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名字能反映一个时代,可以窥探人们心中寄予的某种期望或恪守的某种观念。从《宋书》中的刘敬先、殷孝祖,到《新唐书》中的张茂宗、延宗,再到《明史》和《清史稿》中的汤显祖、严世藩,史念祖、杨光先,《中国二十五史》中这样的名字比比皆是,它体现了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下列哪种观念。 A.等级观念 B.宗法观念 C.法治观念 D.辈份观念
|
2. 难度:简单 | |
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主要原则是 A.保护弱者 B.人人平等 C.公正合理 D.注重证据
|
3. 难度:简单 | |
西汉推恩令,北宋知州担任地方长官,元朝行省制度等措施的实行,本质上反映了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4.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但是,在史书中敢于直刺君主之过的史学家却被皇帝赞为良史;敢于蔑视权贵、不顾皇帝求情而刚正执法的官员却被皇帝赞为清官能吏;敢于据理力争、当面顶撞皇帝的监察官员却被皇帝誉为诤臣。皇帝之所以要赞誉他们这样的人,其根本目的是 A. 显示自己胸怀宽阔、虚心纳谏 B. 表彰敢言敢为的清正官员、彰显正义 C. 维护和巩固君主专制 D. 表明君主赏识清正刚直的政府官员
|
5. 难度:简单 | |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政府初算缗钱,征收商人财产税;元鼎三年(公元前113年),大臣杨可主持“告缗”,没收中产以上商贾资财。这些措施从长远看 A.有利于筹措对匈奴战争的巨额战费 B.阻碍工商业的发展 C.使集权政治获得了稳定的经济基础 D.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
6.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C.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D.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
7.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初孙中山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 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 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
|
8. 难度:简单 | |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举动,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对日开战。同一天,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称中国首先破坏了东亚和平,所以日本挥拳出手,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不过十分显眼地也加了一个前提,即要求上述的举动“不违反国际公法”。该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 A.都用国际公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B.都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利益 C.试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D.都以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为己任
|
9. 难度:简单 | |
2009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乃尔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的“中国没有……陷入……争斗的局面”和“一党体制”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10. 难度:简单 | |
《世界史纲》中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互相制约的目的。”不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宪法
|
11. 难度:简单 | |
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在提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的观点时指出:“政治习惯不养成,政治道德不确立,虽有冠冕世界之良宪法,犹废纸也。”在此,梁启超的“育人才”主张旨在 A.提高国民的参政意识 B.培养具有改革精神的人才 C.提高国民的政治素养 D.培养从事法制建设的人才
|
12. 难度:简单 | |
一名俄罗斯学者曾提出:“在过去长达10年时间里,人类已经从两个国家集团的对抗转向另一种对抗——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其它所有人的对抗。而且,越是在经济和文化发展上离美国越远的社会,这种对抗越是尖锐。”这一言论 A.指出美国单极主义战略造成世界动荡 B.错误的将当今世界局势归纳为两极对抗 C.最有可能发表于21世纪初期 D.忽视了美国与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
13. 难度:简单 |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
14. 难度:简单 | |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管仲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等。下列对这些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劝告统治者要以农为本 B.商业发展有利于农业发展 C.认识到物质对思想的影响 D.主张重农抑商、重本抑末
|
15. 难度:简单 | |||||||||||
下表反映的是1938年一1941年间,西南地区新增加的企业数量,材料表明(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抗日战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中国形成行业齐全的工业发展格局 D.“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
|
16.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在评论某文学流派时说:“他们特别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甚至要求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据此可知,此文学的创作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印象主义
|
17. 难度:简单 | |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
18. 难度:简单 | |
《唐律疏议》中规定:“口分田,谓计口受之,非永业及居住园、宅。……卖一顷八十一亩,即为罪止。”此规定 A.确保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B.防止了农民卖地逃税 C.杜绝了地主强占农民土地 D.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
|
19. 难度:简单 | |
马歇尔计划要求受援国成立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该组织先后与一系列受援国签订多边和双边协定,逐步削减了西欧国家间的关税壁垒。这主要反映出马歇尔计划 A.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B.对恢复战后西欧经济起重要作用 C.客观上有利于西欧经济一体化 D.便利了美国向西欧输出大量商品
|
20. 难度:简单 | |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各地行礼自为风气,或仍沿前清旧习,或滥用缛节繁文、新旧庞杂、漫无标准为由,准备核定颁布《婚礼草案》,其中心是:矫正奢侈,消弭诈伪,破除迷信,提倡质朴,并酌情采纳旧的礼仪制度中的可用部分。该《婚礼草案》 A.表明婚姻关系纳入到法制轨道 B.抛弃了旧式婚礼的程序 C.消除了新旧婚制间的尖锐冲突 D.是新旧婚俗调和的产物
|
21. 难度:简单 | |
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二者的学说都 A.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 B.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C.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D.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
22. 难度:简单 | |
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下面对于“金砖国家”理解正确的是 A.巴西、印度、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B.中国将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C.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D.“金砖国家”是一个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
|
23. 难度:简单 | |
1928年9月,苏联领导人布哈林在《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中认为,“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他认为苏联应当 A.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 B.优先发展建筑原料产业 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遵循工业化建设的规律
|
24. 难度:简单 | |
据统计,从道光二十年至光绪二十年(1840~1894年)我国粮食商品率由10%增长为16%。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B.引进西方技术,农业发展迅速 C.经济作物大量销售到世界市场 D.列强大量收购粮食,出口激增
|
25. 难度:中等 | |
近代学者胡适曾赞叹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真是六七十年所没有的新气象。”材料中的“新气象”反映了 A.国民党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的政党 B.中国共产党鼓励人们加入国民党 C.国民革命激发了民众的政治热情 D.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政治民主化
|
26. 难度:中等 | |
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此时,中兴煤矿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D.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
|
27. 难度:简单 | |
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文艺作品大都描绘了修士和修女们在野宴中纵情声色的情景。这些作品在当时 A.揭露了教会的腐败和黑暗 B.宣扬了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D.成为革新文艺创作的主流
|
28. 难度:简单 | |
1953年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会议指出:“教育是文教工作中的重点,而教育工作的重点是高等教育。必须研究解决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大力整顿中等技术学校,并吸收大量工人进入学校。”这一会议 A.确立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 B.顺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 C.决定重点促进中学教学的发展 D.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
29. 难度:简单 | |
20世纪60年代初,在我国投资总额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分配给农业、水利工程等的投资额却不断上升,从1959年的10. 5%提高到1963年的25%以上。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顺应“大跃进”建设需要 B.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渡过困难 C.保证“一五”计划的实施 D.改变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局面
|
30. 难度:简单 | |
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 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④京剧的形成和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1.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
|
32. 难度:中等 | |
地方行政制度是一个国家统治制度中的重要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中楚人表现得最激烈,齐人、赵人次之,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而在刘邦重建帝业的过程中,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又一次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由此我们看到,在东西文化尚未充分融合、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 ——陈苏镇《(春秋)与“汉道”》 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在当时,并不是说把全国划分成几个地方行政区,乃是这几区地方各驻有中央宰相,即成为中央宰相府的活动分张所。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中央需要派一个大员来镇压某地方,就派一个外驻的宰相。在元代,共计有如是的十个分张所,并不是全国地方行政分成十个区。行省制度在法理上的实际情形是如此。……这种行省的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所以一直沿袭到近代,依然有其痕迹。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保留,或由人民保留” “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州也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不能监督、考核州政府的施政行为,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联邦事务。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联邦宪法、法律以及以联邦名义缔结的条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各州必须遵守;州的宪法或法律,凡与联邦宪法、法律或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中规定的联邦制的特点。
|
3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烟台是环渤海湾的重要港口城市。1858年根据《天津条约》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开埠通商后,1862年以英国为首的15国列强先后在烟台设领事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商的增多,烟台的涉外活动也逐渐增加,银行、洋行陆续开业,进出口额逐年上升。外商运走的是花生、大豆等土特产,运来的是工业品,受此影响,农民逐渐走向通商之路。 材料二 1892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但是,后来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以下是该公司1896一1917部分年份大事记。
材料三 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1937年11月禾丰造纸厂被日本侵华部队占领,而后又被日本“三岛制纸株式会社”强占。抗战胜利后,禾丰被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过来,但一直不景气,处境奄奄一息;1948年,禾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张裕公司在烟台的创办有哪些客观有利条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张裕公司在最初的二三十年里取得成功的原因。 (3)材料三中,“禾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禾丰造纸厂“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的原因有哪些? (4)从张裕公司的发展和禾丰造纸厂的结局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