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湖北沙市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在此,顾炎武认为(    )

A. 春秋时期周王否定了诸侯的独立性    B. 春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C.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极其缓慢   D. 战国时期宗法贵族文化遭到破坏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

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戴逸先生评论清王朝某项制度时说:“它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写文件,处理重大政务,如升革文武官员、审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礼节、查考兵马钱粮等。”与“它”相关的是(    )

A.“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B.“中书取旨,门下封驳”

C.“首辅独专票拟,阁权至重”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下列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

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

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

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史学家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指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

A.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B. 商业活动的群体——商帮形成

C. 远洋贸易开始使用指南针D. 烟草等经济作物开始传入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下面关于理学产生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B. 魏晋以来,儒、佛、道三家日趋融合

C. 宋代的“重文”政策及科举制的完善D. 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明朝官员章懋不满当时浙江盛行的一些现象:男子成年后另立门户的习俗因此造成家庭成员为争家产而不和;婚嫁谈判时讲价还价的习俗,连适当的规矩也不顾了;葬礼要请和尚念经,大摆筵席,大肆挥霍的习俗,以至忘记葬礼本身是悲痛的事。其所描述的现象共同表明(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传统观念崩溃

C.经济发展助长了奢侈观念发展         D.专制制度趋于衰落,地方势力发展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内阁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政体形式为责任内阁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据史料记载,16、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手工业高度繁荣         B.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空前发达

C.中国的政治制度先进          D.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英国学者梅因在其《古代法》中说“从整体上讲,罗马人在法律改进方面,当受到自然法的理论的刺激时,就发生了惊人的进步。”这主要表明(    )

A.自然法是罗马法的根源B.古代罗马人的法律意识较强

C.自然法使罗马法臻于完善D.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古希腊雅典,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    )

A.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B.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山受到严格限制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该材料反映的是

(    )

A.代议制民主    B.总统制政体

C.两党制特色     D.联邦制机制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法律条文与“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参议院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出自同一部法律的是(    )

A.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B.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C.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D.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工业革命”一词,它包含着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你对社会变革的理解是 (    )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经济发展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

C.社会分为两大对立阶级           D.自由主义被国家干预思想所取代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观察下表,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1870—1900年的世界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年

210

105

93

8

2

2

1880年

372

169

175

16

5

8

1890年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年

760

284

402

60

20

24

A. 19世纪后期,世界各地铁路发展不均衡

B. 列强的侵略影响了亚非地区铁路的发展

C.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铁路交通的兴起

D. 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赛创立了以“适者生存”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此来捍卫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了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

A.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C.直接导致了中英两国的政治改革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

A.近代国家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是鸦片战争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 

C.洋货的流行促使小农经济破产

D.清末国人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均发生较大变化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全国文章总量、访问量最大的历史教学网站。

A.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临时约法》规定人们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B.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中国革命最终还是从“精英革命”转向了开始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        D.抗日战争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    )

A.资本主义已过时              B.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一书中说:“相当大一部分无播种地和播种地不多的农户上升到了中农户的水平;不大一部分中农变成了拥有大量播种地的富裕农民,开始出租土地,使用雇佣劳动,变成了富农。”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历史进程看,富农的产生主要源于(    )

A. 新生政权的巩固B. 经营体制的创新

C. 国民经济的恢复D. 资源的统一调配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下图是新中国某时期河南省某县行的“觉悟票”正面及背面说明,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短缺的产物B. 人民公社时期刮共产风的产物

C. 平均主义大锅饭受挫后的产物D. 大跃进运动的产物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小岗村的做法

A.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C.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D.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985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这反映出(    )

A.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B. 突破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传统观念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的奇迹……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下列选项,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东亚的奇迹”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造就“北大西洋的胜利”

C.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北大西洋的胜利”的重要原因

D.“新经济”的广泛兴起促成了“北大西洋的胜利”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 “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下表说明

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百分比)

时间

发达国家间贸易

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

发展中国家间贸易

1965

59.0

32.5

3.8

1970

62.1

30.6

3.3

1975

46.6

38.4

7.2

1980

44.8

39.0

9.0

1985

50.8

35.3

9.0

1990

55.3

33.4

9.6

1995

47.0

37.7

14.1

(注:总数不足100归因于与经互会国家的贸易,国家未被区分,有误差。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贸易趋向统计年鉴》)

A.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

B.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贸易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C.贸易失衡激化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矛盾

D.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祖留下祖训:“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真宗亲自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回话:“就说李沆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在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但台谏官的选择和去留由皇帝亲自决定。……两宋共有134位宰相,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

涌现出一批学者型官员。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到了18世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1786年,海军部财务处长官和陆军部主计处长官每年分花费500镑和1000镑雇人代职,官俸剩余部分留作己。……最显荒唐的是一批领取干薪者的存在。他们虚领职衔,无所事事,按时支薪,不愁衣食,是典型的寄生者。18世纪30年代,第一任内阁首相沃尔的儿子尚在幼年,每年即可支取400年金。至1780年,有的审计官已有三十余年没有履行职守。……19世纪中后期,议会对文官体制进行全面整顿和根本性改革,建立了近代文官制度。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民国时期,现代的文官制度被引进中国。文官考试有一套极其严格的考试程序:如对褫夺公权,亏空公款,曾因脏私处罚有案,吸用鸦片或其它代用品的人则不允许其参加考试……如考官入闱,即考试院在举行文官考试时,先要聘请一些人为典试委员与襄试委员,这些委员在受命之日起立即启程赴任并住考试院。在考试期间要断绝一切交际应酬及函电往来,就如同禁闭,一直到考试完毕,出闱以后才恢复自由。入闱期间食宿均在其中。室外、院内警卫森严……监试委员套之任务是监督保证考试的公正严密,纠举徇私舞弊。……试卷之弥封,弥封册号之弥封保管,试题之交出发给,试卷之点收及封,弥封之拆去与对号,应试人总成绩之审查,及格人员之榜示,都要在监试委员监视之下为之。

——摘编自史新恒《民国时期文官群体初探》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官政治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性。(6分)

 

详细信息
34. 难度:压轴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整个黄淮海平原而言,自公元1470年至1979年的510年中,有491年遭受不同范围的旱涝灾害。无旱涝的年份只有19年,占总年数的3.7%.这种持续不断和反复出现的各种灾害,对黄淮海平原的经济发展起着严重的抑制作用,当地粮食产量年均每亩不到100公斤。黄淮海平原的农民世世代代在灾害饥饿中挣扎。

1846—1910年江苏、安徽两省之淮北地区历年灾荒总表

省别

灾害年数

灾区

灾别(某种灾害发生的年数)

江苏

53

2853

49

38

2

10

安徽

43

1769

40

35

19

23

——摘编处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

材料二 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由于蒸汽机的作用,工厂将得以汇合集中起来形成一些巨大而黝黑的工业城市。蒸汽机使无穷的烟云飞翔在这些城市的上空。曼彻斯特和附近的一些小城市,到处都弥漫着煤烟,在煤烟的侵蚀下,原来漂亮的红砖建筑物都变成了黑砖,给人一种特别阴暗的印象。到1830年,英格兰的大工业城市没有一个安全的饮用水供应。最典型的就是伦敦的泰晤士河,由于工业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河中,使得本来清澈宜人的“母亲河”变成了奇臭无比的污水河。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三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也使人类陷入了生态危机。人类通过反思工业文明的局限而呼唤生态文明,这就需要一个新的经济方式,随着发展诞生了知识经济。与工业文明无限地索取和利用资源不同,生态文明注重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良好循环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佚名《知识经济与生态文明》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农耕经济和近代工业经济的局限性,概括指出近代苏皖淮

北地区贫困落后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知识经济兴起的原因。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论证三种经济形态的特征。(10分)

 

详细信息
35. 难度:困难

(14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时代的反映,并影响时代的前行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世纪,主教们为了教育其管辖区的教士,创办了教会学校。一个世纪以后,以教会学校为基础的早期大学逐渐形成。这些大学是具有合法身份的自治团体,这是它们与众不同的特征。此外,它们不象教会学校那样只有一个文科,另外还有教会法规、民事法律、医学和神学系。文科的全部课程包括三个低级学科(拉丁文法、逻辑和修辞)和四个高级学科(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12世纪,在博洛尼亚、巴黎和牛津出现了第一批大学。随后一个世纪中,在帕多瓦、那不勒斯和萨拉曼卡创办了一些大学;14世纪,在中欧的布拉格、克拉科夫和维也纳也建立了一些大学。

——摘编自《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说明11—14世纪大学教育的特点。(4分)

材料二  1870年后,牛津、剑桥大学的毕业生进入法律界和医学界的人数日益增加,大学开始增设法律教授职位,到19世纪末英国法律界有11%是两所大学的毕业生,而高级律师中则有40%是牛津毕业生。剑桥的医学教育比牛津发达,到1897年剑桥拥有英国最大的医学院,其医学教授是牛津的四倍。1850年剑桥大学设立了自然科学荣誉学位考试,到1900年共有161名学生通过该项考试,这个数字比古典文学高出20%。1894年剑桥又设立了机械科学荣誉学位考试。

——摘编自易红郡《19世纪科学主义与英国高等科技教育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及其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  据杨东平先生统计:“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改变了此前以文法科为主的党校和学科结构。通过增设钢铁、地质、矿冶、水利等12个工业专门学院,以及建成机械、电机、化工、土木等比较齐全的工科专业体系,改变了旧中国不能培养配套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落后状况。”

——摘编自《大学的终结——19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

(3)根据材料三,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高等院校调整的特点与作用。(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