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江西吉安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据《史记》记载,传说他“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副对联歌颂的及《史记》里所盛赞的是

A.神农教民农耕        B.黄帝创制历法

C.尧舜禅让            D.大禹治水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B.牛耕在秦代逐渐普及全国

C.汉代出现了二牛抬杠的耦犁

D.牛耕和铁铧犁在东汉推广到淮河流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漕渠 C.都江堰 D.白渠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齐民要术》:“耕而不耢[lào](平整土地的工具),不如作暴。”。以上三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苏轼曾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地主主要依靠土地剥削来积累财富

B.宋代地主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宋代佃户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D.宋代农村开始出现以租佃关系经营土地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 富,而教化成。” 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 战之赏”。可见

A.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

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清代施闰章《蠖 斋杂记》记叙:“(宋)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号曰舒娇,其炉瓷诸色,几与哥窑等价。…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上 述两则记述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官营手工业 B.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受官府压制,发展艰难 D.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      

A.青瓷、粉彩瓷器              B.粉彩瓷器、白瓷

C.青瓷、白瓷                  D.白瓷、青瓷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诏曰:“民铸铜为佛像、浮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宋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 B.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

C.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 D.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攘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上述情景最可能出现于何时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 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 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包括

专卖制度  加征商税  歧视商人 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从西周“薄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古代国家通过赋税剥削农业生产者的收入

B. 各个朝代征收赋税的比例和数额有所不同

C. 儒学大师孔子认为有征收“泰半之赋”的时代

D. 农户交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

A. 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              B.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 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              D. 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这些措施

A.鼓励垦荒,扩大播种面积       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等作物传入我国

B.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 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表是19世纪中期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其中导致中国1844年进口猛增的原因是

年代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1856

正当贸易货物总值

(万英镑)

96.9

230.51

79.1

144.6

157.4

250.4

100.1

221.6

 

 

 

 

A.鸦片输入的减少             B.自然经济的解体

C.列强夺取了政治经济特权     D.5%的低关税率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万两所含信息的合理解读有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洋务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收入上升

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使关税增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轮船招商局

C. 发昌机器厂                   D. 耶松船厂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欧洲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开辟促进了

A.贸易范围的扩大                   B.商业资本的发展

C.航路中心的改变                   D.商品种类的增多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三角航程持续了数百年,虽然其间充斥着奴隶贸易的血腥,但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表现为

A.开始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

B.刺激了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畸形发展

C.欧洲的剩余资本得以大量输出

D.进一步促进了三大洲的商品流通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 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人们在历史研究时,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口则以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以上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会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1839 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 万恶的贫困和匮乏。”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拜金主义盛行                    B.工业革命迅速推进

C.法律制度不健全                  D.城市化进程加速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在1876年世博会上,日本馆大于中国馆,且展品较为丰富,但日本仍从世博会上定购了大量机器产品,其直接目的是(

A.满足本国封建统治者的生活需要

B.适应工业革命的进行

C.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D.发展军事工业,加快对外扩张步伐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原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他所 说的“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B.世界历史从此开始

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D.美洲与欧洲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最终战胜法国,在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这场争夺实质上反映了(  )

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C.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

D.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之前曾发出SOS信号,后有600多人获救。这些人获救得益于当时运用了

A.雷达技术                B.声纳技术

C.无线电技术               D.通信卫星技术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已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町以说已经开始了。”与这段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中国的四大发明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了流水线作业。流水线的使用引发了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使得原来需要花12小时28分钟的汽车底盘组装时间缩短至1小时33分钟。他于1908年推出第一辆“平民汽车”。下列对流水线作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流水线作业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价格

B.流水线作业不能从根本上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

C.从此工厂开始取代工场,成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

D.流水线作业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是社会的进步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促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 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详细信息
42. 难度:压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题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何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政策的消极后果。

 

详细信息
43. 难度:压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恩格斯说:“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巩固:新的冶炼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是新建立的工业部门。”

材料二: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愈来愈大企业的过程中进行得非常迅速。现代工业调查提供说明这一过程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例如法国……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四分之三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

——列宁语

材料三:英国在印度以……等形式,每年从印度人那里拿走大量的东西,他们不付任何代价地从印度人那里拿走的东西——不包括每年在印度境内攫为己有的在内,即 仅仅使印度人被迫每年无偿地送往英国的商品价值,就超过六千万农业和工业劳动的收入的总和!这是残酷的敲骨吸髓的过程!

——马克思语

材料四:“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社会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历史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次重大事件。

(2)据所学知识说明在材料一、二描述的两次事件后殖民扩张在经济方式上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三、四,客观地评述西方殖主义带来的后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