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金版学案高一岳麓版必修1练习历史试卷(30)(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近代曾被列强侵占。强迫淸政府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A. 《马关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20世纪初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了“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结论与这一结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慈禧曾说:“我本来决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地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太平军               D.义和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史实反映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化的进程,20世纪初期出现的是(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上游

C.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

D.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传教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近代不平等条约开放的商埠中涉及今天我国直辖市的有(  )

《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侵略战争和违反人道的暴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对恶魔它给被侵略民族心灵上留下严重的创伤给被侵略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英国有一句名言: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

请回答:

(1)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上述事件。

(2)上述三幅照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几次侵华战争?侵略者分别是哪些国家?

(3)签订的条约分别有哪些?侵略国家和签约国家是否一致?反映了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侵略给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带来的危害。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

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淮海战役中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历史上日本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通过下列哪一条约(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

百日维新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④甲午海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面对甲午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的反映是(  )

A.“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提时事’四字”

B.清政府没有进行任何方面的改革

C.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D.只有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展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军备落后             B.政府腐败

C.军费匮乏             D.军纪松弛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神出洞仙下山扶助大清来练拳。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大法国必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我大清一统太平年。”义和团揭帖说明了(  )

义和团盲目排外           ②义和团具有迷信色彩

③义和团扶清灭洋           ④义和团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  )

A.抵抗西方列强入侵        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C.排斥一切西方事物         D.拥护清朝走向民主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对华采取战争行动后清驻英公使罗丰禄向英国外交大臣索尔兹伯理询问联军行动的意图索尔兹伯理答复说“目前女王陛下政府丝毫无意采取任何步骤影响北京现存政治局势。他们的唯一目的是要恢复秩序及保障生命和财产。”由此可知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

A.恢复中国的封建统治秩序

B.镇压义和团运动

C.维护列强在华的共同利

D协同作战瓜分中国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A.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B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关条约》签订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一段对话:伊藤:“停战多日,期限甚促,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定条款节略……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难道不准分辩?”

伊藤:“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李:“既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之所为。”

伊藤:“日限既促,故将我所能做到者,直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而当时在国内的张之洞则说:“速向英、俄、德诸国恳切筹商,优与利益,订立密约,恳其实力相助,问其所欲,许以重酬,绝不吝惜。”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材料二  有人说日本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伊藤博文和李鸿章对话的态度有何不同?

(2)材料二的说法是否完全正确?为什么?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在朝鲜首都汉城煽动叛乱以此为战争提供借口。中国派出部队平定叛乱。于是日本抓住协定的技术细节在仁川登陆。到达汉城后日本人树了个傀儡“摄政”取代朝鲜国王并要求中国人撤出朝鲜半岛。中国没有屈从这个要求急忙从海上向朝鲜派遣部队。4艘巡洋舰从日本海军基地佐世保出动没有正式宣战就向中国的护航部队发起攻击打烂一艘巡洋舰,击毁一艘炮舰,俘获一艘炮艇并击沉一艘满载的运输船。日本开创了在后来的战争中所常用的惯例——进攻在前,宣战在后,1894年8月1日双方宣战。

——《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

材料二  早在1894年赫德就预见到,“中国人的热血已被过去20余个世纪的思想训练冷却凝固。但我坚信这些重创总有一天会表现为最猛烈的怒火到了那时我们这些外国人都会被一股脑扫出北京”。

——乔纳森·斯潘塞《改变中国》

(1)日本急于“为战争提供借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有利的外部环境?

(2)这场日本“没有正式宣战就向中国的护航部队发起攻击”的战争后来在中国境内发生了哪几次重大战役?

(3)随后发生的试图将外国人“一股脑扫出北京”的“最猛烈的怒火”是指什么事件?其结果如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