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四川省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其中的“天”是指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

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        

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

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      

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孙中山曾于《五权宪法》中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以下对此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

A.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B.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有存在的必要性

C.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因为考试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D.门阀举荐制度被推翻,是因为考试制度执行不力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设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雅虎知识堂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积累了经验。”依据所学知识,可得知此战役名称是

A.平型关战役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史实中,表明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宰割中国同盟的有

①三国干涉还辽  ②“门户开放”政策推行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A、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个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由北向南进的侵华策略”。这次会战

①表明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日决心     ②体现了中国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

③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部署       ④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

B.五个民族自治区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

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

D.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已经确立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所谓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所谓政体,“就是指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指的是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以下属于国体的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人民民主专政       C.民主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民主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人格,成为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并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满分5 manfen5.com

a年              b年              a年上半年a年下半年b年6月

    图一    党员成份构成变化                     图二 党员数量增长

A.1921年和1922年   B.1927年和1928年  C.1937年和1938年   D.1949年和1950年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 人,都认为只 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动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在某地发现一张短训班结业证,其中称:“兹有本部盟军联络参谋训练班第二期学员×××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中华民国三十五年×月×日。”可见举办该期训练班最有可能是 

A.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        

B.国民党为苏美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

C.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培训人才  

D. 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为内战培训军事人员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16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在不断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灭六国后,赢政自称皇帝。他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  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                         ——摘自1911年11月孙中山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

材料三  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赢政创立的政治制度,并概述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政治体制的构建上,孙中山颁布的《临时约法》是如何体现“效法美国”主张的?(2分)

(3)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4分)“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4)材料四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通过哪些具体内容来体现的?(3分)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18分)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着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图一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图二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三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外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这场战争…… 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五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榖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请回答:

(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主体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2分)

(2)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2分)

(3)材料三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表现。(4分)

(5)在材料五中,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1分)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说明理由。(6分)

(6)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1分)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日军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兵力分布情况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

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

印度洋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

太平洋

37个

师团

10个

师团

7个

师团

37个

师团

15个

师团

111万

多人

不到10.9

万人

材料二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这样吗?”

材料三

中国

美国

英国

伤亡

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死亡

死亡

3500万人

620亿美元

5000多亿美元

40.5万人

37.5万人

材料四  抗战中,四川(含重庆)先后接纳和安置了国民政府和各类机关约57个,迁川工矿企业约700家,高校48所,随行人员近4万人,至于难民多得无法统计;当时四川人口约7000万,八年抗战共征兵近300万人,为全国各省之冠!据国民政府的统计,抗战中川军伤亡人数为全国的2/10……八年抗战,国家总支出1.4万多亿元(法币),四川负担了1/3,还不包括四川抗日献金运动募捐的5亿。

《新华日报》发表《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盛赞四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战争之大后方的主要基地”,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送出了多少血肉、多少血汗、多少血泪”!

材料五  我三大国因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侵略,三国决不会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日本亦将被逐出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中美英《开罗宣言》(1943年12月1日)

材料六  2012年9月14日,中国国家图书馆经过整理,首次公布了一批馆藏古籍文献,这些历史文献中关于钓鱼岛的种种记载表明,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不容置疑。

(1)其中最重要的一本书《使琉球录》,是明朝册封使陈侃所著。陈侃是明嘉靖13年(也就是1534年)出使琉球(现日本冲绳县——摘编者注)册封的正使,副使为高澄。陈侃回国后著书《使琉球录》,是现存最早记载中国与琉球海上疆界的中国官方文件。书中明确记载了“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鼓舞于舟,喜达于家。”国家图书馆研究员黄润华解释说:“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琉球人认为过了钓鱼岛列岛,到了古米山(又称姑米山,即现在冲绳的久米岛)后才算回到国家,而钓鱼岛则毫无疑问在中国的版图之内。”日本最早记载钓鱼岛的文献是1785年日本仙台学者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晚于《使琉球录》近两百年。

(2)历史上的中外地图、文献也证明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如:1863年,清朝绘制《大清壹统舆图》。1785年,日本林子平绘制《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1876年,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大日本全图》。1873年,日本出版《琉球诸岛全图》。1875年,日本出版《府县改正大日本全图》。1877年,日本出版《冲绳志》,其中绘有冲绳地图。1767年,法国人、耶稣会士蒋有仁绘制《坤舆全图》。1811年,英国出版《最新中国地图》。1877年,英国海军编《中国东南沿海自香港至辽东湾海图》。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著《钓鱼岛:历史与主权》《关于钓鱼岛等岛屿的历史和归属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2012年9月16 日《华西都市报》第15版、18日第3版

材料七  有人认为,日本是一个十分势利的国家,在国际关系上一贯崇拜强者,蔑视弱者,采取“与强者为伍”的外交战略。当今中日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还不够强大,日本还不服中国。面对一个正在走向强大、又不够强大的中国,美日在对华政策上将拥有共同的利害,日本会倾向于“联合美国来牵制中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举一例)抗击日军的主要战役(2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2分)?该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二、三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2分)

(4)结合材料四说明四川在抗战中的贡献。(2分)

(5)根据材料五,简要指出中、美、英三国制止日本侵略的具体目标。(2分)

(6)材料六中的两则材料都充分证明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两则材料相比,哪一则材料更具有说服力?为什么?(2分)

(7)根据材料七,如果说当今中日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还不够强大,日本还不服中国”,那么你认为我们要使日本右翼分子收敛其嚣张气焰的根本办法是什么?(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