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这段信息反映的是我国“三王”时代出现了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奴隶制国家夏朝所取代的史料是

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谬之”

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民主推选B兄终弟及C嫡长子继承D父死子继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齐国是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的封地,姜尚属于受封的

A周天子的亲属

B功臣

C先代的贵族

D归附的部落首领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理,卫、许、陈等都是

A以氏族为姓

B以国名为姓

C以居住地为姓

D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论语·季氏》载:“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与材料最相关的应当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世袭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表明

A夏商周三代统治的时间都不长

B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完全不同

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毫无共同之处

D夏商周三代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袭的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出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百姓犬入禁苑中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田律》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A战国秦汉时期的法律非常严酷

B封建君主力图把山林湖泊占为己有

C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D《田律》中的规定是不科学的,说明人们还不尊重客观规律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周武王主张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是

A都是片面的

B都是相对进步的

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有利于封建统治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秦始皇封禅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

C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进步思想家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又创立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秦始皇创立的一个“世界”不包括

A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B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C统一了文字

D建立起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古人坐船从位于漓江的桂林直达位于湘江的长沙,这种情形最早只可能发生在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的“秦王”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A公元221年

B公元220年

C公元前220年

D公元前221年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以下有关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效法古代明君

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秦统一后设置的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县令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有人曾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A社会治安混乱

B刑法严酷,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处治

C人们的法制观念淡漠

D国民素质不高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请你阅读下面三段材料: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摘自《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的什么关系?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录了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场宫廷辩论:(12分)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了解了这场辩论的经过,请你想一想:

(1)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他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对历史人物我们应如何评价?用正确的唯物史观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坚持“四个一”:一是坚持一个正确的观点,即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伟大动力;二是坚持一个正确的标准,即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三是坚持一个正确的原则,即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四是坚持一个正确的方法,即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与过。

问题:如何评价秦始皇?(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层次清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