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曾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此人可能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
2. 难度:中等 | |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3. 难度:中等 | |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 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4.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
5. 难度:简单 | |||||||||||||||||||||||||
下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
根据表中东南行政区划设置变化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向东南拓展 B.人口和经济重心有南移趋势 C.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 D.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
|
6. 难度:简单 | |
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810万吨增加为8500万吨,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 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D.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7. 难度:简单 | |
学者孔笑微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粉碎了战前几个殖民帝国的货币势力范围,停止了恶性贬值带来的贸易冲突。货币管制瓶颈的削弱,为国际经济开拓了全新的视野和思维。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A.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B.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C.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具有反对殖民主义的功效
|
8. 难度:简单 | |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的科学成果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经典力学体系 C.生物进化理论 D.细胞研究成果
|
9. 难度:简单 | |
“中国加入世贸,就好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 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
10. 难度:简单 | |
1966年戴高乐在访苏期间,曾经由衷地对勃烈日涅夫表示,“有你们帮助我们抵抗美国的压力,我们很高兴”。但是他发现苏联领袖趾高气扬时,便话锋一转,“当然我们也很高兴有美国来帮助我们抵抗苏联的压力”。戴高乐说这些话的背景不包括 A.世界处于美苏两极格局下 B.欧洲已经开始一体化进程 C.欧共体的成立让法国有了抗拒美苏的勇气 D.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受到冲击
|
11. 难度:简单 | |
康德说:“Saper aude!……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其中“Sapere aude!”的含义可能是 A.“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B.“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C.“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D.“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并得到幸福”
|
12. 难度:中等 | |
拿破仑说:“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如果他坚持自己所为,我想他只会被认为是傻瓜。至于我,只是戴着王冠的华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华盛顿军事指挥能力及治国能力不如拿破仑 B.法国需要仿照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体制 C.拿破仑为封建专制制度辩护,违背了历史潮流,是一种逆行倒退 D.法国拿破仑独裁专制和美国华盛顿维护民主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
|
13. 难度:简单 | |
2011年2月,德国和法国提出对欧元区经济政策进行监督的计划,欧盟领导人峰会上就此计划出现重大分歧,该计划中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争论,包括废止薪资指数化和协调欧元区企业税率。这说明 ①欧洲一体化进程充满了曲折 ②欧盟仅是对欧洲经济问题进行协调的组织 ③各国在经济事务中都有发言权,反映了世界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④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欧洲各国的合作正在积极进行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14. 难度:简单 | |
2010年4月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宣布,将我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先前的2.77%提高到4.42%,中国就此正式坐上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行第三把交椅(如下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日本、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的三极 B.世界银行关注发展中国家 C.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开始被打破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
|
15. 难度:简单 | |
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中国革命最终还是从“精英革命”转向了开始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是(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 C.国民革命运动 D.抗日战争
|
16. 难度:简单 | |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C.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D.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
17. 难度:简单 | |
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这说明( ) A.工业革命推动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 B.英国议会实行无代表的专制统治 C.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力量的变化 D.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
|
18. 难度:简单 | |
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A.斯大林时期注重保护生态环境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
19. 难度:简单 | |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
20. 难度:简单 |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表现不包括( ) A.唯物主义自然观 B.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C.提倡工商皆本 D.要求人们“发明本心”
|
21. 难度:简单 | |
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直接的民主 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C.反对问政于民 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
|
22. 难度:简单 | |
晚清状元张謇在《变法评议》中提出:“以生货(原料)与人而我失工之利;以熟货(工业制成品)与人而我得分人之利。”这表明他 A.主张实业救国,提高工业产品的竞争力 B.严禁出口原料,鼓励出口工业品 C.认为原料出口是我国落后的根源 D.认为发展工业是中国的必由之路
|
23. 难度:简单 | ||||||||||||||||||||||||||||
以下是博希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
24. 难度:简单 | |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下列人物思想与上述言论一致是( ) A.魏源 B.康有为 C.孙中山D.陈独秀
|
25. 难度:简单 | |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
26. 难度:简单 | |
侯家驹先生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市坊制度 D.官营专卖
|
27. 难度:简单 | |
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这一现象说明汉初 A.减轻刑罚,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依法治国,尊重百姓 C.国力强盛,不与民计较 D.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仁政
|
28. 难度:简单 | |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描述某一时期的中共活动:“他们在江西和湖南腹地,开展着独立的、相对来说不太正统的活动,组织农民和创建苏维埃。”下列文章发表于这一时期的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论持久战》 D.《新民主主义论》
|
29. 难度:简单 | |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环境是东西方文明差异产生的决定因素 B.环境是东西方文明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 C.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 D.优越的地理环境导致东方集权政治的产生
|
30. 难度:中等 | |
考古学家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对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传说的史料价值与历史文献相当 B.历史传说是了解远古历史的唯一途径 C.历史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真实的历史 D.历史传说中蕴含的历史信息非常重要
|
31.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查各国事件向由外省督抚奏报,汇总于军机处。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 ——奕诉等:《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拟章程六条折》(1861年) 材料二 该衙门之设也,不仅为各国交涉而已,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为总汇,而事较繁于六部者也。出洋大臣期满,专由该衙门请旨。海关道记名,专保该衙门章京。指拔海关税项,存储出洋公费,悉由该衙门主持。互市以来,各国公使联翩驻京,租界约章之议,皆该衙门任之。海防事起,采购战舰军械,创设电报邮政,皆该衙门主之。自各国船坚械利,耀武海滨,势不得不修船政、铁政,以资防御,迄今开办铁路,工作益繁,该衙门已设有铁路、矿务总局矣。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的性质,总理衙门设立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理衙门职权的变化及其作用。(9分)
|
32. 难度:中等 |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8年12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当年的化学奖获得者是德国人弗里茨·哈伯。理由是他在九年前发明的工业化合成氨法,“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而来自英法两国的科学家则感到愤怒。因为弗里茨·哈伯是一战时期德国毒气战的科学负责人。正是在他的建议下,1915年德军在伊普雷战役中首次在战场上使用毒气,造成英法联军约15000人中毒,并带走了5000多人的性命。 ——摘编自张卉妍主编《一战全史》 材料二 鉴于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的、有毒的或其它的气体,以及一切类似的液体、物体或一切类似的方法,已经为文明世界的公正舆论所谴责;并鉴于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参加的条约中已经宣布禁止其使用;为了使这项禁令成为公认的对国际良知和实践具有同样拘束力的国际法一部分;兹宣告:各缔约国如果不是禁止这种使用的条约的参加国,应接受这项禁令,并同意将这项禁令扩大到不得使用细菌方法作战,以及同意根据本宣言的条款,在缔约国之间相互约束。 ——摘自《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议定书》 (1)据材料一,指出瑞典皇家科学院和英法两国的科学家对弗里茨·哈伯的不同评价的依据。(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议定书》出现的历史背景。它的出现反映了国际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9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与战争的关系(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