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陕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这说明(  )

A.工业革命推动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        B.英国议会实行无代表的专制统治

C.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力量的变化       D.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某国靠一点一点的改革改造了一个传统的政治体系,使传统的外壳装进了全新的政治内容。民主政治可以在完全古老的形式中产生,而且成为整个西方民主制的的母体,这可以说是某国最令人吃惊的创造,也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某国应该是指(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中国、苏联结束30年的论战、隔离、对抗,决定实现关系正常化,但两国最高领导人见面,究竟施行什么礼节,引起世人关注。原来,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领导人见面,总会互相拥抱、甚至亲吻对方的脸颊。结果现在中苏两国领导人的见面礼节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握手”。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B.美苏争霸导致苏联即将解体

C.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中苏关系还待进一步改善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马歇尔”。由此得出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

A.恢复欧洲经济                        B.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C.实施杜鲁门主义                      D.稳定世界经济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   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说的“民主政体”可能是指(  )

A.西周分封制                  B.秦朝中央集权制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宋代二府三司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丝毫不排斥广泛的地方自治,只要‘公社’和省自愿坚持国家的统一”。这可能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理论提供参考和可借鉴之处(  )

A.“一国两制”构想    B.行省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82年8月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指出“美国政府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美国政府理解并欣赏1979年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1981年中国提出的九点方针中所表明的中国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这反映了(  )

A.台湾问题不再是中美关系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B.美国的态度有利于解决历史上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

C.坚持“一个中国”是中美发展关系的基本前提之一

D.“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该史料反映此时(  )

A.蒋介石尚未叛变革命              B.国民党处于国民大革命的领导地位

C.中国共产党尚未走向成熟         D.在特定时期,阶级矛盾服从于民族矛盾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记录了一个政治家阿里斯提德被自己忠实信奉的“贝壳法”放逐的故事。一天,一位目不识丁的平民因为听烦了‘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就要求把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写在贝壳上。因为听烦了一个人的名字行使反对意见的民主权利,似乎成了所有民主制度的一大难题。该则材料表明雅典(  )

A.公民大会是最高司法机关             B.直接民主存在着局限性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所有人都有参政权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文献通考》卷53《职官考七》云:“……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材料中所说的能“闻风弹事”(即举报人可以根据传闻进行举报,不必拿出真凭实据,也不署名)“弹纠不法”的机构或官职应该是

A.宰相          B.御史台           C.参知政事      D.中书省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神权与王权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  )

A.求同存异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主要原因在于(  )

A.水稻的发明较晚            B.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C.麻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       D.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  “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  )

A.监察百官之职                   B. 审议决策之权

C.上传下达之责                D.专司行政之事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唐代元稹《估客乐》:“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诗中反映出当时(  )

①商帮的活动范围很广              ②长安城是重要的商贸城市

③市场设置不受地点限制            ④民族间经济交往频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

A.武装夺取政权            B.走十月革命道路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导致1917年11月7日俄国革命时“政权的更迭就像街上换岗一样,波澜不惊”的原因有(  )

①《四月提纲》指出了斗争的方向和策略,影响较大

②临时政府未能满足人民对和平和面包的渴望

③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④布尔什维克党日渐成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西欧所做出的努力包括(  )

①接受马歇尔计划 ②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成立欧洲共同体 ④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做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公元829年,日本的《太政府符》一书中记载:“水田之难,尤其旱损。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也斯不失其利。……其以手转、足踏、服牛回,备随便宜。”这段记载描述的是(  )

A.翻车           B.水排           C.筒车             D.都江堰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英法借中国政局动荡之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的“政局动荡”是指 (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运动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一封电报中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对“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讨论了国名、国旗、国徽等问题

D.“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中美关系错综复杂,曲折前行。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很少有选择的余地。当这些年中国的内战与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扩张同时发展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全球背景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初)国民党领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不管他们对美国来说是多么讨厌,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894页

材料二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至少在60亿美元以上,约占各国在华资本总额的80010,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民版)必修2

材料三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

——摘编自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和美国国内环境分析为什么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并说明这种“支持”对中国的影响。(7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尼克松改变了世界”和“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这两句话的含义的?(8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1)材料中所指的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什么?(1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3分)

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3分)

材料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3)作者说它“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经济依据是什么?(2分)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4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此等武装攻击及因此而采取之一切措施,均应立即呈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安全理事会采取恢复并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必要措施时,此项措施应即终止。

——摘自《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  1999年4月4日,北约在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中迎来了它成立50周年的纪念日。4月24日,北约19个成员国在华盛顿举行纪念庆典,并讨论通过了北约21世纪的战略新构想,即北约的《联盟战略概念》。其核心内容是:把北约的“集体防御”改为“捍卫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北约可以在其成员国以外地区乃至欧洲以外地区采取军事干预行动,其中包括对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恐怖活动、民族矛盾的爆发和地区冲突等一切被认为是可能危及北约安全的威胁;北约的军事行动无需取得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

——-摘自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北大西洋公约》的实质。(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联盟战略概念》和《北大西洋公约》在内容上的主要不同点以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0分)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以来,人民不胜专制之苦,亦时有改革政治之要求。满政府坚执锢见,一再不许。即万不得已而暂允所请,亦仅为违心之举,初非有令出必行之意。朝颁诏旨,夕即背之,玩弄吾民,已非一次。其于本国光荣,视同秦越,未尝有丝毫为国尽力之意。是以历年种种之阻挠,不足激其羞耻之心,坐令吾国吾民,遭世界之轻视,而彼殆无动于中焉。

……犹恐世界各邦,或昧于吾民睦邻之真旨,故将下列各条,披沥陈于各邦之前……

──1912年《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材料二  “夫再来之世界战争,说者多谓必为黄白之战争,或为欧亚之战争,吾敢断言其非也,其必为公理与强权之战也。……是故受屈人民当联合受屈人民以排强暴者。如是,在欧洲则露(按:指苏俄)独为受屈者之中坚,英法为横暴者之主干;在亚洲则印度、中国为受屈者之中坚,而横暴者之主干亦同为英法,而美国……必不为受屈者之友朋……日本政府此时当毅然决然以助支那之革命成功,俾对内可以统一,对外可以独立,一举而打破列强之束缚。从此日支亲善可期,而东亚之和平永保;……日本当首先承认露国政府,宜立即行之,切勿与列强一致。……

──孙中山《支那革命为欧洲列强所最忌──致犬养毅书(注:犬养毅为当时日本“革新俱乐部”的领导人)》(1923.11.16)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指出的推翻清政府的理由。并简要评价《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主张,并作简要评价。(5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