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吉林镇赉县一中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其中“天定”的是

A.殷周成败      B.嫡庶亲疏

C.分封远近      D爵位高低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三省六部制各存实亡      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C.有效避免了个人专断       D.权力制约进一步明确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下列反映的选官制度属于这一“回潮”时期的是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策良将怯如鸡”

C.“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写道: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包含着“自然法”的思想,“具体体现为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在本 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这一法律优先于国家本身,任何擅自亵渎它的统治者必然成为暴君”。这种自然法的思想在 近代政治思想中应该体现为

A.天赋人权    B.社会契约     C.主权在民     D.反抗暴政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主要是因为

A.英国君主立宪制得以确立      B.议会与国王实现了权力制衡

C.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国王的行政权力得到限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有学者在谈到法国共和制确立历史时说:“革命破坏了旧秩序,而毁坏秩序后最首要的政治任务是恢复秩序,专制往往是在混乱中获得秩序的最通常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换言之,革命并不能直接实现民主宪政制度,专制政权建立却是革命自然而然的结果。”这一观点意在说明

A.法国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长期斗争具有必然性

B.法国大革命无意于结束专制政治

C.专制统治较民主更有利于确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D.法国的专制统治非常顽固难以战胜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当时法国

A.宪法规定议会有特赦的权力

B.欲借助工人力量建立共和政体

C.希望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国民议会中君主派力量强大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落实麦迪逊这一主张,美国设置了

A.总统主持的内阁     B.联邦最高法院

C.联邦参议院         D.两党制政党制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788年,汉密尔顿在《纽约邮报》发表的文章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力就有了双重保障。”以下关于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复合共和国”指的是联邦制共和国

②“两种不同的政府”是指总统和国会

③“两种不同的政府”指的是中央政府和州政府

④“分立的部门”是指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恩格斯曾指出,罗马法虽然是奴隶制社会的法律,但它同时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是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法”。罗马法之所以能够获得近代伟人的高度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罗马法的基本精神突出表现在其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以下各项与以上三种精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

B.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天赋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对专制

D.维护法律公正保证公民财产调节经济纠纷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英国贵族生活方式不仅为下层人民所模仿追求,而且下层人们即使在他们获得了超过贵族的财富后,在精神上也羡慕贵族的地位和荣誉。他们会通过联姻或者买爵位来获得贵族头衔。当他们既有财富又有贵族荣誉后,……过起了田园般的‘绅士生活’”。这种文化追求产生的政治影响主要是(  

A.实行“议会至上”原则              B.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

C.促成责任内阁制确立                D.保留君主制与贵族制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对保守主义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确立

B.选举中的高额财产限制被打破

C.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国家政权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  

A.雅典民主只是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B.雅典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D.雅典注重用法律来巩固民主制度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麦克尼尔在其《世界史》中这样描述雅典民主,“尽管雅典公共生活有民主政治形式。但雅典的领袖和将军一直来自贵族家庭……即使像伯里克利那样的政治家也不例外”。下列选项中对该材料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雅典民主制度有明显的精英政治倾向

B.雅典民主制本质上仍然属于寡头政治

C.雅典民主制度下民众没有实际政治权利

D.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顶峰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指出,皇帝对官员常有一种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他离不开官员;另一方面,他又近乎本能地认为帝国的事情会坏在这帮家伙手里。下列哪些属于皇帝为了避免“帝国的事情会坏在这帮家伙手里”而采取的措施(   )

①汉武帝设中朝                      ②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

③元朝设中书省                      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拔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清圣祖实录》卷六十九康熙十六年十月癸亥条)。该谕旨的目的是(  

A.选拔侍从陪皇帝作诗写字

B.成立机要秘书班子,帮助皇帝理政

C.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

D.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人口增长                     B.稳定地方秩序

C.完善政绩考核                     D.增加政府收入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俾斯麦说“德国宪法的制定不仅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美国”,这主要表现在(    )

A.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力受到严厉制约        B.德国实行了联邦制

C.德国设立了责任内阁                    D.议会拥有立法权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法国享有“宪法试验场”之称。从1789年到1870年的81年间制定过11部宪法,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有(     )

A.《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为法国第一部宪法

B.1791年宪法规定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C. “宪法试验”是近代法国政治动荡的表现 

D.直至第11部宪法法国的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杰斐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

A.众议院议员的产生                  B.选民资格的确立

C.大法官的终身制                    D.三权分立的建构原则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材料二  (美国)宪法的核心问题是要在限制政府权力和利用政府的权能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宪法不仅要完成对民族国家横向权力的划分,而且要完成对民族国家纵向权力的划分。中央与地方同时分权与制衡,防止国家权力集中到任何一个群体,有助于防止专断独裁。通过……授权有限政府之职能,宪法起草者们确信减少了政府脱离人民控制的机会。

——《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和法治原则之浅析》

材料三  从逻辑上说,权力监督中的权力,是一种外在的权力,从功能上说,它最多只能起到事后的作用。同时,由于监督权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它也必须受到监督。于是就会产生一种监督权由谁来监督的问题。而权力制衡中的权力则不同,它是一种内在的权力。在权力制衡中,每一个权力行使者都具有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制约者的双重身份。权力的行使者不仅受到其他权力的约束,而且也同时约束着其他权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美国是如何实践材料二中宪法理念的?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指出中国古代权力监督与近代美国权力制衡在实际效果上的不同?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法制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材料三  在清末新政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1902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夸。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材料四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法制化国家。17世纪中到19世纪初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过程通常伴随着重要的立法过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及其重要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法制改革的背景。

(4)简要叙述与材料中英国、美国、法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的立法成就。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一在面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 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在关系国运民生的财 政经济问题上,他主张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在治军方略上,他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即用封建伦理纲 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礼忠信作为治军之本去陶冶官兵。在中西邦交上,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并反对借师助剿;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 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摘编自萧一山《曾国藩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曾国藩思想的特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