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共有五次大规模巡游,路程超过2万公里,远远高于《尚书》记载的“天子五载一巡守”的古制。巡游最重要的目的是( ) A.宣扬国威,安定天下 B.平定叛乱,安定一方 C.奢侈享乐,玩物丧志 D.金戈铁马,王道霸业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涉及政治制度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 ①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 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 ③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④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4. 难度:中等 | |
宋代“……参知政事宦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材料直接反映了( ) A.宰相权力的分割 B.皇帝权力的加强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
|
5. 难度:中等 | |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己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B.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 C.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D.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
|
6. 难度:简单 | |
英国人费利斯。比托在19世纪中期随列强侵略中国时曾拍摄了一组照片。下图是侵略者占领大沽炮台后的情景,此外还有一张北京雍和富正门的照片,这组照片反映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 难度:中等 | |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l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八,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C.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
8.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一幅创作于1909年的时事漫画,它贴切地反映了当时的政局。以下各项比较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 )。 A.“袁世凯——白脸的跳梁小丑” B.“五四时黑白颠倒的世道” C.“共产党——要把乾坤扭转来” D.“清政府——内外的两种面孔”
|
9. 难度:中等 | |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接近75万人前往当时的公祭地点北京中央公园追悼。当时中国最大的报纸上海《申报》评论说:“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孙中山在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B.孙中山一生为实现民主共和而斗争 C.孙中山信仰坚定,不屈不挠 D.孙中山与中共的合作开辟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
10. 难度:中等 | |
“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为此,毛泽东提出了( )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统一战线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11.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1940- 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1946年“民主” 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抗战胜利后,民众渴望和平民主 B.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D.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
|
12. 难度:中等 | |
“它避免了多党的无序倾轧,也摆脱了一党的专制独裁。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富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13. 难度:困难 | |
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 ) A.对苏联和对西方贸易额出现交替上升状态 B.被西方封锁遏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 C.国民经济建设国际环境恶劣,举步维艰 D.同西方国家经济技术交流活动陷于停滞
|
14. 难度:困难 | |
“1980年中美达成协议:由美方提供设备、由中方技术人员操作,在中国新疆的奇台和库尔勒建立监测苏联核武器和导弹试验的监测站,所获情报中美共享。”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中美已结成军事同盟 B.中美己妥善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关系 D.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初见成效
|
15.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 A.不再坚持对苏联的友好政策 B.改变了美国对华敌视态度 C.意在推动亚非社会主义革命 D.减弱了外交意识形态因素
|
16. 难度:中等 | |
“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台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 ) A.两大阵营的对峙缓和 B.中国挫败了“两个中国”阴谋 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 D.联合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舞台
|
17. 难度:中等 | |
1972年2月《上海公报》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嚣谋求霸权,每~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对公报解读准确的有( ) ①对当时世界超级大国之一美国的约束 ②这是中美建交后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③包含着反对苏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 ④有助于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 难度:中等 | |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问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
19. 难度:中等 | |
“就在2l世纪的钟声即将敲晌之前,从神州太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丽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
20. 难度:中等 | |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 A.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B.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 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
21. 难度:简单 | |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对平民治国能力的的盲目崇拜以及平民群众权力的无限膨胀,使国家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机制。”实质上是( ) A.否定公民民主政治 B.批判过度的直接民主 C.肯定国家制衡机制 D.肯定专制中央集权制
|
22.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 A.罗马法具备了严格的法律强制性 B.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C.罗马的扩张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D.罗马法官滥用权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
23. 难度:简单 | |
李雅书等在《古代罗马史》中谈到:15- 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 A.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C.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
24. 难度:简单 | |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传播到欧洲大陆、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的法律文献是( ) A.《万民法》 B.《1787年宪法》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
25.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利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垒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
26. 难度:中等 | |
一名英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这表明( ) A.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其存在基础 B.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 C.英国人厌倦了资产阶级的民主 D.行政权的扩张弱化了议会权力
|
27. 难度:中等 | |
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在众议院遭到提案弹劾。其中1974年7月,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通过了弹劾总统尼克松的三条罪状,即阻碍司法工作、滥用总统职权和蔑视国会传调录音带的命令。这表明( ) A.总统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B.众议院其有普遍的民主性 C.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的权力 D.分权制衡有利于权力监督
|
28. 难度:简单 | |
根据1875年宪法的规定,对法国共和政体运行基本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议会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 B.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C.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并对其负责 D.总统的命令须经内阁各部部长副署
|
29. 难度:中等 | |
某中学历史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列出下列标题,其中错误的是( ) A.宪章运动:无产阶级独立地提出普选权要求 B.巴黎公社:超越生产力水平的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建立与西欧一切国家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 D.开国大典:开辟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
30. 难度:中等 | |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列宁( ) A.改变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采用军事性非常措施巩固社会主义政权 C.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区别 D.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31. 难度:中等 |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适于时代,追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二 “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一….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材料四 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刭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4分) (2)据材料二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2分) (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3分) (4)结合明清相关史实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4分)
|
32. 难度:中等 |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光荣革命”创造的这种政治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设置体现了什么原则?(5分) (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上述材料体现的三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请概括说明这三种政治模式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5分)
|
33. 难度:中等 | |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年来,我们的党乘着革命的高潮,有突飞的发展,这自然是一件可喜的现象。但同时投机腐败分子之混入,也恐是一件难免的事……此种分子近来各地均有发现,大会为此决议特别训令各级党部,迅速审查所属同志,如有此类行为者,务须不容情地洗刷出党,不可令留存党中,使党腐化,且败坏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摘自1926年8用4日中央扩大会议通告一——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共颁布《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通告的背景。(3分) 材料二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的思想。“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他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材料三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上刘少奇指出:“……在今后,我们还必须经常从思想上和组织上进行反对腐化堕落现象的斗争,经常把不可教药的腐化堕落分子清除出党。”会后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党的地位变化说明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4分) 材料四 我国法学家代表在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反腐败的国际合作”专题研讨会上表示,为严厉打击腐败现象,中国从立法、司法、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不但修改、完善了有关腐败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在中国检察机关专门设立了负责立案侦查、起诉涉嫌腐败犯罪案件的反贪污贿赂局,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还专门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已取得明显成效。 ——节选自襄阳党建网(2005年9月) (3)依据材料四,分析新时期廉政建设有什么新的特点。(3分) (4)结合四则材料,概括党在反腐侣廉方面的主要经验。(4分)
|
34. 难度:中等 |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2月l4日,中苏双方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妁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同时也约定苏联在1952年底以前,无条件地将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给中国,从旅顺撤出苏联军队。同时,为中国提供一笔总数为三亿美元的建设贷款。 ——据(日)中岛岭雄《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 材料二 下表所列为自1970至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背景和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什么共同特色?与这些国家建交,反映了中国在外交策略上有什么改变?(3分) (3)你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件么?(4分)这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