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安徽淮南二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视”。但无可否认秦朝的统一,对后世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政治局面

B.使全国有了统一的法律制度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

D.拓展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皇帝见丞相到,起立施礼后才坐下,礼官在旁则高唱赞曰:“皇帝为丞相起”。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西汉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对材料中所说的“此项制度”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   

B.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C.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有机的结合起来    

D.使得官员文化素质大大提高,“优胜劣汰”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唯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明人不能彻底涤荡,清代则有意利用。”以下各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代的行省俨然是一个“流动的中书省” 

B.行省制度源于蒙古部族的地方管理制度

C.明朝废行省后设布政司管理地方的行政  

D.行省制度有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持皇权的“万世一系”和宗法等级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重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伦常教育,并使之与选官制度相结合。下列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某种制度“引导老百姓想的是如何加入既得利益集团,成为其中的利益者,而不是如何推翻既得利益集团。”这项制度是

A.征辟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惩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从社会关系的视角看:《西游记》体现了“天上有人”,《三国演义》体现了“朝中有人”,《水浒传》体现了“道上有人”,这种艺术展现从本质上说明了

A.封建制度的衰落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D.重视个人主观能动性展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隋唐时官方对曹操的评价以肯定为主,认为他是大英雄;到了北宋则完全相反,从官方到民间对他的评价都以否定为主,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B.宋代市民文学发展的结果

C.理学发展为官方统治哲学的结果 

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有严格的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代替。下列各项不属于这种情况的

A.汉文帝时改“姮娥”为“嫦娥”

B.东汉初曾改“秀才”为“茂才”

C.唐太宗时改“民部”为“户部”

D.明建立初改“大都”为“北平”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有一把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农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代田法已经使用

②西汉时的耕作技术以一年二熟为主

③西汉赵过发明了耦犁,要用两牛牵引,三人驾驭

④魏晋南北朝时南方水田主要采用耕耙耱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丝织业是我国最古老的手工业之一,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国已有了丝织品

B.商朝时已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C.南宋时,南方的丝织品不论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北方

D.明清时,苏州杭州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制瓷业历史悠久,瓷器更是古代中国商品畅销世界的名片。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周时期已经开始烧制出原始瓷器   

B.元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秘色瓷

C.宋代五大窑大多分布在江浙一带 

D.明清时期青花瓷,彩瓷等争奇斗艳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西汉刘向在《新序》中说:“商君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而《史记》却说:“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下列有关对商鞅的评述,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尽公不顾私”得到贵族的支持

B.商鞅的变法主张与当时主流思想不相适宜

C.商鞅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

D.商鞅刻薄寡恩的性格使他的改革必然失败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宋代四川地区,以农业税为基础的两税收入为161万贯,商税达167万贯(不包括酒税、茶课、盐课等收入)。这说明当时四川

A.农业经济严重萎缩                  B.工商业空前繁荣

C.经济水平领先全国                  D.纸币成为通用货币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明中叶,官僚经商比较普遍,不论大官小官还是皇亲国戚都抢着做买卖,经营手工工场。这种现象的出现从社会意识变化的角度看是由于

A.统治者重视商业  

B.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转变,重商思想普遍出现

C.明朝对商业的抑制放松

D.明朝官员唯利是图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主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是哪一派别的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图为西安世园会会徽“长安花”,其设计理念和构思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列思想观点中能充分体现这一构思的是

A.“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C.“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D.“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反对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表明的观点是

A.“人伦者,天理也”

B.“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C.“先有理而后有气”

D.“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列是西泠印社拍卖公司在2015年拍卖会上以近70万人民币的总价拍出的四幅书法作品。其中与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作品《祭文稿》书体相同的是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材料解析

材料一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朝代

粮食亩产量(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斤)

全国耕地面积 (亿市亩)

粮食作物面积所占比重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 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 (北方)215 (南方)

1 167.7

3.85

1.925

1.925

90%

隋唐

124(北方)328(南方)

1 450.92

6.42

3.21

3.21

90%

材料二: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在唐前期一百多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呈现全面繁荣。„„元稹《估客乐》一诗生动描述了唐前期商人贩运的商品:“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材料四:(宋时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五:(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明)谢肇潮《五杂俎》

材料六: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答出三点即可)

(2)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是否可信?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材料三与材料四中的商品种类有何变化?

(4)据材料五,比较“富室之称雄者”的不同之处。

(5)据材料六,概括宋城市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城市发展对其文学的影响。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利玛窦(1552—1610),极端聪颖、能干,博闻强记,又勤奋好学,为人随和。他不但精通神学,熟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艺,到中国后,又坚持不懈地认真学汉语、习汉字、着儒服,尤其熟读儒家经书,使他很快融入中国社会。既与普通人交往,也与上层人物,特别是上层知识分子交往。他通过介绍西欧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宣扬上帝的万能和创造世界的和谐、完美和永恒,发展教徒,达到传教的目的。

——《利玛窦和徐光启》

材料二: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统计表

年代

科技发明

中国

其他国家

 

%

%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利玛窦传教方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特点

3)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来先进科技在明清时期传播有何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