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认为:“(《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做出详细规定,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据其描述,当时英国 A.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B.削弱了议会立法权 C.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行政权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2. 难度:简单 | |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
3. 难度:简单 | |
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 “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
|
4. 难度:简单 | |
某校高二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读美国1787年宪法后摘录了部分宪法条文,拟定为接下来的探讨话题。指出他们在摘录过程中与原文(宪法内容)明显不符的是 A.联邦政府有发行货币等经济大权 B.地方各州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C.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D.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
5. 难度:简单 | |
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
|
6. 难度:简单 | |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
7. 难度:简单 | |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
8. 难度:中等 | |
欧美主要国家在近代建立了不同模式的民主政体。其共同点 ①以法律保障民主的实施 ②国家元首必经选举产生 ③逐步形成分权制衡机制 ④民意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
9. 难度:简单 | |
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 A.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B.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 C.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 D.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
10. 难度:简单 | |
下面卡片内容节选自恩格斯的《巴黎公社二十一周年给法国工人的贺信》。卡片内容反映了巴黎公社 男女公民们: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以来,到今天已经过去21年了。 A.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 B.承担着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任务 C.没有科学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D.英勇无畏精神与斗争策略值得借鉴
|
11. 难度:简单 | |
1871年4月17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时,马克思就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如何,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马克思在信中说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的依据应该是 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成功地动员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战斗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
12.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这主要是说( ) 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初尝试 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成熟 D.巴黎公社的建立并不代表社会主义的实现
|
13. 难度:简单 | |
列宁曾经对异常兴奋的工人群众说:“同志们,我们布尔什维克的同志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一直所说一定要进行的那一次工农革命,实现了!”。对文中所说的“那一次工农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 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
14. 难度:简单 | |
1917年2月(公历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爆发。随后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上的自由女神形象,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1776”“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漫画说明了 A.美国支持俄国二月革命 B.美国希望俄国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俄美是战时同盟者 D.俄国与美国由对抗转向合作
|
15. 难度:简单 | |
作为1917年工兵代表苏维埃中的一名工人,他明确了当前形势下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这应该是他经历了下列哪个事件后得出的结论 A.二月革命 B.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的演说 C.七月事件 D.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16. 难度:简单 | |
“这是一个,给世界带来工业文明的火种也带来海盗洗劫般苦难的民族;这是一个,曾经让世界在她面前战栗、而今只能紧跟当今霸主狐假虎威的岛国;这是一个,人类政治文明民主化、法律化历程开始的地方……”诗中的“岛国”是指 A .澳大利亚 B .法国 C .日本 D .英国
|
17.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照片《你先请》,三个动物均为主人家的宠物,但主人离家后,三个动物之间的关系即呈现出这种状态。有同学在进行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研究性学习时引用了这幅作品,他的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应该是 A.抗战时期中国国内政治力量简况 B.二战后初期的美、苏、德关系掠影 C.中国、美国、台湾的角逐 D.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朝关系之奥妙
|
18. 难度:简单 | |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一次演说中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他们”指的是 A.俄国与东欧各国 B.日本和西欧各国 C.中国和东南亚各国 D.德国和拉丁美洲
|
19. 难度:简单 | |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 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 D.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
|
20. 难度:中等 | |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21. 难度:简单 | |
“即使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斯大林有歧见,罗斯福总是希望通过外交途径和对国际事务的谅解与苏联打交道,而未见世面的杜鲁门则往往鲁莽地采取好战和不合外交常规的办法。”下列属于杜鲁门“好战”行为的是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发动越南战争 C.迫使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 D.发动伊拉克战争
|
22. 难度:简单 | |
1951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访问巴黎时说:“我有意选定法国首都作为我第一次正式访问的地方,是想借此证明,我把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任何欧洲问题的关键。”其主要用意在于 A.推动法德和解,谋求欧洲联合 B.麻痹法国政府,借机东山再起 C.反省战争罪责,取悦法国人民 D.获取政治资本,稳定国内局势
|
23. 难度:简单 | |
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多边外交” 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
24. 难度:简单 | |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出现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
25.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之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A.①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B.②甲骨文中出现“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代开始 C.③反映了唐代瓷器制作高超的技艺 D.④反映了原始时代高超的彩陶技
|
26. 难度:简单 | |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A.汴梁城固定的商品市场 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 C.城乡间通宵营业的夜市 D.乡村里形成的农贸集市
|
27. 难度:简单 | |
“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 A.隋朝长安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汴京 D.明朝苏州
|
28. 难度:简单 | |
《汉书·贡禹传》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sì,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材料反映汉代 A.官营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 B.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 C.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 D.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
29. 难度:简单 | |
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30. 难度:简单 | |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
31. 难度:简单 | |
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打败了丹麦、奥地利和法国,最终1871年完成统一,并通过颁布宪法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
32. 难度:简单 |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很大程度上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总统和众议院的权力都很大。
|
33. 难度:简单 | |
俄国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急剧发展、不同性质的阶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34. 难度:简单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成为世界的重要力量中心,对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构成挑战,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
|
35.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水利灌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和郑国渠就是典范,此外还发明出了筒车、水排、翻车等灌溉工具。
|
36.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统治末年,普鲁士岁入700 万塔勒(货币单位),其中的600 万塔勒被他用在了军队上。……他终生坚信这样的信条:“朕乃国王,故可为所欲为。” ……普鲁士是他的私人财产,要按照他的意旨来管理……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三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 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1分)依据材料二指出完成德意志统一大业的普鲁士有何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德两国建立代议制后君主地位的差异(4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4分)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2分)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2分)
|
37.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想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材料二: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1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2分)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3分) (2)材料2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3分) (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1分)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
38. 难度:中等 | |
(15分)繁荣的经济是政治稳定、文化灿烂的前提,古代中国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领先于世界,造就了辉煌的中华文明。请回答一下问题: (1)请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在生产工具和土地所有制方面变革的具体表现。(4分)指出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并归纳其特点。(4分) (2)分别指出“市”在魏晋南北朝和北宋发展的具体表现。(4分) (3)中国古代政府大多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谁?列举一项明清统治者实行的与之有相似影响的经济政策?(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