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湖北沙市高一下第二次半月考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果要研究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下列图示的哪种农业生产工具可以帮助说明(    )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    )

A.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B.推动水利的兴修

C.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       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历史上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根据罗马时代《克罗米拉农书》的记载为4—5倍,根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的记载来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A.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

B.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吕氏春秋》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的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 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据陈顾远《中国婚姻史》考证:“明洪武元年,令庶民嫁娶悉依《朱子家礼》,凡男十六岁、女十四岁以上并听婚娶。还要求同里民户互相资助,以保证男女及时完婚”。明朝这样规定的根本原因是(    )

A.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B.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反映

C.有利于保证人口的增长     D.落后的封建思想的体现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鸦片战争前夕国内主要商品流通量统计表

 

商品量

商品值

商品量占产量(%)

银(万两)

比重(%)

粮食

245.0亿斤

16 333.3

42.14

10.5

棉花

255.5万担

1 277.5

3.3

26.3

棉布

31517.7万匹

9 455.3

24.39

52.8

7.1万担

1 202.3

3.10

92.2

 

 

 

 

 

 

 

A.商品经济取得全面发展      B.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政府改变重农仰商政策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    )

A.产品做工精美       B.质量管理严格 

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清朝贵族生活方式的西方化

C.许多瓷器为满足市场需要而生产  

D.这些产品都出自官营手工业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

A.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

B.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C.大量使用机器而使工人失业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清朝地方县志记载:“市有定居,墟惟趁赶。南曰墟,北曰集”;“货物辐辏处,古谓之务,今谓之集,又谓之墟”;“日中为市,神农氏之教也。……南人曰趁墟,北人曰赶集”。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农村集市的名称带有地域特色 

B.政府对草市的地点有严格管理

C.南北方呈现不同的专业化市场  

D.长途贸易促成区域经济的活跃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里有很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描写。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杨八志(陕西商人)与李氏商议道:“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该材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B.科举制度阻碍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深入人心

D.商业活动改变着人们观念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走福建……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采茶可怜真可怜,三夜没有两夜眠。茶树底下冷饭吃,灯火旁边算工钱。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穷。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筒”。这是清朝民间《武夷山采茶歌诗》,据此不能说明(    )

A.清代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B.制茶业以手工劳动为主,劳动者生活艰苦

C.清代福建武夷山茶业主要从江西外销海外

D.茶歌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的茶叶文化现象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有如一个蜂窝, 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体现了(    )

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

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盐铁论·通有》指出:“无末利,则本业无所出,无黼黻(织绣),则女工不施。故工商梓匠。邦国之用,器械之备也,自古有之……农商交易,以利本末”。表明作者主张(    )

A.合理利用资源       B.以农为本 

C.农工商共同发展      D.重农抑商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只追求“仓廪实,衣食足”,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

A.造成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

B.主要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有关

C.是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造成的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在广州,外国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表明北宋时期(  

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C.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电影《天仙配》歌词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是有(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是怎样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的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 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粟、麦)

215(南方稻谷)

1167.7

3.85

1.925

1.925

90%

隋唐

124(北方粟、麦)

328(南方稻谷)

1450.92

6.42

3.21

3.21

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 北、湖南、四川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安祥、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据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2)依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种茶业发展的原因。

(3)你对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的可信度有何看法?请说明理由。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