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
17. 难度:简单 | |
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相同点是 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 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③反对教皇权威 ④主张“先定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8. 难度:简单 | |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和影响不包括 A.统一了宗教信仰 B.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发展 D.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
19.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说(阿里统治下的)埃及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惟一有生命力部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埃及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②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③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资本主义发展 ④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海上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 难度:简单 | |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品种繁多,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珐琅彩 ②五彩瓷 ③青花瓷 ④白瓷 ⑤青瓷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③④⑤①② D.②③④⑤①
|
21. 难度:简单 | |
“锦上添花”、“丝丝入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丝绸产品远销欧洲 B.唐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D.清朝官营手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
22. 难度:简单 | |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A.实行币制改革 B.从外国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C.政府大力扶持 D.通过对外掠夺加速资本积累
|
23. 难度:简单 | |
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
24. 难度:中等 | |
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有着诸多相同之处 ①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②走上独裁道路 ③主持政局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内外措施④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25. 难度:困难 | |
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6分) 材料二 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形成10个行政区。由每一个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会议。由于有不得连任的规定,城邦中的公民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机会参加五百人会议。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归纳,产生五百人会议的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提供了哪些借鉴?(6分)
|
26. 难度:困难 | |
中国的政治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历经变化。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1)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6分)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6分) 材料二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①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2)依据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2分)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6分)
|
27. 难度:困难 | |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1)概述材料一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6分) 材料二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玉米),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l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玉米的传入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指出玉米能传入中国的主要外部因素。 (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