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辽宁省铁岭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当以调查、访问和回忆等口述记录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依据的口述史学悄然兴起的今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历史的当事人或亲历者以及事件内幕的解密程度等因素。下列主题最适合今天按口述史的方法研究的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发生    

B.“国家干预经济危机”的措施

C.“美苏之间冷战”的五十年       

D.德国法西斯制造“奥斯维辛集中营”屠杀惨案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B.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此“原理”

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           

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

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               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       D.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

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由此可知(  )

A.耆英为其签约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辩解     

B.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长远危害认识不清

C.系列条约的签订达到了抚靖羁縻的目的     

D.清政府以签约展示天朝上国的外交诚信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同治年间,章京周家楣回奏总理衙门:“其中外办罪,生死出入,不得其平,拟请定约时将中外命案定一公例,凡系交涉之案彼此照办,以得其平,于条约内载明遵守。”导致“中外办罪……不得其平”的原因是(  )

A.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B.中国关税不能自主

C.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实施             D.列强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扶助农工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指的是古希腊的(  )

A.公民大会的辩论                   B.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C.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       D.人民主权的观念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学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为维系帝国统治,颁布万民法

C.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法律不断制定   

D.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学者任东来指出:“美国宪法的目的是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人民免受恶政之苦。换句话说,它要防的是治者之恶,而非被治者之恶。”这一观点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  )

A.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B.各州获得充分自治的权利

C.人民获得广泛的民主自由            D.使美国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上述现象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  )

A.改革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方式    B.全体人民的普选权得以实现

C.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D.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法国大革命旨在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旧势力的阻扰

B.反对专制主义是法国革命与英国革命一致的目标

C.法国大革命与美国革命性质迥异      

D.法国大革命直接受到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为给“不幸的公民以援助”,罗斯福新政(  )

A.发展非政府的慈善组织              B.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C.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D.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2013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52周年。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最大国家,但在当时并未参加该组织。其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不结盟运动是由印度等国发起的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约束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观察下表,导致1946—1947年国共军队数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军队年份

共产党军队

国民党军队

1946

127万

430万

1947

195万

370万

A.抗战结束,国共军队休整                     

B.内战爆发,共产党精兵简政

C.中共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成功进行战略反攻    

D.中共打败国民党的进攻,准备进行战略决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

年份

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59

1483

867

616

497

1960

1637

1090

547

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这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不断宣布一种思想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材料中的“思想”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

A.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B.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C.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D.指导了巴黎公社革命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咬文嚼字》杂志认为下图中的文章片段有知识性错误。其理由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定性不符合俄国革命

B.“苏维埃”是以俄国农民、资产阶级为主导的

C.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领导者有错误

D.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发生地有错误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俄罗斯学者说:“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人类已从两个国家集团的对抗转向本质上的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所有其他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就越尖锐。”此核心观点认为美国(  )

A.面临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冲击     B.遭受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严重威胁  

C.面临欧洲联盟成立后竞争的压力     D.建立单极世界的目标不利于世界和平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1)概括材料一中粱启超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古代中国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评析这一观点。(5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6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心理学家认为人一生的发展有阶段性的关键期,区域文明的发展亦是如此。1750—1850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1917—1937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

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    ……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三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进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期间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礼单一(英国):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军事装备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礼单二(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整理

材料四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推动1750—1850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三比较礼单一、二,提取两项关于18世纪末中、英社会文明进程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8分)

(3)面对西方文明的压力,斯大林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材料四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6分)苏联的特色工业化道路开创出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是什么?(1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