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湖北襄阳五中高二上开学考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D16.tif

①封建国家向农民征收赋税

②封建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

③土地兼并导致的必然结果

④封建国家向农民强派劳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材料反映的是(  )

A.唐朝都城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

B.北宋都城东京的商品交流的情形

C.南宋都城杭州突破坊、市的限制

D.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材料反映了 (  )

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D.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清政府规定:“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该政策(  )

A.大力支持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B.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C.促使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春天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民国时期,“自铁路四通,奇技淫巧毕萃于都市,故近城镇者习奢华,而山泽则尚朴素,风气固判然两截。”上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城乡思想观念的截然对立

B.城乡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

C.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日益拉大

D.交通的发展是社会习俗变革的根源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历史教授何辉庆说“民国成立,中国面临了人类由陆路、海路活动,走向天空的关口,列强挟带着科技优势,已抢先一步研发,中国人在后辛苦的追赶,希望不会落后太远。”下列的科技成就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19世纪80年代,中国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B.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C.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 

①19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中国

②1872年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创办

③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上海建成

④福建第一次通了火车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面是盛泽镇通讯发展与丝绸成交额关系表。由此表可知( 

时间

通讯发展

丝绸成交额(万两)

1909年

设邮政分局

408

1918年

设电报局

511

1923年

设拥有100门电话机的电话公司

977

1936年

全镇拥有电话的人家已有222户

1021

 

 

 

 

 

 

A.盛泽镇通讯业走在全国前列

B.丝绸成交额与近代通讯密不可分

C.盛泽镇实现了通讯近代化 

D.通讯发展对丝绸成交有一定帮助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1991年到1993年,又推出取消出口补贴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

A.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外贸体制 

B.促进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C.推动了我国外贸体制与国际接轨

D.减弱了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的束缚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90年代以来,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进入21世纪,大量产品销往国外。这反映了( 

A.供求关系决定了我国工业生产的产量

B.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

C.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

D.我国总体上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中叶开始上涨,17世纪初上涨四倍。英法的物价上涨晚于西班牙五十年,到17世纪中叶达到顶点。中国物价的上涨,比英法又慢一百年。”这一系列现象反映了(  )

A.殖民国家先后崛起的顺序                  B.物价水平决定了大国兴衰

C.工业革命在全世界的传导                  D.白银在世界市场中的流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时间

1541—1550

1551—1560

1561—1570

1571—1580

1581—1590

1591—1600

含银量

50%

39%

11%

17%

18%

5%

 

 

 

 

A.加剧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

C.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D.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表是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

年份

纺织品

有机铁、废铁(包括机器)

1865—1870

54.2

26.3

5.4

1886—1888

59.5

35.3

10.4

1895—1897

55.9

37.9

15.8

1907—1909

87.6

76.5

40.3

 

 

 

 

 

 

从表中能得出的信息是(  )

A.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 

B.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

C.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

D.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一方面由于特别狭窄、畸形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使得拉美国家的国民经济压在某单一农作物的世界市场行情的变动上。另一方面,由于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国内工业部门,又使其国内居民生活中必需的全部工业产品,完全要依靠从发达国家进口。”(千枝松:《工业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这段资料不能说明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入

B.拉美沦为西方的廉价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C.拉美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附庸

D.拉美经济转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图是1928年4—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图表反映的汽车消费主流方式对美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隐患是(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累计

47.2

17.4

35.4

100

 

 

A.汽车销售商大打“价格战”                B.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C.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D.美国丧失世界金融中心地位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 

A.破坏性严重                  B.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C.持续时间长                  D.加剧各国之间矛盾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29年11月15日起,胡佛召开了一系列由企业界人士和劳工领袖参加的白宫会议,要求工商界、各社团劳工领袖、地方政府官员尽可能用正常的办法,带助联邦政府改善经济局势。这表明,胡佛政府( 

A.倡导民间团体自愿联合度难关            B.极力协调中央和地方矛盾

C.重视协调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D.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一个国家在工业发展的初步阶段或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往往出台贸易保护的政策或举措。以下政策或举措中不属于贸易保护性质的是( 

A.16—18世纪在欧洲盛行的重商主义

B.1852年英国宣布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

C.1918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绝大部分征文认为中国现代化不应走资本主义道路,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①南京国民政府政策的倡导 ②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③苏联五年计划经济的成功 ④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完全破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高中历史·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说“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日、意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这表明(  )

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世界经济蓝图”是必然的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是必然的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速15%—20%。 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西方国家在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是( 

A.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B.英德试图争取苏联结盟

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帝国经济会议上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帝国特惠制”的建立( 

A.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初雏形

B.表明英国放松了对殖民地控制

C.加剧了本来很严重的贸易摩擦

D.成为缓和经济危机的成功典范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有学者研究指出,1929年—1938年,美国大部分商品滞销,但收音机的销售量却呈爆炸式增长。由此可以推理当时(  )

A.民众闲暇时间大幅增加 

B.电子产品不受危机影响

C.民众非常关心政策动向

D.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危机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的影响力演变曲线图,从变化中看出

A.近现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和理论在西方一直保持最大的影响

B.70年代以后,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C.80年代以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再次占据统治地位

D.经济理论的影响力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理论自身的完善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中国自春秋战国就步入了铁器时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居于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

39.TIF

材料二 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

——《史记·平准书》

材料三 (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人,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表明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实施目的。

(3)材料三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的因素。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54年英国完成了第一个以入股形式进行海外殖民贸易的特许公司“莫斯科公司”。该公司成立当年,即进行航行白海的冒险尝试,要发现新的地区和岛屿,深入俄国内地。最初把整个公司的资本分为240股,每股25金镑,每人投资一部分,由6人分担风险。开始时规定,公司营业只限一次行程,每次远航归来,按股份分配所有的利润。并连股本一起发还。后来随着贸易活动的频繁和规模扩大,就把原来投入的股份全部或一部分留在公司,作下次航行使用。到1604年该公司股东增加到160人,15人董事管理整个业务。继之而起的,有1557年成立的西班牙公司、1579年成立的伊士特兰公司、1581年成立的勒凡特公司、1588年成立的几内亚公司,1600年又组织了东印度公司。这些贸易公司都是以股份制形式组建的,是英国向海外扩张殖民势力的工具。

材料二 1872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此外,洋务派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批近代工矿、交通企业也相继采用了股份制。据统计,从1877年到1883年,先后有苏、皖、鄂、鲁、热、奉、直、滇、桂等省相继采用的纺织、煤炭、铜、银、金等行业中的19家企业采用公开招股形式,形成了中国股份制企业发展的一个高潮。总体看,晚清时期股份制企业数量并不是很多,且大多数采取“官督商办”的体制。

——摘编自朱荫贵《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至17世纪英国股份制公司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起步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股份制公司(企业)兴起的影响。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奉行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为世 界制造品生产中心,大量廉价的工业品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成为世界 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然而,大约从19世纪末开始,英国开始反省实行了100多年的自由贸易政策,并最终在20世纪30年代,正式放弃自由贸易原则,开始转向贸易保护。

材料二 《航海条例》和《谷物法》的先后实行,造成欧洲各国频繁的关税战,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对外贸易。1846年《谷物法》的最后废除,使英国彻底实现了自由贸易。1832年的议会改革使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参与政权。至19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资产阶级成了英国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力量。从20世纪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之间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中,总结些应对当代国际社会各国间贸易冲突具有借鉴意义的方法,可以为将来如何应对提供启示。 (比如:政府应具备驾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整体协调能力,学会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协作中求保护)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雍婷婷《浅论英国历史上两次重大贸易政策变革》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历史上贸易政策的两次重大调整及其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