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四川新津中学高二4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和土地的再编组,它的实行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使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从长远来看,分封制

A.实现了资源的重新分配          B.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C.维系了政权的长期稳定          D.促进了区域间文化融合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春秋决狱》记载:父亲和别人斗殴,儿子相救,误伤父亲。官府认为儿子应按律处死。但董仲舒认为儿子的动机不是打父亲,理应免罪。这反映了西汉时期

A.孝治天下       B.儒学独尊

C.原心定罪      D.刑主德辅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但资料显示,直到东汉前期,选官中仍然有“俗吏繁炽,儒生寡少”、“儒者寂于空室,文吏哗于朝堂”的情况。据此可以推知,汉朝的选官

A.体现以德取仕的鲜明意向               B.更重实际工作能力

C.纯用文吏而儒生仅为点缀               D.更重实际文学才能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自唐初至武后时期,主要派遣御史监军。玄宗开始,改派宦官监军,一方面派宦官担任出征军队的都监,一方面在各藩镇设置监军使,以监护将帅,控制军队。这一变化反映了

A.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B.军事指挥系统的紊乱

C.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                  D.中央权势集团的消长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有一次,唐太宗发现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他,但负责审理的戴青说:“法者,国家之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太宗被迫收回成命。该材料反映了

A.以法治国的理念                      B.君主受制于法律

C.法律具有权威性                      D.谏议制的有效性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旧唐书·职官三》记述,御史大夫、中丞之职,“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宋代御史台还特设检法官,“掌检详法律”。元朝《台纲》规定:“诸官司刑名违错、赋役不均、擅自科差、造作不如法者,委监察纠察。”这表明

A.司法监督是古代监察机构的重要职能 

B.监察机构有权制定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C.监察职能的调整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D.法律体系的完善推动司法机构的独立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父为宰相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因此唐代规定宰相大臣子弟不得担任御史和谏官。这项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谏议制度             B.巩固儒家伦理

C.防止腐败滋生             D.削弱宰相权利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北宋时期,四川有个文人献诗成都知府说:“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成都知府赶紧上报朝廷。宋仁宗批复说:“老秀才要官耳,不足治也。给他个小官。”作为个案,它可以佐证当时

A.地方割据的隐患严重                 B.儒家信仰得以重建

C.君主集权程度逊于前代               D.政治风气较为开明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封建主义现实性地适应了现存的环境:……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在中世纪早期封建主义非常流行,在中世纪末则变得强大而统一。……封建主义更有助于西欧精通军事,最终使它有能力向世界拓展殖民地和文明。作者意在说明

A.封建主义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B.封建主义适应中世纪社会环境

C.封建主义孕育出近代西方文明  

D.封建主义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赋税的征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作者意在强调

A.中国古代不存在君主专制制度

B.应从现实需要来解释历史现象

C.应以批判的治学方式研究历史

D.应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在古代雅典,每个官员在任职前,要登上这块那块宰牲祭供的石头宣誓说,他们将公正地和依法地从政,而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如果他们接受任何东西,他们就要立一金像。宣誓之后,他们就到卫城去,在那里再次进行这样的宣誓,然后才就职。这表明雅典政治

A.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强调官员公正廉洁

C.彰显权力制衡精神         D.体现法律至上原则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反映

A.雅典民主只是形式上的民主 

B.雅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C.雅典城邦法律至上的原则 

D.雅典民主具有局限性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用现金或现物;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并且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A.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

C.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D.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指出:“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它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材料表明

A.罗马法已经具有三权分立的思想 

B.法律对权力的约束是罗马兴盛的原因

C.罗马法为近代启蒙思想提供借鉴

D.罗马法的体系已经趋于完备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  )

A.罗马法实现了男女平等               B. 罗马法限制了婚姻自由

C.自然法对罗马法的完善               D.基督教影响罗马法内容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光荣革命”后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这说明光荣革命

A.只是确立了民主的基本原则           B.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大潮流

C.正式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D.未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议员候选人在参选时必须是所在选区居民,同时参议员年龄不得低于30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9年以上,众议员年龄不得低于25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7年以上。这一规定

A.适应了移民为主体的现实国情 

B.导致了国会议员的数量减少

C.增强了参议院在两院中的权威

D.协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对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

A.共和制使中央和地方相互制衡

B.总统对国会负责避免盲目行动 

C.政府分权和制衡影响行政效率  

D.猜疑的实质是权力的相互制衡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在他看来

A.规定选举资格违背平等自由精神   

B.充分的选举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C.阶级平等是美国社会的最终归宿  

D.平等选举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世界史纲》中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互相制约的目的。”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1804年《共和十二年宪法》

B.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D.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871年,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德国天主教会要求获取“独立处理和管辖”自己财产和事务的权利,为此,俾斯麦在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的支持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权,这反映了

A.皇权与贵族已结盟                   B.中央政府权力的加强

C.教权受制于法律                     D.君主专制的强化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但并不喜欢共和政体。可是,如果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会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共和政体不被认同

C. 君主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中保守势力力量强大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新史学》指出:“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A.考证历史事实                                 B.描述历史现象

C.分析历史原因                                 D.把握历史规律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分封制度本身接近契约关系;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盎格鲁—萨克逊的贤人会议的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丰富的妥协经验和对革命以及革命后建立起的专制统治危害的认识使英国人更倾向于采用渐进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三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是如何实现伊壁鸠鲁的思想主张的?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妥协”现象在英国民主进程中频频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其妥协的表现。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史实说明。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满分5 manfen5.com

比较表1和表2,提取一项有关汉语中外来词引入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详细信息
27. 难度:压轴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美国独立后,各大城市的市议会开始选举市长,但市长无权否决市议会的决定,许多行政部门的首长不对市长而是对议会负责;同时,城市权力还受到州议会的掣肘,造成城市管理的极大混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事务如教育、警察、垃圾和污水处理等,由原来私人公司承担的这些责任转移到市政府肩上,带来了城市功能和财政支出的扩张。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城市老板(城市中的职业政治家)乘机弄权,效率低下;有人指出:“即使不是所有的老板都生财有道,但到死身无分文的也没几个。”

市政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各州陆续制定城市宪章,废除了州政府对城市公共卫生、警察、公园和其他一些机构的人事任命权,实现了城市自治。在城市内部,到19世纪未,许多市议会“丧失了预算以外的所有拨款权力”,市政服务的其他权力也转到市长手中,以市长为代表的行政力量逐渐成为与老板集团所控制的(市)议会相抗衡的力量。改革派倡导了一系列的选举制度改革,如选民登记、全市大选和非竞选举,以削弱老板集团对市政的控制与渗透。改革派还改革市政机构,按照商业管理原则运行政府,任用专家治理城市。然而,城市治理毕竟不是企业管理,为了效率而不顾政策的社会效果,危害了下层民众的利益。

——据钱乘旦总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美国市政改革运动的背景及其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美国市政改革运动的影响。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法国大革命初期在共和主义思想引导下进行的共和运动,反映了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始终相信共和国比王朝国家来得优越,它在君主专制制度发生激变时成为了政治活动中的一支有效力量。在法国,宗教一直在政治、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信念、人民的行为和教育行使了无可争议的权力,以致于共和主义者通常把教会领袖或者僧侣阶层看成是把民主社会从过去迷信和蒙昧中释放出来的绊脚石。在大革命期间,提倡“人民主权”的人很多,但是这种人民主权并不是说人民权力是无限的。他们寻求限制代议制机构的权力,限制选民和设计一套权力制衡的系统,可以保护立法机关从全民监督所带来压力中解放出来。

在1792----1793年的政治斗争中,曾经有人提出要采取美国式的“联邦共和主义”,而山岳派(法国大革命期间国民公会的激进派议员集团)则坚持实行中央集权制。最后山岳派取得了这场政治斗争的胜利,从而确定了共和国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基础,并在随后的1793年宪法中得到确认。法兰西的革命者从开始革命起,就一直致力于制订一部成文的宪法,来开创一个崭新的制度。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在短短的五年之间内,出现了两部宪法,虽然宪法是不成熟的,但是以看出法国人对于经典的执着。

------摘编自秦风《法国大革命初期的共和主义思想及其政治实践》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法国大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对“共和主义思想”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时的“共和主义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