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文学插图作为在文学书籍中的图像作品,其基本功能便是以图绘的形式描画和展现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下图对联“萍水相亲为恨豺狼当道路,桃园共契顿教龙虎会风云”所描画的历史故事出自小说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儒林外史》D.《西游记》
|
2. 难度:简单 | |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
3. 难度:简单 | |
《元史·百官志七》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互为表里。”据此判断,元代行省 A.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 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 C.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 D.延续了北宋以来“强干弱枝”的行政管理体系
|
4. 难度:简单 | |
青年毛泽东说,“吾国宋儒之说与康德同”。程朱理学与康德思想的相同点是 A.重建人的哲学 B.都源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实验 C.都追求自由平等 D.都强调感性认识
|
5. 难度:简单 | |
孙中山说:“现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之下,各阶级中自有力求解救中国,要求独立之共同倾向”,“邀请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是以期有益于革命之实行,……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材料表明孙中山同意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动机是 ①吸取二七惨案的教训 ②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社会,各阶级要求实现民族独立 ③壮大革命力量,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④改组国民党,给国民党增加新的血液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
6. 难度:简单 | |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下,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出于内政方面考量的因素是 A.割断同旧的屈辱外交关系的联系,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B.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巩固民族独立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D.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
7.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1929—1937 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下降情况(单位:担)》。导致1937 年农产品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 B.抗日战争爆发,农产品生产能力下降 C.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西方市场消费能力降低 D.西方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向中国大量倾销农产品
|
8. 难度:中等 | |||||||||||||||||||||
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在《毛泽东》一书中把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划分为下表中的四个阶段。下列相关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毛泽东是一个激进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毛泽东开始转变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验证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 D.文化大革命是无产阶级在文化领域的大革命
|
9. 难度:困难 | |
著名历史学家瑟诺博斯曾写道:“宪法曾赋予共和国总统以任命阁员之权,但没有决定在任何限度以内他可以真正使用这种权力。……宪法中,虽规定有内阁,但内阁如何运用,内阁总理地位如何,则都靠习惯的发展。……几个政党联合轮流执政使这样一个七拼八凑的宪法不符合任何政党的理想。”下列不符合作者对该宪法评论的是 A.宪法的产生适应了社会需求,实现了各利益集团的权力平衡 B.内容不全面造成的缺陷为当政者提供了很大解释空间 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 D.议会有一定制约总统的权力
|
10. 难度:中等 | |
《一部颠覆性著作:〈二十世纪俄国史〉》,小标题共八个:一、列宁是否利用了德国资助;二、关于十月革命;三、关于罗曼诺夫皇族的命运;……五、“星期六义务劳动”;六、“全盘农业集体化”;七、苏联的文化革命,造神气氛中的高尔基…… 下列对相关小标题的含义解读不正确的是 A.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B.“星期六义务劳动”反映了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急迫思想 C.“全盘农业集体化”实现了农村经营方式的变革 D.造神气氛中的高尔基生活在二战时期
|
11. 难度:简单 | |
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材料认为 A.欧盟体现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B.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C.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D.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
12. 难度:简单 | |
“科学革命间接导致18 世纪以蒸汽动力技术出现为中心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发生”。这次科学革命是指 A.伽俐略力学理论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瓦特改进蒸汽机 D.法拉第电磁学理论
|
13. 难度:中等 | |
(25 分)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一大主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论及中国如何摆脱挨打局面时指出:“臣闻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主张。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对民族复兴起到什么作用?(9 分) 材料二 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潮兴起。1938 年春夏之交,从苏联回国的蒋廷黻(1895—1965)以民族复兴为主题撰成《中国近代史》一书,他说:“只要我们谨守中山先生的遗教,我们必能找到光明的出路。”教育家蒋梦麟(1886—1964)在昆明躲避日机轰炸的防空洞里,写成《西潮》一书,阐述其民族复兴思想。他认为:“以中国文化同化能力之强,他必定能慢慢地吸收西方在科学上的贡献;以中国天然资源之丰富,人民智慧之高,科学的发展将使她前途呈现无限光明。” (2)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民主党派实现民族复兴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面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潮兴起的原因和抗战胜利对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10 分) 材料三 毛泽东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日起,便“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概括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复兴所作的贡献。(6分)
|
14. 难度:简单 | |||||||||||||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 分) (2)本堂课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7 分)
|
15. 难度:中等 | |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后朝野上下求变思潮推动下发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变革,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教育、新闻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实际上是19 世纪60 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环节。 ——郭汉民《放开眼界看“戊戌”》 材料二 我认为今后对维新派与维新运动的深入研究,应充分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思路,特别是要坚持正确的评价标准。对于包括维新派与维新运动在内的一切历史事件与人物,既要弄清楚其起因和思想动机,又绝不能止步于此,而应深入、具体地考察其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而且,对于社会效果的考察,也应当着重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发展变化上,而不是笼统、抽象地谈论所谓的“斗争精神”云云。 ——赵春晨《坚持实践第一,重在社会效果的评价标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戊戌变法……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近代化的继续和发展”这一观点的理解?(8分) (2)阅读材料二指出作者关于维新变法的评价标准,并结合史实予以论证?(7分)
|
16. 难度:困难 | |
(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国家是活生生的上帝。国家是人造物体,国家负责维持安全的秩序,保护订立契约。……人们将自己的权利一次性全部转让给国家,于是国家就成为拥有最高权力而存在。个人应绝对服从君主的绝对权威,以免产生冲突矛盾。法律和道德规范对主权者不应有任何限制。……主权者应该拥有的12 项权力。其中,包括臣民如果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臣民还必须心甘情愿地声明承认主权者的一切行为,如果反抗就可能被杀死。主权者还有权决定财产权问题等。主权者的权威是绝对而不容置疑的。 ——霍布斯《利维坦》 材料二 社会契约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共同体,使人联合,并在联合中保持每个人的自由。这样, 人就放弃了天然的自由,而选择了约定的自由。出于理性的选择,人们交出自己的权利,通过订立契约,诉诸国家权力来解决彼此的冲突。它用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捍卫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每个人虽与众人结合,却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把个人的天赋权利转让给共同体,这种转让当然是有条件的,它的条件是:共同体应符合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国家的权力应符合公意,这样的共同体人民才能服从,人民服从共同体实际上就是服从自己的理性,因为公意是按照人的理性原则确立的。如果每个人都按公意行动,就保证了个人的自由。自由是按自己的理性做事。国家的职责是执行公意,所以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 而主权便是这样一种强制性的统治权力。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霍布斯的主要观点。(5 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卢梭比霍布斯的进步之处(10 分)
|
17. 难度:中等 | |
(15 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五日,在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统再次谈到了关于对南越军事介入问题上的顾虑。他担心,此举将导致世界两大对立势力的交锋,并指出,越南的形势与朝鲜战争时完全不同。朝鲜战争时,敌人的入侵已相当明显,而这里的局势则尚未明朗……一九六一年晚些时候,约翰·F·肯尼迪总统的决定。根据该决定,一万六千名美国军事顾问被陆续派往南越,以帮助其进行训练,与北越保持抗衡。 ——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材料二 在其它亚洲国家、以及在其它地区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重要国家的眼里,南越将不仅是对美国坚定性的一种考验,而且也是对美国处理“民族解放战争”能力的一种特殊考验。广而言之,任何一个在未来受到共产党人威胁的国家,也无疑会有理由怀疑,我们是否将会对他们负责到底。甚至,从理论上而言,即使在拉丁美洲那些偏远的地区,这一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的……一九六五年七月,一项至关重要的决定,即,到年底之前,十七万五千名美军将士将被派往南越。 ——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材料三 作为肯尼迪和约翰逊两任总统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参与了将美国拖入越南战争的各项政策的制定,以至于有人将这场战争称之为“麦克纳马拉的战争”。然而,30 年后,他却在自己的回忆录中颇具震撼地宣布:“错了,彻底的错了”……越战的决策者在20 世纪60 年代早期都没有料到,越战的结果在战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是美国人痛苦和分歧的根源。 ——莫里斯•艾泽曼《美国人眼中的越南战争》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对越南内战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 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人对越战反思的原因有哪些?(9 分)
|
18. 难度:中等 |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李鸿章的评价具有多元化,他即被誉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亦被称为镇压革命人民的刽子手、封建社会的维护者,在外交上是一意主和的卖国贼…… 材料一 李鸿章经历简表(部分)
材料二 李鸿章出仕为官时,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日衰决定了清政府不可能有平等的外交地位,只能是屈侮外交。对此,李鸿章一清二楚,……国力衰竭,非李鸿章一人所能左右,……必要时委屈将就忍小忿而图远谋,力保和局,减少因战争带来的损失,争取自强的时间与空间,这是李鸿章“和戎”的含义和出发点。 ——方伟君:《试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和活动》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由于要受到种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使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却不一定能得到完美的结果;而有人从某种卑劣的目的出发,却不自觉地为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种瓜得豆”,即客观效果与主观动机不一致,有时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我们在评判历史人物一生的重要历史活动时,既要看到其在当时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对后世所发生的影响;又不能完全忽视该历史人物从事这些活动的主观动机。 —— 欧阳跃峰《也谈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理论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论证“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与奠基人”。(6 分) (2)根据材料二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就李鸿章“在外交上是一意主和的卖国贼”这一观点阐述你的看法。(9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