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安阳市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

A分封制的巩固

B君主专制的削弱

C宗法制的消亡

D中央集权的加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井田制的推行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宗法制的衰落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君主专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用泥制陶的事实

D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它主张(    )

A削弱相权

B限制君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选官应注重品行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D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C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之所以说雅典的梭伦改革与中国的郡县制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    )

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D都打破了世袭特权和垄断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    )

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D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它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成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

C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大权

D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B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但需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C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都是任期6年

D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2010年6月23日,美军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抱怨自己与白宫的不和,称总统“胆小懦弱”,最终被奥巴马解职。由此表明美国(    )

A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总统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

D极力维护区域和平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癸”,地支是“子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D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28年中共六大《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确立了国家性质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声明意在(   

A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B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当代学者顾准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条件是(    )

A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

B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

C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

D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D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它最主要的作用是(   

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成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

C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大权

D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在英国,“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A选举权扩大

B内阁对议会负责

C两党制的完善

D国王权力增强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19世纪推动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根本动力是(   

A殖民扩张的需要

B内阁制的形成

C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工业革命的展开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留学生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东渡日本,重新探索救国真理。1901年,邹容离开重庆前往日本。到日本后,邹容一面勤奋地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如《民约论》《法国革命史》等书;一面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在日本期间,他还写成《革命军》一书初稿,回国后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出版。章太炎为之作序,称许《革命军》为“义师先声”。

——摘编自周勇主编《重庆通史》等

根据材料,概括邹容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邹容等留学生所传播的革命思想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

材料二    研究英国宪法的著名学者德洛姆在1834年写道:“英国法学家坚信的基本原则,是认为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以外,它什么都能做到”。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缀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1)材料一中,西塞罗揭示了法律的什么属性?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利的分配呈现怎样的变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