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文)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通典·职官》载:“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与大司马、丞相是为三公,皆宰相也。”汉成帝此举意在(    )

A.提升御史地位                      B.提高行政效率    

C.抑制丞相职权                      D.完善监督体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从汉代以来,中国是一种士人政权,政府掌握在读书人手里,而读书人既不是皇帝的私人势力,也不是一个固定集团,因此这个政权是公开、开放的。而到了口口,作为皇帝私人秘书的加上密折,就构成了一种秘密政治。”文中的应是(    )

A.分封制         B.中书省

C.行省制         D.军机处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                B.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

C.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                D.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乾隆四十年(1755年),两江总督商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田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C.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棉花的种植面积超过水稻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设立太学,置儒家的五经博士,后又为之置弟子员,使之成为政府设立的最高学府,学习经学成为入仕的正式途径。由此可知汉代(    )

A.诸子百家的成分发生了新的变化        B.原始的民主思想彻底消失

C.知识分子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        D.孟子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于致用之学,以及孔门的经,极意考究。他要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该思想家应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      D.李贽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南京条约》英方谈判随从利洛曾记载:“对条文的字眼或措辞一点吹求都没有,为欧洲的外交家们所如此尖细地钻研和谨慎地考虑过的条文,只占去(清政府的代表们)一刹那的注意力。他们的所有心事都集中在一个主要的目标上,就是要我们赶快撤离。”这反映清政府(    )

A.致力维护国家主权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畏惧英国武力威胁        D.鄙视英夷不屑斡旋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

A.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                B.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

C.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美国企业家百森(1875—1967年)就中国近况谈到:西方普遍认为这场起义取得的胜利是暂时的,我认为这不正确。革命从一开始便进展顺利,起义军展现出了良好的战略判断力。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事实上,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以此造成中国人最惧怕的事情,即瓜分中国。文中的起义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这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

A.废除专制制度的迫切愿望       B.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对西方民主政治认识肤浅       D.有关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曾作出决议称,国民党是一种民族解放之特别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现在不应该让出这个旗帜。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建立苏维埃的口号。上述材料表明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坚持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B.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团结北伐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            D.调整了中国革命的斗争策略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有人在致国共两党领袖的公开信中说:“政治必须彻底民主,此为国人一致之要求。纵国共双方存有若干特殊问题,不妨事先商论,但所作成之解决方案,必须不与国人之公意相违。”此事应发生在(    )

A.1924年     B.1937年         C.1945年     D.1949年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读右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在④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在②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

C.在①建立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用企业

D.在③开办了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        B.民主宪政的艰苦探索

C.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        D.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面是1970~2012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

A.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B.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C.对外开放逐步深入           D.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每年初,年满30岁的雅典公民都可报名参选陪审员,雅典10个行政区从报名者中各抽签选出600人,共6000人成为陪审员,任期一年。遇有案件,则根据案件大小从6000人中抽签选出5到2000人组成陪审团,开庭之日再抽签将他们分配到不同的法庭。”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选拔方式的随机性提升了陪审员们的素质

B.制度设计的复杂性降低了司法贿赂的可能

C.公民参政的直接性体现了雅典民主的彻底

D.司法审判的独立性保证了判决结果的公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主张人人平等、自由

C.罗马法主张消灭私有制         D.罗马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法国有自己的国情——它有强大的专制传统,却没有产生革命。……在法国非用暴力方式才行。在这个意义上讲,……法国需要卢梭。”“法国需要卢梭”主要是因为(    )

A.卢梭是大革命的思想先导         B.卢梭宣扬浪漫主义

C.卢梭倡导了人民主权学说         D.法国缺少政治理性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右图反映新航路开辟后,人口、动植物及贵金属的流动方向。按移民、黑奴、玉米、白银的流动方向,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⑤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①②⑤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沃尔特·李普曼说:“人们已经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作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这种现象体现了(    )

A.科学的重要性显著增强       B.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C.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步       D.机械制造水平的大幅提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在1787年宪法制定中,一次华盛顿与杰斐逊共进早餐,杰斐逊问,为什么要设参议院?华盛顿反问道,你为什么把咖啡倒进浅碟里?杰斐逊说是为了使咖啡凉下来。华盛顿说,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嘛。这则小故事表明美国设立参议院是为了(    )

A.限制民主                         B.防止谬误

C.强化中央集权                     D.保障国会权力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这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    )

A.国王权力不受任何制约            B.皇权一定程度受制于联邦议会

C.是邦联制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D.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大国交战函数:P(1-F)(1-G),意为:两极实力的悬殊程度(1-F)、多边与两极的实力悬殊程度(1-G)均与两极直接交战的可能性(P)成正相关关系。据此,下列历史推断或结论合理的是

A. 在两极多边格局中,争霸的大国会尽可能避免正面交战

B. 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则大国之间一定发生热战

C. 20世纪后半期,世界基本格局是一直是美苏争霸

D. 多边力量逐渐强大即多极化趋势加强,则美、俄对决的可能性迅速增大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丘吉尔于1948年提出“三环外交”政策。所谓“三环”就是英联邦关系、英美关系、英国与西欧关系,这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关系是英国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政策旨在(    )

A.恢复英国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            B.构建牢固的英美同盟对抗苏联

C.加强合作推进欧洲一体化发展            D.维护英国原有的海外殖民体系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神秘感时,政治的危机就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以图加强国家力量,同时中央集权也发展起来。……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型的国家形态——分封制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必须对此进行改革,使之向纯粹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过渡。而郡县制正是顺应这种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法。

——摘引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材料二旧的氏族制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态,重新划分部落以及分区便成为克里斯提尼改革的首项措施,原来的四个伊奥尼亚氏族部落按地域划分为十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共十三个区,这种自治性的村社是雅典社会的基层单位,……划分的标准乃为地域而非此前的宗族,氏族制度变成地区制度,才能和国家相适应,民主的性质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摘引自朱惠宁《民主滥觞——论克里斯提尼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同时期社会政治转型的原因和表现。

(2)根据材料二,分析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意义。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两个转变的共同点。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有关民国初期政治设计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四条 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之权。

第五条 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兼任免文武官员,但制定官制、官规,及任命国务员及外交专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十八条 行政各部设部长一人为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办理各部事务。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2年1月2日)

(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民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后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取代)

材料二  第三十四条 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三十五条 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

第四十三条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四条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材料三 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建立初期,它(《临时约法》)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封建人治主义色彩。因为法随人变,就造成了人的意志高于法的意志。

——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关条款内容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主要蓝本而制定。您是否赞同该观点?请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序号

历史材料

1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欧洲的马、牛、山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

2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贵族食用的茶、巧克力等平民化。生活节奏变快,华丽不实用的衣服被淘汰。

3

19世纪末,电报、电话和电影的产生,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资讯。地铁、电车便于人们前往运动场、娱乐公园和舞厅,享受生活。

4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和婚礼在一些城市流行。20世纪初,汽车、电车在中国出现。1912年,民国政府公布《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5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帮手,出现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新的生活方式。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住房面积扩大,设施现代,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成为大众生活新时尚。

选取上述表格中的历史材料(至少3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与生活习俗的关系提炼主题,并加以简要论述。(要求:必须写出“材料序号”和“主题”;论述不得照抄材料)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