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勤勉)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

A自古以来中国的农民就有勤劳的美德

B古代农民认识到勤劳可以脱贫致富

C历代帝王赋税征收的沉重

D小农经济下的生产力水平较低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以下各说法中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小农经济具有落后性

B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C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

D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所展出的下列科技成果中,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的发明是(    )

A青铜器

B瓷器

C丝绸

D造纸术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反映了(    )

A各国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B商人与国君矛盾尖锐

C商人与政治家比肩的社会地位

D私营工商业的兴起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宋初在都城东京实行坊市分离、四周设围的坊里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贸易之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坊墙因阻碍商品交换而被拆除,但宋廷要求在三更以前结束买卖。到徽宗时,夜市迅猛发展起来,甚至在繁华商业区政府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如去闹处,通晓不绝”的现象。这表明(    )

A封建制度严重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者定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

C经济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

D都城是统治者坚强的“政治堡垒”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原因是(    )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的禁令,但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换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嘉庆年间又在透过行商卖给外国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    )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B海禁松弛仍有诸多限制

C官府垄断外贸

D正缓慢走向对外开放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的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他们改变原有的轻商观念,涉足商业谋利,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材料中 “角色”的定位最准确的是(    )

A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阻碍者

B学而优则仕的典型

C明代中后期的早期资本家

D“离经叛道”的进步思想家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读下表“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通过对该表的分析,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时期

地区

西汉(公元2年)

唐朝(752年)

南宋(1210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

428

323

532

江淮地区

152

234

456

西南地区

39

71

92

①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②江淮地区人口变动幅度一直是最大的 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    )

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

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如果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树立起西欧工业文明的形象

C为商业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贸易场所

D开辟了联结人类文明的新航线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世纪,欧洲的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装饰过予奢靡繁琐的贵族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服饰流行;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时装;世界各地的服饰在欧洲销售,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  ②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推广③工人阶级日益贫困  ④封建贵族地位逐渐衰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882年,德国的人口普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到了1895年,电力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到107000人。这表明(    )

A科技发明逐步产业化

B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迅速增长

C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D第三产业迅速崛起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上述现象表明(    )

A列强放松对中国的控制

B清政府开始重视工业建设

C洋务运动持续稳定发展

D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新中国制定的第一个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和今后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此规划制定的背景有(    )

①三大改造的进行

②一五计划的完成

③国民经济的恢复

④导弹氢弹研制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国际关系有时会影响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服饰的流行。“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地区妇女们春夏季的日常服装,有段时期曾在我国广为流行。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    )

A20世纪20年代初,因为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B20世纪40年代初,因为苏联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C20世纪50年代,因为中国全面借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

D20世纪90年代,因为冷战结束后中俄友好关系加强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    )

A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B创办经济特区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建立上海自贸区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说:“没有充分的土地、但却拥有充裕的劳力,中国人本可全力以赴去生产资本以弥补土地的短缺。但是实际上,在力图节省土地的同时,技术发展反倒专注于能更密集地使用劳力的手段。”这段材料强调了(    )

A中国农业没有技术革新

B技术落后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

C过多的人口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

D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在举目四顾,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

A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美国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124周年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他是在(    )

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称赞林肯做出的伟大贡献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推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

 

1913年

1938年

1973年

法国

89%

232%

388%

英国

133%

288%

415%

美国

80%

198%

311%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图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示意图,其中从“复苏”到“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C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D“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推动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位西方学者说:“苏联不像罗马帝国是因野蛮族人侵而亡,不像波兰是被贪婪的邻居瓜分而亡,也不像哈布斯堡帝国是被大战的耗损而压倒的。苏联的灭亡是因为它内部组织的古怪器官已不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了。”文中“古怪器官”指的是(    )

A新经济政策实施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列宁要求无产阶级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拣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我们就是要用这些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为此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将无产阶级专政写进党纲

B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C推行新经济政策

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对苏联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段话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体现了中国要吸取苏联的教训

B该比喻指的是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该比喻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体现出发展经济要协调发展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自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拥有2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4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

A美、加、墨三国实现了经济一体化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

C区域集团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

D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最为成功的区域经济组织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全球区域经济组织数量变化统计示意图。下列对此示意图说明正确的是(    )

 

A区域集团化加剧了世界日益割裂

B反映了全球闯贸易壁垒日益消除

C说明世界国家间的政治同盟增多

D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次演说中强调,“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西欧成为“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主要原因是(    )

A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C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

D欧洲联盟的成立和扩大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的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的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著名的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

——《百年巨商》

材料四: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军一枚炸弹在先施公司东南角爆炸,炸死炸伤职员、顾客、行人近千人,先施公司损失惨重;上海沦陷后,先施公司受到日军强制管制;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量美货倾销中国,先施公司受此影响,元气大伤,资金枯竭。

新中国成立后,先施上海百货1954年公私合营,成立国营上海时装公司。先施公司本部经营重心移至香港,存续至今,并于1993年重返上海南京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据材料四分析影响先施公司发展的因素。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20世纪20年代末,正当苏联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各国纷纷寻找摆脱大危机困境的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这一年因一显著特征而不同于“战后”前几年,也不同于“战前”几年。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J汤因比

材料二: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为什么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提出的新政“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的观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的是什么?这种“试验性疗法”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相比在手段上有什么异同?指出其实质。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军

材料二:1870—1914年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通常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多个工业国家的崛起打破了英国独霸世界市场的局面,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摘编自王加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全球化的参与者到塑造者,逐渐走向了全球化舞台的中央……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正式出台,这不单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升级版,也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

——摘编自《中国版的全球化方略: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早期全球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前中国应对全球化的角色变化及方略,并从历史的和国际的视角分析其合理性。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