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①中国的丞相制度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③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④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 难度:简单 | |
中华民族起初不过山东、河南等处的小小几个部落,几千年间不断成长,最后长成泱泱雄风的大国。以下地区属于自秦朝开始就归入中央王朝版图的是 ①云贵地区 ②西藏地区 ③岭南地区 ④东北地区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3. 难度:简单 | |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①陪审法庭是雅典司法机关 ②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情感 ③法庭审判聘请律师已成惯例 ④法官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4. 难度:简单 | |
某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道:“他们(中国政府)警告你们放弃走私贸易,你自己不愿停止,他们便有权把你们从他们的海岸驱逐,因为你固执地坚持这种不道德的残暴的贸易……在我看来,正义在他们(中国人)那边。”该议员是就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哪一次战争发表的言论?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 难度:简单 | |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沉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
6. 难度:中等 |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
7. 难度:简单 | |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
8. 难度:中等 | |||||||||
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此表反映的共同问题不包括 A.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B.“弱国无外交” C.各条约均涉及割地、赔款、开埠 D.列强均实行炮舰外交政策
|
9.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美国1787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
|
10. 难度:中等 | |
美国麦迪逊曾说:“共和国无论多小,为了防止少数人结党营私,代表必须达到一定数目;同时,共和国无论多大,为了防止人数过多的混乱,代表必须限于一定数目。”下列说法符合他的主张的是 A.既要让公民行使权力又要限制行使权力的范围 B.应该采取中庸原则,处事不偏不倚 C.应该把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 D.代表机构既能体现广泛性又要精干有效
|
11. 难度:中等 | |
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
12. 难度:简单 | |
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B.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 C.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D.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
13. 难度:简单 | |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唯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明人不能彻底涤荡,清代则有意利用。”以下各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代的行省俨然是一个“流动的中书省” B.行省制度源于蒙古部族的地方管理制度 C.明朝废行省后设布政司管理地方的行政 D.行省制度有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14. 难度:简单 | |
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时的“蓄发令”,再到辛亥之后的“剪辫易服”,对头发苛求的背后是复杂而隐晦的历史在流动。影响近代国人头发命运的因素有 ①政治统治 ②反清斗争 ③西学东渐 ④民族政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5. 难度:中等 | |
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话中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是指 A.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的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
|
16. 难度:中等 | |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 “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
17. 难度:简单 | |
美国学者斯科特·七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道:……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充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B.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 C.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D.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
18. 难度:中等 | |
1960年1月28日,中缅两国总理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这表明 A.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 C.中国与邻为善,首次打开了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
19. 难度:简单 | |
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 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 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
20. 难度:简单 | |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
21. 难度:简单 | |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
22. 难度:简单 | |
有人形容40年前(1972年)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为“跨洋握手”、“冰释雪融”,下列外交事件中与此相对应的是 ①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②参加日内瓦会议 ③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④参加万隆会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3. 难度:简单 | |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
24. 难度:中等 | |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A.苏联解体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仍在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C.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 D.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25. 难度:简单 | |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欧洲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格局”状态,没有形成整个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在加强 B.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失衡 C.“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立 D.欧洲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
|
26. 难度:中等 | |
(18分)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材料三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昌言,万国所同喻,前此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飚发,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 ——孙中山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故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务有以阻止国民革命目的之进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于至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孙中山1924年《北上宣言》 (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据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7分) (2)材料二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5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对西方列强认识的变化。(6分)
|
27. 难度:中等 | |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二:
图一、欧洲共同体总部大厦 图二、《欧洲联盟条约》生效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这一重大变化,使得世界出现许多新情况:大国关系在重新调整,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一些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如地区冲突、民族和宗教问题等开始暴露出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2分) (2)材料二中图一形成的原因有那些?结合材料二的两幅图片,指出二战后欧洲发展的特点。(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的标志,并简要概括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基本状况。(3分) (4)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材料三中“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有哪些?(4分)
|
28. 难度:中等 | |
(15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服饰变迁一非文本的社会思想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1)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6分) (2)材料二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按照这一视角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