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 中央集权制 D. 郡县制
|
2. 难度:简单 | |
山东省经常被称为“齐鲁大地”,这渊源于 A.商代曾在山东建都 B.西周分封的齐鲁两国统治中心都在山东省 C.山东省的行政区域与齐鲁两国的封地完全一致 D.商代曾经在山东省建立齐、鲁两个诸侯国
|
3. 难度:简单 | |
西周受封诸侯对周王承担的义务包括①服从周王命令 ②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 ③向周王交纳一定地租 ④随从周王作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4. 难度:简单 | |
西周贵族集团的等级序列正确的排列是 A.周王—卿大夫一诸侯一士 B.周王—大夫一士一诸侯 C.周王—卿—诸侯士 D.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
5. 难度:中等 | |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
6. 难度:简单 | |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这句话体现了西周大宗、小宗的关系。对此制度,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A.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B.上级与下级的关系 C.家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D.不同宗族的大小关系
|
7. 难度:简单 | |
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8. 难度:简单 | |
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
9.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
10. 难度:简单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一次的“革命” 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 D.世卿世禄制确立
|
11. 难度:简单 | |
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诸卿
|
12. 难度:简单 | |
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三公九卿制 B.权力高度集中 C.皇位继承制 D.国家统一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4. 难度:简单 |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守,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
15. 难度:简单 |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16. 难度:简单 | |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突出的作用是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的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
17. 难度:简单 | |
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工作效率提高
|
18. 难度:简单 |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19. 难度:简单 | |
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主要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 ②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的发展,仍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 ③科举制属于考试选官的制度 ④科举制与察举制从对象、内容、程序等方面都带有封闭性的特征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0. 难度:简单 | |
针对于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把选拔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 C.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 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
21.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
22. 难度:简单 | |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财政官制 A.汉代 B.唐朝 C.宋初 D.元朝
|
23. 难度:简单 | |
西汉王国问题最终得以解决的措施是 A.“削藩”建议的采用 B.“七国之乱”的平定 C.“推恩令”的实施 D.“大一统”思想的形成
|
24. 难度:中等 | |
宋初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政府的官俸和军费开支却越来越大,导致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由此得出的教训是 A.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障 B.机构改革必须增加财政开支 C.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 D.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
|
25. 难度:简单 | |
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加强中央集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B.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避免了地方官吏的贪污 D.使北宋政府有足够的财力议和
|
26. 难度:中等 | |
秦统一至北宋建立,社会的动乱与分裂集中反映了政治制度建设中的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B.皇权专制与中央集权的矛盾 C.皇帝集权与宰相分权的矛盾 D.中央集权与民族政权的矛盾
|
27. 难度:中等 | |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尺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
28. 难度:简单 | |
清朝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基本上完成于 A.顺治帝时 B.康熙帝时 C.雍正帝时 D.乾隆帝时
|
29. 难度:中等 | |
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 A.适应西北用兵之军事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 C.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D.限制内阁的权力
|
30. 难度:中等 | |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B.察举制 C.九品正中制 D.科举制
|
3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 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左传》桓公二年 材料三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诗·大雅·板》 (1)请分析,上述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6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4分) (2)依材料二、三分析宗法制的作用。(6分) (3)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4分)
|
32.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异,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1)材料一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6分)作者对此看法如何?(4分) (2)材料二中明朝为防丞相“擅专威福”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