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湖南省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长孙无忌等人奉命修撰的《唐律疏议》曰:“立嫡者本拟承袭。嫡妻之长子为嫡子。不依此立,是名违法,合徒一年。‘即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者’,谓妇人年五十以上不复乳 育,故许立庶子为嫡,皆先立长,不立长者亦徒一年’。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宗法制度开始受到法律保护

B.唐代宗法观念基本源于周制

C.庶出子弟不可能获得继承权

D.唐代在地方仍然实行分封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新唐书》记载:“(卢嫡)早孤,家贫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从此记载可看出唐代科举制:

A.体现九品中正制的原则 

B.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C.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D.进士科是仕进唯一途径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有学者在评说某部著作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这部著作是

A.《海国图 志》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新学伪经考》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罗荣 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 条约?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光复武汉,进而与 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是

A.推动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B.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C.促使工农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北方

D.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希腊雅典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对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的资格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的人都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这主要反映出

A.民主与道德要求的统一   B.雅典的民主存在虚伪性

C.家庭是雅典民主的基础   D.财产是享有民主的前提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这表明光荣革命

A.开启了英国主权在于议会的政治格局  

B.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

C.标志着 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  

D.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率先形成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主要民主政治制度包括:①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基层地方民主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个相当重要的标志。做出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 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正常化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某西方学者明确提出:“马歇尔计划则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

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B.使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

C.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水排”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冶铁工作效率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为其后来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一品种是

A.白瓷     B.青瓷    C.秘色瓷   D.青花瓷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一段描述:“(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各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富有盐商,没有政治地位,只能攀比花园和家厨的手艺……”这反映出明朝扬州地区

A.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 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C. 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D. 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有经济学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其中一个阶段的特征是:农业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解脱出来,进城市劳动,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主导产业体系是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和铁路运输业。这一阶段:

A 、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

B、英国开始成为“世界工厂”

C、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D、世界进入到“电气时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在“滞胀”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国家已经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彻底地向右转”。此处的美国经济政策“向右转”是指

A.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增加 国有经济的比重 

D. 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 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①仁义恭俭 ②“君权神授” ③“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家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韩非子、孟子                         B.韩非子、孔子

C.荀子、董仲舒                        D.韩非子、董仲舒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五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 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4)在近 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商   变法》

材料二:……(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用“机工”的“机户”了

材料三: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奠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并指出这一政策出台的主要目的。

(2)依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是什么?其本质反映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是美国什么经济措施之一?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措施的具体内容,并对这一措施略作评价。

 

三、连线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什么时候?

(2)请分别概括列出我国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方面内容。

(3)请列出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建立的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名称

(4)请分别指出“三权分立学说”及“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主张所出自的理论著作(作者及著作名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