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山西太原五中高一下段测文综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位于

A.淮河流域     B.关中平原

C.四川盆地     D.江南地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黄绢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诗中反映出

A.自耕农衣食无忧生活稳定  

B.私营家庭作坊生产规模小

C. 技术落后导致农民贫穷困苦   

D.赋税是小农的一项沉重负担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嘉峪关汉墓中画像砖上有童子驱鸟护桑图、采桑图;墓后室画像砖上有蚕茧、丝束、绢帛,还有像缫丝的工具,墓中还发现丝织物。这些信息主要说明

A.甘肃西部农耕文明繁荣发展    

B.汉代甘肃已有蚕桑与丝织业

C.丝绸之路促进了文化往来  

D.丝是当地民众主要衣被原料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恩格斯说,“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按材料所说的标准,中国最早出现这一现象是在

A.西周时期        B.东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唐宋时期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明朝规定 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这一现象说明

A.佃农初步获得独立地位              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

C.政府政策脱离地方实际              D.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我国东南江浙一带,宋代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明清时期流传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这种变化反映出

A.江浙产业类型有所转变               B.经济重心南移正在进行

C.江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江浙私营手工业的兴起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满分5 manfen5.com

A.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上升趋势

B. 安徽农业生产规模与产值较高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汉武帝时规定,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县也要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后来铁官数量增多,遍布全国。该政策在当时造成的影响是

A.铁农具开始得到应用      

B.有利于冶铁技术的推广

C.官府垄断阻碍铁器普及

D.地方经济分散削弱中央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西汉后期,贡禹曾指出:“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这反映了官营手工业

A.不计成本,资金雄厚

B.强征工匠,积极性低  

C.技术精湛,规模宏大

D.不入市场,缺乏竞争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徽郡)视他郡农力过倍,而所入不当其半。田皆仰高水,故丰年甚少,大都计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之一……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顾炎武在此认为徽商兴起的原因是:

A.徽州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B.徽州人迫于生存的需要

C.徽州农业剩余劳力较多             D.徽州农产丰富商品充足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A.朝廷放松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旧有规范

C.统治者与商人有共同利益 

D.西汉统治日渐腐败走向没落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太原市的一些街巷,往往是以各种行业命名,例如酱园巷、柴市巷、米市街、羊市街、铁匠巷、棉花巷、帽儿巷(今食品街)等等,五行八作,应有尽有。这反映出当时的太原

A. 成为知名商业大都会               B.私商开始占据主导

C.城市里区域分工明显               D.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近代前夜,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在继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工商业市镇商贸繁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也有现代史学家称之为“夕阳晚照,落日余辉”。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成为世界经贸中心

C.官方推行“摊丁入亩”              D.农业经济占据主导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古代中国,农业与商业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明代前期一直被禁止使用的白银在正统以后取代纸钞和铜钱成为主币,反过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材料三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何种经济形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明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3)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思想?这一思想在明清继续居主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农业与商业的关系。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