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 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
|
2.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以“孝道”治天下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
|
3. 难度:简单 | |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下列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 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 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 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
|
4. 难度:简单 | |
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A. 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 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 C. 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 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
5. 难度:简单 |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6. 难度:简单 | |
某时期中,道教开始盛行“神仙须下凡,历经劫难”的想法,神仙须在人世行善立功,造福庶民,才能修得正果,重返天庭,位列仙班。这类故事反映道教因应当时社会变迁,因此强调参与、改善社会。这种社会变迁是指 A.汉末工商濒临破产,故太平道要救济生民 B.唐代门阀制度即将崩溃,故道教重视立功 C.宋代庶民社会崛起,故道教强调入世苦行 D.明清社会贫富不均,故道教提倡行善济民
|
7. 难度:简单 | |||||||||||||
右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
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产粮区 B. 南北各地之间商业联系加强 C. 粮食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D. 南北方经济地位趋向平衡
|
8. 难度:简单 | |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与西方工业文明接触,如李鸿章已深感“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罐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之用。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之劳费。”于是主张“设机器局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转运”以便“为内地开拓生计。”但当时朝野人士, 鉴于时局的严峻,亦赞成利用机器,但多主张以制造何者为先? A.轮船、铁路 B.铁路、织机 C.织机、枪械 D.枪械、轮船
|
9. 难度:简单 | |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D.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
10.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近代中国茶叶新式销售渠道示意图,该流程图反映出 A.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 B.外国商人在华合法设厂 C.茶叶出口数额远超内销 D.自然经济体系完全解体
|
11. 难度:简单 | |
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导人物,主张改良,对革命,对当时许多人受到俄国十月革命鼓舞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阶级斗争与唯物史观的做法,不赞成,认为变革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反对急进。他最可能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鲁迅
|
12. 难度:简单 | |
《新青年》杂志创刊的封面上印着“La Jeunesse”,就是法语 “青年”的意思。人们经常用它的副题“La Jeunesse”来称呼它。选择用法语来书写封面,最有可能是 A. 因为法国才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发源地 B. 北京大学开设的外语课程主要是法语 C. 当时是在上海法租界,因此创刊时附上法语 D.当时中国思想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
13. 难度:简单 | |
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一文中说:“在中国这样的殖民地状况之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尚未成熟,只有两阶级(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己经成熟了。”陈独秀这是在解释和宣传 A.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针 C.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党纲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14. 难度:简单 | |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5.24)这说明当时 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B.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
15.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1930—1936年的货币供给(年终总量) 单位:100万元
A.通货膨胀严重 B.国内政局稳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
|
16. 难度:简单 | |
为了吸取苏联经济建设中的教训,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可见“教训”是 A.生产过剩,市场狭小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重视积累,忽视消费 D.片面发展重工业
|
17. 难度:简单 | |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
18. 难度:简单 | |
19. 难度:简单 | |
面对波斯人的入侵,雅典使节向斯巴达人保证说,他们绝不会背叛希腊人,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共同的祭坛……在城邦危机时代,“泛希腊主义”的思想观念日益强烈。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似有助于希腊世界的政治统一,但是希腊人的文化认同感植根于更深刻的层次。在他们看来,他们与非希腊人的本质区别正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邦里的,而非希腊人不是;他们作为“城邦动物"的属性才构成希腊文化一致性的原初基点,其他的表征均衍生于此。该材料 A.论述了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原因 B.体现了希腊人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C.说明了希腊城邦之间矛盾重重 D.解读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内涵
|
20. 难度:简单 | |
以下为有关人与神关系的三段资料。 资料一:世人因为神赐的灵魂,才能领略神创造的世界;人的全部生命经历都需通过信仰的解释,才能显示意义。资料二:人无法自己挣得拯救,上帝自动将拯救赐予信仰他的人;人只有对上帝负责,才能自由体验上帝的恩宠。资料三:个人是独特、理性和有创造性的;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神赐,但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才是对神的最高尊崇。 这三段资料分别来自不同时期的作者,他们依次是 A. 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 B. 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 C. 路德教徒、中世纪基督徒、人文主义者 D. 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
|
21. 难度:简单 | |
某一时期中,学者强调分析与研究,在探讨不同因素对制度发展的影响时,还努力找出这些影响背后的规律和因果关系。这最可能是那个时期学者思考的方向? A.中古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
22. 难度:简单 | |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宪法中关于人口统计的规定 A.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C.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D.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
23. 难度:简单 | |
学者钱乘旦在其著作中说,在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体系下,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在这个阶段上,社会进入全方位变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官僚化;社会方面的世俗化、城市化;文化方面的商业化、大众化……”。下列现象发生在作者所说的“这个阶段上”的是 A.光荣革命、《人权宣言》、费城制宪会议 B.奥斯曼帝国扩张、印度莫卧儿王朝建立、中国满清入关 C.宪章运动、社会主义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 D.工业生产比例降低、主权概念正在发生变化、妇女地位大大提高
|
24. 难度:简单 | |
关于漫画所反映的对外政策,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批评意见,认为它“开了使用本国纳税人金钱援助他国的先例”。批评者的理由是 A.无视欧共体力量的壮B.主观上排斥东欧国家加入 C.公开叫嚣遏制共产主义D.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
25.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表。下列选项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B.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的大趋势 C.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贸易中获得双赢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 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 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 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 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 慑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难以保持持久威慑力的主要制度 原因。(5分) 材料二 一年来,我们的党乘着革命的高潮,有突飞的发展,这自然是一件可喜的现象。但同时投机腐败 分子之混入,也恐是一件难免的事……此种分子近来各地均有发现,大会为此决议特别训令各级党部,迅 速审查所属同志,如有此类行为者,务须不容情地洗刷出党,不可令留存党中,使党腐化,且败坏党在群 众中的威望。 ——摘自1926年8用4日中央扩大会议通告——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共颁布《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通告的背景。(3分) 材料三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的思想。“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他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党的地位变化说明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2分) 材料三 我国法学家代表在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反腐败的国际合作”专题研讨会上表示,为严厉打击腐败现象,中国从立法、司法、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不但修改、完善了有关腐败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在中国检察机关专门设立了负责立案侦查、起诉涉嫌腐败犯罪案件的反贪污贿赂局,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还专门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已取得明显成效。 ——节选自襄阳党建网(2005年9月) (4)依据材料三,分析新时期廉政建设的新特点。(3分)结合材料,概括党在反腐倡廉方面的主要经验。(2分)
|
27. 难度:中等 | |
(12分)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该题。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根据上述两图所蕴涵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个时期经济领域的变化,并分析原因。(注:需指出两处变化并分别进行分析)
|
28. 难度:中等 | |
现代专利制度是以申请人对发明创造的公开换取法律给予的保护,是现代经济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议会中,从詹姆士一世开始,新兴资产阶级就尝试采用立法形式代替国王授权。到1623年,英国《垄断法规》终获通过。该法规第1条宣布此前以特许令等方式授予的所有垄断因为与本国法律冲突而无效,其中当然包括国王以“钦赐’’形式颁布的特许垄断权。《垄断法规》第6条规定了一种新的垄断权,由此成为现代专利制度之滥觞:前述任何宣告不应扩展到今后授予的任何专利和特权,它们应就任何种类的新产品在本国的实施或制造授予其第一个真正发明人,为期14年或以下,在此期间他人不得使用。此权利的授予不得有违法律,也不得在国内通过抬高物价的方式危害国家,或破坏贸易,或带来普遍不便。 ——刘银良《知识产权法》 材料二 1850年,全世界有10个国家建立了专利制度。 1883年,世界第一个有关专利的国际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签署;1884年正式生效。后又多次修订。1967年,51个国家共同签订《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1970年正式生效。1970年,多个国家参加签订《专利合作条约》,1978年正式生效。1971年,巴黎联盟成员国在斯特拉斯堡会议上通过《斯特拉斯堡协定》,建立《国际专利分类系统》。 1985年4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专利法。1992年和2000年两次对专利法修改。迄今,中国已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等几乎所有与专利有关的国际公约和条约。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其中包括《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货物、服务、知识产权的三大支柱之一。 2006年,全世界已有18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专利制度。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编制的《专利制度发展概要》 材料三 很久以来,专利制度被认为是富裕国家的食粮,贫穷国家的毒药。据统计,占世界人口97%的发展中国家,只拥有世界3%的专利,而占世界人口2.5%的发达国家,却拥有世界97%的专利,专利占有的不对称,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鸿沟不但不会缩小,反而很可能将越拉越大。 ——霍剑《专利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负面效应法律研究》 请回答: (1)《垄断法规》后来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据材料一归纳其“现代意义”之所在。(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法规当时能在英国顺利通过的历史条件。(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19世纪中期以来现代专利制度发展呈现出的基本特征,(2分)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4分)
|
29. 难度:中等 | |||||||||||||||||||||||||||||||||||||||||||||||||||||||||||||||||||||||
(11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一曰“皇堂”,二曰“西堂”。“皇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 “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中学”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西学”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西堂”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元五。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 材料二 下表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三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它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第一,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第二,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第三,明令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学;第四,强调注重小学手工科。中学校以普通教育,健全国民为宗旨.开设的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 ——摘编自裘士京《中国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