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A. 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B. 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国会

C. 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 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为下表加一个相符的主题,方框内应该填写

满分5 manfen5.com

A. 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B. 德意志帝国中央权力加强

C. 德意志皇帝掌握巨大的权力     

D. 工人运动威胁德意志帝国统治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称号。上述材料表明

A. 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B. 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

C. 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

D. 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相同点主要有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③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

④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世俗的政治活跃分子——(最初)还不是别有用心的政治统治者,而是普通的小康家庭 ——接受了改革者的抗议,把它视为自己的信条,并团结起来给统治者施压。”这段话

A. 揭示了宗教改革的本质                       B. 诠释了宗教改革的原因

C. 鼓舞了宗教改革的热情                       D. 冲击了世俗权力的阻碍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马丁路德决定将拉丁文版的《圣经》译成德语,但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他“不得不问一问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建立德意志民族教会                         B. 使人们获得信仰自由

C. 推动德意志国家统一                         D. 推翻天主教会统治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B. 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D.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A. 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 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 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开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对话

D. 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人类理性的光芒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马丁·路德在一次布道中说:上帝的天国并不在于可以接触或看得见的外物,乃在于信仰。他说的“外物”包括 ①神职人员②苦修行善③阅读《圣经》④购买“赎罪券”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咨询答案

1990(%)

1997(%)

2004(%)

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6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

21

16

13

13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直接目的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斯大林模式”是通过三大运动形成的,即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大清洗”(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对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清洗以及对无辜人员的迫害运动)。有观点认为这三大运动是苏联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苏联国内外环境的要求,是巩固苏共政权、建设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对于这一观点的评价,正确的应是这一观点

A. 不可采信       B. 符合史实

C. 值得商榷     D. 表述隐晦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作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

A.实行粮食税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恢复发展

B.恢复货币和商品流通并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C.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D. 新经济政策能改善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苏共中央全会的一次决议中记载: “采取措施大大地扩大应当归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处理的、 与完成全联盟和加盟共和国计划有关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的范围,其中包括基本建 设、物资技术供应、劳动生产率、成本、产品销售和拨款等问题;保证进一步扩大各部、部属总局、劳动者代表苏维埃和经济企业的权力;消除多余的重叠的环节,即精简管理机关。 材料反映苏共中央此举目的是

A. 消除在经济领导方面的过分集中

B. 突破斯大林体制实施指导性计划

C. 开始恢复部门管理体制

D. 实现市场对经济的调节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我们共产党员……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我们又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 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经济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

B. 反映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C. 表明赫鲁晓夫试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态

D. 赫鲁晓夫决定全盘否定斯大林体制,对苏联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列宁

A. 改变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 采用军事性非常措施巩固社会主义政权

C. 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区别

D. 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黄苇町在《苏共亡党十年祭》中说,“……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依据这则材料,如果从执政党的建设方面分析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失败的原因,最根本的是

A. 体制僵化,监督机制的缺失

B. 党内特权、腐败现象严重

C. 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的支持

D. 人民群众对苏共的极端不信任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有一则笑话讲道: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为了使火车继续前进,四位领导人分别下达了命令:

①“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

②“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

③“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

④“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该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措施。其中调侃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图是一幅“赫鲁晓夫在窥探西欧共同市场”的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讽刺了苏联面对西欧共同市场的矛盾心态

②反映了美苏两极格局下欧洲社会的分裂

③窥探的原因是希望加入欧洲一体化发展模式

④窥探的结果是纠正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机会也极其渺茫。……”上述材料表明

①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

②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

③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试图派出使节谒见英国女王,希望英王出面劝止日本割占台湾。但是英国政府拒绝此次觐见,声称:“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合乎英国宫廷习惯。”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可能是

A. 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

B. 英国女王是“虚君”,统而不治

C. 不符合国际外交惯例

D. 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 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 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 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 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进行分析,认为日本海口众多,出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天时也。而中国自仿行西方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

A. 国人对国情分析的透彻  B. 中国已经做好战争准备

B.C. 国人的心态盲目自信  D. 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B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

C

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D

1991年12月21日 

《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钓鱼岛的相关记载,最能说明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领土的是

A. 1534年,明朝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琉球,指当时的琉球群岛,今属日本冲绳县)记载,“过平嘉山,过钓鱼岛屿,过黄毛屿,……目不暇接”

B. 1556年,郑舜功赴日本考察后所著的《日本—鉴》中记载:“……相去回头(回头,指回头屿)百六十里,钓鱼屿,小东(管辖)小屿也(小东,明朝人对台湾的一种称呼)”

C. 1785年日本人林子平在《三国通览图说》附图中,将钓鱼台(即钓鱼岛)等岛屿的着色与中国大陆相同,与琉球不同

D. 1876年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的《大日本全图》中不包括钓鱼岛列岛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按下列诗文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

②“汹涌鲸波万里平,降幡片片出东瀛。捷音电闪传寰宇,爆竹雷喧起满城。”

③“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④“厥功首功,武昌响,长沙应;今日何日,专制死,自由生。”

A. ③④①② B. ③①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①③④②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猛

B. 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速度逐年递增

C. 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经济侵略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表为该名录各种抗日力量所占比重表,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抗日力量

东北抗日联军

新四军

国民革命军陆军

八路军

党政工作人员

其它抗日群体和个人

外籍抗日英烈

所占比重

7%

9%

29%

32%

10%

13%

0.02%

 

 

 

 

 

①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②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1945年间

③敌后战场是抗战各时期的主战场 

④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四位同学学习了1931-1945年的中国历史后各自得出一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日本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是导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最主要原因

B. 中共领导的力量在抗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C.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起主导作用,相持阶段敌后战场起主导作用

D. 抗战最终胜利主要有赖于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满分5 manfen5.com

A.1921年和1922年              B.1937年和1938年 

C.1927年和1928年               D.1949年和1950年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米了震撼和反思。阅读材料: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成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根据这个伟大的法令,从西方的意义上说农民获得了合法的自由;从今以后,他们成了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人们希望他们会被一种新的人类尊严感所激励,正如一位热心的官员在农奴解放后不久所说的:“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绅士们失掉了他们在村子里的准庄园司法权,他们再不能强制施行无偿的强迫劳动,或是获得由奴役产生的收益了。——[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许多农民的土地都减少了……所有条件中最沉重的莫过于赎取土地的条款……由于这些条款,农民失去了最大部分土地……私有农民通过改革所获得的份地大部分全然不足以糊口。”

材料三 1860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伟大的法令”对俄国农民的影响。               

(2) 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指出俄国1861年改革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详细信息
3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