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近年河南省发掘的9000年前贾湖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我国最早的碳化稻米及石磨盘、磨棒、石铲等实物资料,这表明( ) A.我国农业起源于本地区 B.当时南方的稻作推广到中原,改变北粟南稻格局 C.当时本地农民生产生活比较先进 D.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
2. 难度:简单 | |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
3. 难度:简单 | |
明朝宋应星在《 天工开物》 中记载某种炼钢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寸半许。以铁片束包坚紧,生铁安置其上… 洪炉鼓鞘,火力到时生铁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取出加锤,再炼再锤,不一而足。”该炼钢工艺最早出现于( )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
4. 难度:简单 | |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
5. 难度:简单 | |
2014年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A.珐琅彩瓷器深受各族人民欢迎 B.晋商、徽商往来于丝绸之路 C.都使用水力风车灌溉农田 D.轻盈精湛的丝织品是常见的商品
|
6. 难度:简单 | |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
7. 难度:简单 | |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下列最能体现这种“理性选择”的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重农抑商 C.实行“海禁” D.闭关锁国
|
8. 难度:简单 | ||||||||||||||||
史学研究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9. 难度:简单 | |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
10. 难度:简单 | |
(中国社科院马勇《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两大主题》一文指出:“1895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大潮一样涌进中国,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无法梦想的增长迅即实现,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等资源很快得到开发。”据此推断作者的观点是( ) A.西方侵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甲午战争使中国遭受严重经济侵略 C.西方经济侵略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西方资本涌入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
|
11. 难度:简单 | |
图1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 其中F2 >F1的情况出现于( ) A. 甲午战争后的初期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 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D. 解放战争期间
|
12. 难度:简单 | |
1912—1919、1927—1937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黄金时期”,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国家统一的实现 B.政府政策鼓励支持 C.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13. 难度:简单 | |
《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
14. 难度:简单 |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健全机制体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兴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加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党在农业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决策。从 1949 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 )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
15. 难度:简单 | |
对下列图片解释正确的是( ) A. ①处出现城市化高峰的原因与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有关 B. 人民公社运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②处城市化出现低谷的原因 C. ③处出现了我国特有的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城市化过程 D. ④处城市化一路高升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完全一致
|
16. 难度:简单 | |
“可以划出一个有明确地域界线的区域,实行类似特区的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企业。同时,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经济的发展……”。材料中的“区域”是( ) A.特别行政区 B.民族自治区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浦东新区
|
17. 难度:简单 | |
“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对材料信息归纳最为完整准确的是( ) A.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法令 B.风俗变革具有政治色彩 C.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维新变法主张断发易服
|
18. 难度:简单 | |
上海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如果要给以下老照片设置一个主题,确切的应是( ) A.传统与现代的对立 B.保守与激进的冲突 C.趋新与滞后并存 D.全盘西化
|
19. 难度:简单 | |
1917年《东方杂志》刊文报道:“济南市面,向推西关及西门大街为最殷盛,自胶济津浦相继通车,西关外之商埠亦日臻发达,马路宽坦,电话电灯之杆线,植立两旁,气象颇觉不寂。”上述材料说明近代济南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是( ) A.商埠发达 B.电讯领先 C.地理优越 D.交通拉动
|
20. 难度:简单 | |
1924年12月,北京电车公司成立,但开业当天出现数千名人力车夫阻止电车通行的现象。《申报》对此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最后电车公司交3万元救济贫民平息了事端。此事说明( ) A.近代化受传统观念的重重阻挠 B.大众传媒能在近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C.近代化不可避免地会激化矛盾 D.化解社会矛盾是大众传媒的职责所在
|
21. 难度:简单 | |
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到,“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这位航海家应该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伽马 D.迪亚士
|
22. 难度:简单 | |||||||||||||
1570—1780年期间,西方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表(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 荷兰、英国
|
23. 难度:简单 | |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放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欧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
24. 难度:简单 | |||||||||
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 )
A.亚洲、美洲、非洲 B.欧洲、美洲、非洲 C.亚洲、美洲、欧洲 D.欧洲、亚洲、非洲
|
25.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表,分析推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
A.商业革命推动 B.海上霸权地位的确立 C.工业革命兴起 D.圈地运动的进行
|
26. 难度:简单 | |
《美国工业技术发展概括》一文说:“在上世纪结束进入本世纪时,一个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现许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这段话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 A.开启了工业化的新进程 B.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C.对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 D.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
27. 难度:简单 | |
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 )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
28. 难度:简单 | |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下图标志的主要目的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工业生产 C.调节农业生产 D.实行社会保障
|
29. 难度:简单 | |
罗斯福曾说过,“为了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反映了罗斯福的经济政策的立足点是( ) A、对世界经济旧秩序的一次重大改进 B、用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生活状况 D、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30.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 ) 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 B.紧缩货币出新招 C.减税减支零通胀 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
|
3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材料二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材料三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材料四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怎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建国初经济发展趋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近30年来,我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
3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以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工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数是由科学家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到了1870年,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 个 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人教版历史必修2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两次工业革命在技术发明的人才素质方面各有何特点? (2)分别列举材料二中提到的“有才能的技工”“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的名字及他的发明创造(至少各写出一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角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与工业革命有何关系?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的认识?
|
33.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时资本主义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旧的生产平衡破坏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解决原有冲突的力量,为生产力的新发展扫清道路。 材料二 从世界历史的实践看,几乎每一次面时经济危机.资本主义都在进行自我调整。面叶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罗斯福总统一上台便立即实施“新政”,采取扩大政府开支、在一定程度上顾及民生等调节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罗斯福采取的政策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对。大垄断财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一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批判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 —孟庆龙《从世界历史看当前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的美国历史,指出维系“旧的生产平衡”的经济政策和“解决原有冲突”的经济模式。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顾及民生”的措施及罗斯福被指责为“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的根本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