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近代以来,1898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数年的惨淡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资本不断增加,到1911年为止,该厂获利370多万两 白银,1917年—1921年连续获利560多万白银。可好景不长,1922年后,大生纱厂开始走下坡,1923年秋,大生纱厂因无款购棉花一度停工。这 一现象说明了

A.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东南沿海的纺织业受到很大的冲击  

B.五口开始通商

C.中国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

A.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B.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C.“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D.苏联背信弃义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主要是由于

A.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B.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的冤假错案

D.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农村的经济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为我国的农民致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企业

C.发展乡镇企业                 D.进城打工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A. 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 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

C. 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 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知名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D.军阀间割据混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 汽车的下线,结束了我国不能自行生产汽车的历史。新中国第一辆自行制造的汽车下线地点在

A.长春      B.沈阳    C.北京     D.上海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48年,上海3000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20%。天津63家橡胶企业,上半年只能发挥生产能力的20%——40%,下半年绝大部分停工。青岛1000余家工厂,只有四分之一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停工。导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有 (  )

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 连年战争的破坏

民族工业间的恶性竞争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王慎之在《清代海外竹枝词》写道“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导致词中“爱出洋”、“短褐装”等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媚外心理的使然                        B. 工业文明的影响  

C. 攀比世风的结果                        D. 交通运输的发展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说明当时

A.妇女地位逐渐提高        B.家庭观念丧失殆尽

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D.婚姻方式彻底改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史实中哪些有可能是真的?

清末民初,中国报纸上出现征婚广告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已经拥有自己制造的汽车

民国时期,西装和中山装已经完全取代长袍马褂成为中国男子的主要服饰

1949年,部分北京居民可以在家通过电视观看开国大典。

A.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此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己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 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890年上海《字林西报》报道了美国人研制 “飞船” 的新闻。但却并没有其照片,于是《申报》画师参照文字所描述的“飞船”样子,把它画成一只“带有4只鸟翼的船”(右图)。这反映了(  )。

A.《申报》是介绍外国先进科技的专刊  

B.清政府开始逐渐重视西方的先进科技

C.通俗报刊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D.报纸在传播信息过程中的真实性原则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在婚丧等传统风俗革除旧习日趋简化之际,清末通商口岸地区的饮食风气却越来越崇尚奢侈,其主要原因是:

A.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B.民主平等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近代以来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 

D.腐朽思想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在无线电和电视时代,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嬉戏逗趣的活动”上,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精神生活的无产阶级化。这反映了

A.无线电和电视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B.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进步的毒瘤

C.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没能避免人们精神的空虚

D.工人阶级作为无产者的阶级属性暂时难以改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据统计,从1840年至1894年,我国粮食商品率由10%增长到16%。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B.引进西方技术农业发展迅速

C.经济作物大量销售到世界市场

D.列强大量收购粮食出口激增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C.西方侵略者控制中国海关     D.农产品的商品化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

A.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

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其主要目的是(    )

A.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获取资产阶级的政治支持

C.调整经济政策以救亡图存

D.扩大税源以解决财政危机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一个发展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甲午战后列强开始资本输出

B.“黄金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C.“短暂发展”出现于南京临时政府统治前期,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日益萎缩”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二战后美国加紧侵略中国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A.企业管理制度的转变         B.资源配置的转变

C.经营机制的转变             D.流通体制的转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发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史实是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979年6月25日,四川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右图所示广告。该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商品资源基本实现市场配置

C.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有所提高

D.确定四川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区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实行国家资木主义的表现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二  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

(1)依据材料一所给的图示回答,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什么时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民族企业最早产生在哪些地方?

(2)根据材料一所给的图示判断,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候?结合所学知识分户析它迅速发展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采取了什么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举措?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大包干”的实施有何作用?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于19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棉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 “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然而,它们是一些投资高的产业,因此外国资本不肯在中国设置机械制造、钢铁冶炼等厂矿;中国的私人资本则功力不足;……及至20世纪初叶,中国的“机船矿路”建设归于失败。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中国百年投资结构之联想》

材料二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从1953-1978年间中国选择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从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到现在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住。虽然这种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值得肯定,但是它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等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中国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分析早期“机船矿路”建设归于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50 年代我国工业化的历程。

(4)谈谈这种历程对当今“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