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联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开始。”对凯南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美苏即将爆发战争 B.美国将采取遏制政策对付苏联 C.局部战争将不可避免 D.法西斯势力必将抬头
|
2. 难度:简单 | |
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这表明( ) A.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美苏盟友关系破裂 D.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
3. 难度:简单 | |
1947年9月26日美国国务院《中央情报局的形势调查报告》指出:“当前对美国安全的最大威胁是西欧经济的可能崩溃以及随之而来的克里姆林宫的走卒取得政权。”出于这种认识,美国采取了(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约组织 D.分裂德国
|
4. 难度:简单 |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
5. 难度:简单 | |
“二战”后,苏联等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在该条约影响下( ) A.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 B.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C.美国对苏联全面“冷战” D.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部分
|
6. 难度:简单 | |
人们称美苏“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对美苏“冷战”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说法最确切的一项是( ) A.使世界长期陷于战争的动荡之中 B.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处于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中 C.维持了世界和平局面 D.虽然制造了不断的局部战争,但是却避免了世界性大战的发生
|
7. 难度:简单 | |
“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他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 ) ①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②越南战争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柏林危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8. 难度:中等 | |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如果英国被允许加入共同市场,欧洲就有可能被大西洋组织所并吞,而大西洋组织是受美国管理的。因此法国拒绝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欧共体前身)。这说明( ) A.西欧将启动一体化进程 B.法英两国竞争美国的经济援助 C.西欧已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D.法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
|
9. 难度:困难 | |
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共同体)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法德战争 B.欧洲煤钢共同体既加强了经济联系也消除了战争的物质基础 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彻底消除了法德之间的宿怨 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使法德成为一体
|
10. 难度:简单 | |
“1949年2月,美国派出底特律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这反映了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美国对日政策( ) A.开始压制日本经济的发展 B.由压制变为扶植日本经济 C.开始控制日本的金融领域 D.彻底掌握了日本经济命脉
|
11. 难度:简单 | |
1983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演讲中称:“今后日本作为国际国家应同经济力量相称地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这反映了( ) A.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日本的关注 B.经济实力增强使日本政治诉求提升 C.日本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政治影响 D.日本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
12. 难度:中等 | |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尼克松认为( ) A.美国不再是世界强国 B.中国成为超级大国 C.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D.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
13. 难度:简单 | |
一位西方的外交官说:“它(不结盟运动)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直言,它不是一个只做出消极反应的运动,它太有用了,因此不会消失。”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 A.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世界的局面 B.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 C.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 D.积极帮助亚非国家获得“独立”
|
14. 难度:中等 | |
1949年,美国前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表明( )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C.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
|
15. 难度:简单 | |
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三个世界理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国家主权理论
|
16. 难度:简单 | |
参与过打开中美关系的美国前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乒乓外交”是一项富有戏剧性的、启示性的外交举措,它体现着中国领导人的某种个性:精明老练、聪明过人、富有智慧,有“小中见大”的战略谋划意识。中国之所以能以“小球”撬起“大球”的关键是( ) A.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第三世界的支持 D.改革开放的实行
|
17. 难度:简单 | |
1950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提案,决定由大会组成七人特别委员会,审议中国代表权问题,在未做出决议以前仍允许“中华民国”的代表占据联合国席位。这一决定得到根本改观的标志性事件为( )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 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C.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8. 难度:简单 | |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这说明( ) A.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十八大提出了一整套外交政策的新理念 C.中国更加注重搞好同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D.大国的崛起需要更加强硬的新外交政策
|
19. 难度:中等 |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分别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万隆会议的有关材料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上海《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的资料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的有关材料
|
20. 难度:困难 | |
“1961年,柏林墙建立;1989年,柏林墙倒塌。28年间,柏林墙隔绝了东西柏林分割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下列对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B.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C.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柏林墙的修建有效防止了西方势力入侵东德
|
21. 难度:简单 | |
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联合起来,建立了“独联体”。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俄罗斯等11国加强了政治经济联系 B.苏联已经解体 C.俄罗斯成为东欧中亚地区的霸主 D.东欧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22. 难度:简单 | |
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动,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 ) A.文明冲突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 B.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区别 C.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决策 D.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共融
|
23. 难度:简单 | |
两极格局瓦解后,原有的国际力量失衡,世界的未来多了一种不确定性。下列不是形成这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有( ) A.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B.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C.欧盟的力量日渐增强 D.地区冲突与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
24.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
25. 难度:简单 |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这些史实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 A.多极化趋势加强 B.新的力量不断崛起 C.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D.军事集团不断出现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世界史》 材料二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途径。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环境看,走此途径,也是有共同基础的。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世界史》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建立的欧共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2年,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请回答: (1)结合二战后的史实说明“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及目的。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欧洲的统一过程有何显著特征?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 材料二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其中非洲国家26票,占1/3)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的提案。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参加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的领导层时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我们再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材料三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第一次阐述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指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1)材料一中的“求同而存异”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与会各国的“异”“同”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原因。
|
28.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曾表示,当今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由一国指挥世界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他说,当世界的两极体系不复存在时,人类应当走向一个以几个中心为依托的多极世界,目前的世界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有一个大国企图指挥世界,这是不能接受的。 材料二 在谈到地区冲突时,普里马科夫认为,这种冲突现已同国际恐怖主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冲突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世界面临新的危险。他说,车臣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当地的恐怖分子和分离主义者得到外部的支持。 材料三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亚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世界的两极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2)概括材料二中所说的世界面临的“新的危险”。对于这一问题我国是怎样做的? (3)材料三中说“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结构性的变化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