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河南鹤壁高中高三上第一次周练文综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周初分封都要有隆重的仪式,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族人到达封地,建立军事据点,由点到面进行武装拓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据点叫“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国”之中的居民叫“国人”,“野”之中的居民叫“野人”。下列推断最有可能正确的是(   

A.“国”在西周时发展为封建城市 

B.“野”的范围大小决定着诸侯国的地位

C.“国人”多数是贵族的同族人

D.“野人”的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师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学者钱穆在其书中写到:“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自己觉得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材料主要说明(   

A.皇帝受到中书门下两省的制约,已经不具备专制的特征

B.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民主的意识深入到各层级政府

C.中国的皇权专制直到清朝才真正实现

D.唐朝的皇帝专制,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隋朝杨尚希上奏曰:“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据此,杨尚希最有可能提出的建议是(   

A.扩大郡县面积               B.整顿冗官

C.裁减郡县数量               D.减免赋税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图是创作于1957年的时政漫画《祝君晚安》。画面上,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床头的小牌上写着“美国导弹基地”,他们的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F9BF.tmp.jpg

A.美国成立北大西洋集团对苏联进行核威慑 

B.北约集团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

C.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欧洲冷战对峙加剧 

D.美国大力发展核力量以扶植和控制西欧盟友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一点点发生变化,把脸转向欧洲,而背却开始对着帝国。这时英国对自身国际地位的重新界定,标志着在大约500年中一个历史性的大转变。这里的大转变指(    )

A.16世纪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B.19世纪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一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大国

D.二战后英国失去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62年10月30至31日,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亲自访问了古巴,劝卡斯特罗同意撤走苏联的导弹和轰炸机。卡斯特罗接受了吴丹的劝说,但断然拒绝联合国观察员进入古巴,并向美国提出了“停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古巴进行的经济制裁”等条件。这表明(   

A.美国拥有遏制苏联的绝对实力   

B.古巴不愿屈服于美等势力的压力

C.美国与苏、古由对峙走向和平共处 

D.联合国不支持苏联的行为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图是某一时期的世界主要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该时期是(   

A.苏联“二五计划”完成之时                B.两极格局形成之时

C.欧美国家进入“滞胀”时期                D.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新全球史》记载:“美国试图在亚洲各地建立反共产主义的堡垒。援助前敌人日本进行重建,在韩国和台湾培植亲美势力。……中苏之间的伙伴关系成熟,呈现出独特的形式,北京承认莫斯科在世界社会主义中的绝对权威,以此来换得苏联在军事装备和经济上的援助。”这段材料说明(   

A.美苏两国当时处于敌对状态

B.中苏之间通过妥协实现国家利益互换

C.美国的国家战略重点在亚洲

D.外交政策的制定取决于国家利益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郑彪在《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究竟谁“战胜”谁,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伪问题”。而且,究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谁“演变”了谁,从历史上看……两者是互相演变,既相互对抗、斗争,又相互依存、合作。从经济角度看,不能佐证以上观点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东欧剧变            D.中国的改革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 由此,嘉庆帝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是(   

A.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      B.“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

C.明确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      D.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马克思:“各参战国得到的好处——其中也有俄国和美国的份——纯属商业性质,而且正如我们前次所指出;这些好处大部份都是虚幻的。在目前情况下,对华贸易除鸦片和若干数量的东印度棉花外,只能仍以中国商品即茶叶和丝的出口为主,而这种出口贸易取决于外国的需求而不是取决于中国政府提供方便的多少。”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描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后的情形

B.说明中国在茶、丝为主的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C.马克思认为当时列强的对华贸易形势并不乐观

D.马克思认为列强发动的对华战争纯属商业性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方汉奇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指出,同盟会一国民党系统新创报纸《民生报》、《民立报》、《民强报》,共和党一进步党《民声日报》、《共和民报》,自由党《民权报》,国家学会《国权报》,国民联合会《中华日报》,中华民国工党《觉民报》。这些报纸的创办(   

A.表明中国民主政治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传播

C.反映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初步尝试  

D.说明三民主义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C.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民族主义指忠诚于本民族、为维护和扩大本民族的利益而斗争的思想观念。然而民族概念的复杂和不确定性,造成了民族主义概念的混乱。同时,民族主义又同国家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民族主义是17—18世纪欧洲的产物。英国革命后建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民族主义等同于追求个性解放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自由主义思想。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都产生了民族主义思想,但其内涵有所不同。美国的民族意识是英国殖民统治促发的,其核心内容不仅仅是独立的政治权利,而且同个性自由和宗教信仰多样化密不可分。……在法国,反抗国内暴政同反对外族干涉有着相同的目标,激起了巨大的民族主义热情。

——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

材料二    1919 年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曾说:“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积极目的为何? 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 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 蒙、 回、 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1925年3月孙中山在其遗嘱中说:“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

——摘编自《孙中山文集》等

(1)据材料一,比较17—18世纪英国与法美两国民族主义思想内涵有何不同。结合史实说明美国和法国民族主义思想内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社会有哪些影响?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废,否则,集体有权收回;社员无力经营或转管他业时应退还集体。

——1981年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材料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管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第三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2005年3月15日

(1)据材料一、二,比较前后两种土地政策的异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地流转政策的作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以天下为己任”。鉴于历年水旱灾害严重影响群众生活,他从2 1岁起就开始留意“水法”,对农田水利不断“周咨博访”。在科学上他虽有多方面成就,如在北京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尤注意于数学,1606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但他主要是以农业科学来贯穿一切,以此达到使天下“丰衣食,绝饥寒”的目的。他曾在天津做了多次试验,开辟水田,想实行军屯,以应付长城东段后金的侵扰,并想将之推行,藉以“兴西北水利,为国家立根本之计,岁省东南挽漕百万之费”。明末农民起义威胁着明朝的生存,徐光启片面地认为灾荒是引起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稳定人民生活,他所撰写的《农政全书》特别重视“荒政”。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对科技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重视“荒政”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