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周太王(周族始祖)长子泰伯为让位给弟弟季历而出走,《论语》称赞泰伯品德高尚,而朱熹却称泰伯出走是因为不赞成太王的翦商意图。由此可见,朱熹

A重视君臣之义

B重视心性修养

C强调知先行后

D认同宗法秩序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贞观初年,太宗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这说明唐初

A通过制度形式约束皇权

B宰相与谏官可相互监督

C谏官负责监察朝廷百官

D谏官有权评议国家政事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乾隆年间的《潮州府志》上说当地百姓“舶艚船,则运达各省,虽盗贼、风波不惧也”,光绪年间的《嘉应州(广东梅州)志》说当地人意识到上海开埠后乃“南北仕商往来孔道”,纷纷来沪谋生。这反映出当时广东地区

A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B人口大量移居上海

C商业氛围较为浓厚

D外贸中心地位丧失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有如下论述:经大乱后,社会比较安宁,故人得有余裕以自厉于学;旧学派权威既坠,新学派系统未成,无“定于一尊”之弊,故自由之研究精神特盛。当时诸大师,皆遗老也。其于宗社之变,类含隐痛,志图匡复,故好研究古今史迹成败,地理厄塞。上述这一“演变”具体是指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宋明理学形成

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D明清儒学活跃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33年初,蒋介石发表演讲称:我们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的抵抗。……这样一步复一步的兵力,一线复一线的阵地,不断地步步抵抗,时时不懈,这样长期的抗战,越能持久,越是有利。若是能抵抗三年、五年,我预计国际上总有新的发展,敌人自己国内也一定有新的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蒋介石接受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

B. 蒋介石认识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C. 蒋介石为鼓舞民众做虚假的抗战宣传

D. 蒋介石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判断明显错误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73年1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议今后3—5年内从西方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后来利用这些设备,我国兴建了27个大型工业项目,促进了中国基础工业,尤其是冶金、化肥、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这表明

A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

B毛泽东执政时对外开放政策已启动

C中国已开始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西方国家已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下列事件与“妥协”相距甚远的是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

C1945年国共《双十协定》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47年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为西欧14个国家所接受。双方约定,美国提供的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所有受援国应对美国在关税、贸易限制和国内市场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从材料看,美国这样规定的出发点是

A恢复西欧经济

B稳固资本主义

C打开西欧市场

D遏制共产主义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康德(1724—1804)宣称:普鲁士的开明体制,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他赞美普鲁士皇帝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不惧怕阴影、但同时手里握有一支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的军队以保障公共安定的君主,才能够说出一个共和国不可以斗胆说出的话: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这说明康德

A赞赏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B支持和尊重思想自由

C认为君主具有理性精神

D推崇普鲁士军国主义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在描述西方某文学流派时说:它“是极端唯美的,那种阳春白雪的高调使得它只可能在少数知识分子群体中流传而缺乏广泛的群众根基,因而它显得底气匮乏和先天孱弱,更为糟糕的是,它太内化,太个人主义,太拘泥于个人感受,同社会潮流的距离也太远了一些”。下列作品符合这一流派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白寿彝先生曾说,“史学创新只能如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而不能如瓦特的发明蒸汽机”,白寿彝先生意在强调

A历史解释重在自由发挥

B历史研究要充分占有资料

C历史研究需要学以致用

D历史解释要尊重材料本意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当西欧封建社会的乡村耕作者仍然受到贵族的种种迫害时,城市中已经建立了秩序和良好政府,确保了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每个人以他的城市为骄傲,并且自觉地献身于城市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材料二 近代开埠通商,是政府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应对。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振兴实业和创办新式学堂等,促进各地城镇手工业、工场和新式教育的发展,城市主要功能开始嬗变。政府推行地方自治和设立城市管理机构等,从制度上规范了城市的发展。通商口岸与国际市场接轨后,进出口贸易迅速增加,大量商人聚集口岸城市,城市的集散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近代工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在沿海沿江城市兴起,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它改变了城市经济的结构,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职能。市场与城市的互动,促使经济重心和布局的调整,也促使市场网络和城市体系的重构。聚集在城市的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会馆、同乡会和慈善组织等传统社团逐渐转换角色,更多地介入公共领域。由知识分子、实业家商人等组织的新式社团,在一定范围内行使着公共职能,社会力量开始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推动力。——摘编自张利民《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动力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分析自治运动产生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背景,并指出其主要推动力。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发展的看法。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51~1957年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

 

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体现出的特征两个,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成因进行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公元前554 年,郑国子产执政后,先后进行了三项改革:整顿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按丘(旧时一种社会基层组织)向新的土地所有者征收军赋;把新颁布的法律条文铸在青铜大鼎上,公布于众,昭示全国上下一律遵行,以限制强宗贵族的特权和不法行为,保护庶民百姓的利益。

材料二  在改革第一年,有人做歌谣:“子产计算我的家产,征收财务税,丈量我的耕地,征收田税,谁杀死他,我助其一臂之力!”面对各种阻力,子产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到了第三年,又有人歌唱道:“我有子弟,于产教诲;我有士田,子产裁培。子产若是死了,谁来继位?”子产执政二十六年后死去,当时丁壮号哭,老人儿啼,说:“子产离我们而去了!让我们怎么生活啊?”

一一上述材料译编自《左传》《史记·循吏列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改革的历史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众对改革态度的变化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陈天华(1875—1905),近代革命家,同盟会会员,清末的革命烈士。所著《猛回头》和《警世钟》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警钟。下面是1903年出版的《猛回头》内容节选。

列位!你道各国占了北京,怎么不就把这中国实行瓜分了?不晓得各国相貌不同,言语不通,兼且离我中国很远,那里有许多人镇服我们?不如留着这满洲的政府代他管领,他又管领这满洲的政府。汉人做满洲的奴隶是做惯了的,自然安然无事。我们是奴隶的奴隶,各国是主人家的主人家,何等便当!……列位呵!那满洲只有我百分之一,怎么能压制汉人?都因不知汉人是同祖的骨肉,满洲是异种的深仇,倒行逆施,替仇人残害同种,所以满人就能安然坐了二百余年的天下,岂是满人的才能,乃我汉人愚蠢极了。试问那处的祸乱,不是汉人代他平息的;假若汉人都晓得种族,把天良拿出来,不帮他了,只要喊一声,那满人就坐不稳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天华发表《猛回头》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陈天华的思想进行评价。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